周紅
摘 要:中等職業學校要想在新的歷史時期獲得比較好的發展,就必須要對現行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革,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該文主要結合實踐,指出了傳統的中職學校工民建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并就工民建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相互結合的教學思路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工民建 理論和實踐 教學思路 研究分析 政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2(a)-0032-01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建筑領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社會對于優秀建筑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用人單位往往在人才招聘的過程中會發現很難找到動手能力強的專業人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中等職業學校作為技能人才培養的基地,在新的歷史時期要適應社會發展的現實要求,不斷改變教學思路,培養有較強實踐動力能力的畢業生,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為社會培養更多綜合能力強的優秀人才。本文主要中等職業學校工民建專業的教學實踐,分析探討了目前中等職業學校工民建課程的教學實際,并提出了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的教學思路,以期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 中職工民建專業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和缺陷探討
中等職業學校傳統的教學是先開展理論教學,然后進行實踐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比較容易操作,也能過獲得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踐中由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往往是由不同的老師來擔任,再加上課程的進度存在著比較大的差別,學生在實踐學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遺忘之前所學理論知識的情況,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中等職業學校實際教學目標的實現,因此傳統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工民建教學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制約了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效果,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中職工民建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目前面臨著以下幾個比較典型的問題。
1.1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文化基礎相對比較弱
工民建專業的基礎理論學習一般比較抽象,加上中職學生的基礎文化知識普遍比較差,這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普遍感覺比較吃力。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老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再怎么費勁腦筋的去講述,學生也大多聽的比較糊涂,課程教學的效果并不好。一些學生由于自身的文化基礎比較差,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經常會感覺缺乏思路,久而久之還會產生厭學的心理,導致理論知識的掌握不牢固。進入到課程的實習階段,雖然一些學生對于實習比較有興趣,但是大多已經遺忘了理論知識,也就很難應用理論知識來指導實踐,以實踐來鞏固理論知識的想法也就落空了。在這種情況,學生的綜合能力很難得到很好的提升,學習的效果也比較差,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1.2 專業課程的安排不夠合理
一些中等職業學校的課程安排不夠合理,一些課程的教學安排時間跨度比較大,這不利于對學生的培養,影響到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比如在一些中等職業學校工民建專業制圖學習一個學期之后才進入到了房屋構造課程的學習,這造成學生對于圖紙的學習分散、缺乏連貫性和整體性,這不利于構建完整科學的學習體系,給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1.3 以學科為主的教學體系
長期以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科建設和教育教學工作沒有能夠擺脫普通教育教學方法的限制,很多職業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多采取的和普通高中教學相類似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體現在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思路,在教學內容上相對來講比較苦澀,一般主要是強調知識的灌輸和傳授,這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目標有著比較大的偏差,往往會出現重視理論和輕視實踐的問題,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之后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實際情況也有著比較大的差別,影響到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如果在中等職業學校工民建教學的過程中,不重視對于老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就不利于一支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教師隊伍,也就很難在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學中形成比較好的學習風氣,也會影響到對學生的教學效果。
2 中職工民建專業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教學思路分析
2.1 對傳統的教學體系進行調整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對課程開展調整和優化,課程體系設置要結合職業學校教學的特點,依據職業崗位來選擇相應的課程知識,將知識的應用作為課程教學的主線,將能力培養作為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打破原有的課程教育模式,同時要參考中職建筑施工專業領域技能進去人才培養的相關方案,對課程進行整合和優化。就文化基礎知識來講,必須要給中職的學生開設,和對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意義重大。專業知識應當依據工民建專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設置一些知識平臺,讓學生能夠精通工民建專業所需要的多種知識。最后要注重實踐環節的教學培養,增加實踐環節的課程比例,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鞏固自身的理論知識。
2.2 提升老師的實踐能力
中等職業學校的老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和組織者,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提升課程的教學質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老師的實踐能力,強化課程的教學效果,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為了能夠建設一支理論扎實,技術過硬的中職學校的教師隊伍,中等職業學校應該利用雙休日有計劃的組織老師開展培訓,組織一些優秀的中青年教師到施工現場鍛煉,提升老師的實踐技能。
2.3 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
傳統的中職學校的教學模式是先開展基礎理論的學習,然后再進行必要的實踐聯系,理論課在學習的過程中也多是以老師為主進行組織。這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容易造成實踐和理論的脫節。因此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工民建專業學生的特點增加實踐環節的課程數量。在理論教學中也要以現場演示為主,改變以往的理論灌輸的課堂模式,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的結合起來。實踐充分證明,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講,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將理論和實踐充分的結合起來,不僅是可行的,同時也是十分必要,有利于促進課程教學的有效提升。
3 結語
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的教學思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這種教學模式在中等職業學校工民建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使得每一節課程都可以將示范與訓練同步的開展,增強了課程教學的直觀性,使得學生能夠通過理論來對實踐進行指導,在實踐中消化理論知識,這很好的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和靈活性,使得教學能夠獲得比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費麗淵,王益新.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教研版),2009(8).
[2] 費麗淵,王益新.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中學),2009(3).
[3] 謝卿.職業院校動漫專業的教育現狀與對策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22).
[4] 梁建和,陳偉珍,陳炳森.以工學交替和學生助教節約教學資源[J].裝備制造技術,2009(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