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劉玉平
摘要:文章分析了各項不良資產處置業務與商業銀行經營的關系,研究了不良資產處置的效益,分析了不良資產處置對上市銀行監管、經營及盈利能力有關指標的影響,實證研究了不良資產各項指標對上市銀行價值影響,對中外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業務進行比較,提出了有關結論及建議。
關鍵詞:不良資產處置;商業銀行;價值
上市銀行十分重視投資者關系的管理,而上市公司價值管理是投資者關系管理重要的內容。銀行業務都對上市銀行價值造成影響,其中不良資產處置會對商業銀行經營指標、風險指標等造成影響,進而影響價值創造作用到銀行價值上。為加強上市銀行風險管理,深入挖掘不良資產處置價值,應加強不良資產處置對上市銀行價值影響的研究。
一、 不良資產處置各項業務與商業銀行經營的關系
1. 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概述。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指商業銀行在經營中形成的、處于非正常經營狀態、不能及時給銀行帶來預期收入的信貸類資產和非信貸類資產的統稱。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按資產屬性劃分有:(1)債權類資產,包括一般不良貸款和相應的表內、表外利息,以及形成不良的存放同業、拆放同業、委托貸款、委托投資墊款、其他應收和預付款等;(2)股權資產,包括以資產抵債持有的股權;(3)實物資產,包括抵債資產收回的實物資產;(4)上述債權資產、股權資產和物權資產以外的資產。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是運用各種處置方式最終實現不良資產恢復正常形態或現金收回等價值提升與價值回收目標的經營管理活動。不良資產處置方式按資產是否直接變現分為階段性處置和終極處置兩類:階段性處置指改善資產形態、實現資產保全、提升資產價值為目的而進行的資產處置行為,包括債務重組,以資抵債,資產置換、出租等方式;終極處置指資產出售、轉讓、收回債權等方式,將銀行不良資產轉化為現金的處置行為,包括直接追償、訴訟追償、委托清收、資產轉讓和破產清算等方式。
2. 不良資產處置業務對銀行經營的作用。
(1)降低經營風險。不良資產處置業務通過最大化收回信貸資產,減少信貸資產損失,降低風險發生后的損失率;通過對發展前景較好,暫時面臨困難的企業加強指導和管理,使貸款形態達到回調標準,降低信用風險。
(2)改善資產質量。通過現金收回、形態回調、資產重組、呆賬核銷等手段降低不良資產余額和比率,從而達到改善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目的。
(3)提高經營效率。不良資產處置工作將有問題的資產盡快變現收回,收回的現金可以用于貸款給優良客戶,節省下的經濟資本也可以用來擴大資產規模,從而提高銀行的經營效率。
(4)優化資本配置。通過不良資產處置運作,將存在不符合產業政策,發展前景堪憂等問題的企業貸款轉讓予資產管理公司,可以達到降低貸款產業集中度,減少相應經濟資本占用,優化資本配置的作用。
二、 不良資產處置對有關上市銀行盈利風險指標的影響
不良資產終極處置方式可以通過對債務人追償和有效資產變現,收回現金直接為銀行帶來收益;不良資產階段性處置方式主要通過改善資產質量,優化資產狀況,為銀行帶來收益。
1. 不良資產處置對上市銀行盈利指標的影響。
(1)對撥備前利潤的影響。銀行如何評估目前的資產質量、如何界定目前潛在風險,都會反映在銀行當期損益表的本期計提撥備項目中,從而影響銀行當期營業利潤數額。終極處置方式直接對撥備前利潤造成影響,若收回款項大于計提撥備數額,則會增加撥備前利潤,資產租賃也會增加銀行收益,進而增加撥備前利潤;階段性處置方式中的債務重組將可能形成的損失轉化為正常收益,以實現利潤增加,以資抵債則可以推遲收益或損失形成的時間,優化利潤表構成。
(2)對平均凈資產回報率的影響。不良資產處置可以增加凈利潤,同時也可以通過資產轉讓和核銷等手段降低凈資產平均余額,從兩個方面提高平均凈資產回報率。
(3)對凈利潤增長率的影響。不良資產處置可以通過每年不斷加大清收力度,逐年增加凈利潤,保持凈利潤增長,尤其在經濟下行、不良資產雙升的情況下,不良資產處置對凈利潤增長率的作用更是至關重要。
(4)對風險調整后資本回報率的影響。不良資產處置可以通過增加營業收入和減少經濟資本占用兩條途徑,共同提高風險調整后資本回報率。
(5)對凈息差的影響。不良資產處置會對生息資產平均收益率造成影響,通過終極處置方式直接提高生息資產收益率,或通過債務重組手段改善企業負債結構,改善銀行盈利環境,提高凈息差及資產收益率。
2. 不良資產處置對上市銀行風險指標的影響。
(1)對不良貸款率的影響。不良貸款率最能直觀體現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的效果,加大處置力度,通過清收、重組和核銷等手段,能夠相當程度上降低不良貸款率。
(2)對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的影響。不良貸款撥備率越高表明銀行抵御信用風險的能力越強。不良資產處置可以通過對壓降手段減少不良貸款余額,提高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
(3)對資本充足率的影響。不良資產處置增加收益后,提高利潤水平的同時,也即提高了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從而增加核心資本;不良資產處置中抵債資產接收后會涉及重估問題,若接收的股權實物市場潛力巨大,在接收后價值提高,則會增加重估儲備,進而增加附屬資本。總之,通過提高處置收益,加強股權實物資產接收管理,強化貸后管理,降低核銷貸款比率,可以提高資本充足率水平。
(4)信貸成本。不良資產處置可以通過提高受償金額,減少貸款損失準備支出,降低信貸成本。
三、 不良資產相關指標對上市銀行價值影響的實證研究
1. 被解釋變量的選取。銀行價值增加的真正表現為經濟增加值(EVA)的增長,而不同資本規模的銀行經濟增加值差異較大,難以比較,采用銀行的EVA值除以銀行的資本規模——EVA的回報率SPEVA作為銀行價值創造能力的代理變量。文章擬建立不良資產指標和銀行EVA回報率(SPEVA)之間的關系,實證研究不良資產相關指標對上市銀行價值影響。
2. 解釋變量的選取。由于不良資產清收額以及核銷金額難于獲得,故本文以受不良資產處置影響的幾個指標替代。解釋變量的選取如下:
資本充足率(Car):作為銀行資本監管的核心指標,表明銀行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
不良貸款比率(Bal)和呆賬準備金率(B/A):反映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情況。
存貸比(L/D):反映銀行流動性風險的管理情況。
銀行資產規模的自然對數LNMar選作控制變量。
3. 樣本選取。選取工商,農業,中國,建設,交通,招商,中信,民生,浦發,興業,華夏,平安和光大銀行2000年~2006年七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數據來源于《中國金融年鑒》以及各銀行年報。
4. 結果及分析。模型采取多元回歸模型,建立模型為:
SPEVAit=a0+a1Car+a2Bal+a3L/D+a4B/A+a5LnMar+ε
通過最小二乘法對銀行的SPEVA值以及選取的幾個變量作線性回歸,得出如表1示的結果。
從回歸結果來看,相關系數0.446,整個模型擬合度較高,但各因素對銀行價值的影響各不相同,反映不良資產處置對商業銀行價值影響的實質也不同:
(1)與不良資產處置密切相關的不良貸款撥備率(B/A)和不良貸款率(Bal)兩個指標對SPEVA的回歸系數為負,通過了置信度5%的t檢驗,說明資產質量影響與銀行的價值變動呈反向變動關系,且對銀行價值作用非常重要。
(2)與不良資產處置關系不大的存貸比(L/D)指標沒有通過置信度5%的t檢驗,表明存貸比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價值影響并不顯著。
(3)與不良資產處置聯系有限的資本充足率(Car)在模型檢驗中,對銀行價值的影響也沒有通過置信度5%的t檢驗,說明了資本充足率的監管在對銀行價值創造的影響作用不明顯。
(4)資產規模(LNMar)對銀行價值的影響,系數為負,通過了置信度5%的t檢驗。說明銀行業存在著規模不經濟問題,另外可能由于大銀行還承擔著國家較多政策性貸款,導致不良,也會損害銀行價值,這就需要不良資產處置在一定規模以上銀行經營中發揮重要作用。
綜上,一方面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提高不良資產回收率,降低不良貸款撥備率(B/A)和不良貸款率(Bal),另一方面控制銀行規模不經濟現象,可以提高商業銀行價值。
四、 國內上市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業務價值創造的研究
1. 國內上市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業務的價值創造。不良資產處置收入是指通過終極處置方式收回的凈收益以及通過階段性處置方式后預期未來取得的凈收入折現值。不良資產處置的機會成本是指不良貸款、股權實物和其他資產能夠取得的社會平均收入,其中不良貸款取得的平均收入為不良貸款余額與該類貸款歷史平均回收率的乘積,股權實物資產取得的平均收入分兩種情況計算,有市場價值的為該類資產的市場價值平均值,沒有市場價值的為運用評估等技術手段估計的價值。不良資產處置的價值創造即不良資產處置收入超過不良資產處置機會成本的過程。
2. 國內上市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價值創造的影響因素。
(1)外部影響因素。經濟高漲時期,貨幣供應充足,往往伴隨著需求擴張和投資沖動,不良客戶情況可能轉好,或者有其他投資者愿意承債,不良資產處置處置收益得到提高;經濟蕭條時期,情況相反。
國家的法律、財政稅收和行業政策等都對不良資產處置造成較大影響,良好的法律保障、優惠的稅收政策和行業政策,都利于不良資產處置價值創造,相反,阻礙不良資產處置價值創造。
良好的信用環境,有利于創造良好的清收氛圍,更易于貸款的收回,降低處置成本,從而提高處置收益,完成價值創造。
市場化程度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資產轉讓價格的高低,市場化程度越高的地區,資產競價越激烈,成交價格越高,不良資產處置效果越好,不良資產處置價值創造得以實現。
(2)內部影響因素。不良資產處置價值創造內部影響因素主要是不良資產的經營水平,主要體現在資產管理和維護、評估定價能力、市場化處置手段應用和談判能力三個方面。資產管理和維護是資產處置的前提,債權類資產的時效維護、股權實物類資產的日常保養與維護,對于資產價值的保持和增值,乃至最終處置價值順利實現都具有決定性意義;不良資產評估是對不良資產價值的基本判斷,在評估的基礎上才能確定處置底價即不良資產定價,客觀合理的評估定價為營銷和處置指明方向;市場化處置手段應用和談判,是將資產變現的重要環節,也是價值創造中的驚險一躍,市場化處置手段應用能力和談判能力高超,必然使不良資產價值實現得以提高。
3. 國內上市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價值創造的路徑。提高債權資產回收金額和股權實物處置價格,降低處置成本,可以提升不良資產處置創造的價值。具體途徑包括改良資產質量,拓展處置渠道,尋找更多意向買家,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制度以及市場化手段;降低處置成本可以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不良資產處置人員的處置水平和相應技能,使不良資產處置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不良資產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
五、 國外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提升銀行價值的比較及借鑒
1. 美國。美國銀行會將不良資產當做特殊資產進行經營,認為不良資產風險高、損失大,同時也極具價值,因此,美國商業銀行普遍會施以多種手段,配備各種資源,爭取處置回收價值最大化。美國商業銀行尤其重視不良資產的形態恢復,商業銀行會召集資產處置、信貸、風險、法律等部門對不良債務人共同診斷,對有良好預期的,采取重組、兼并或擴大融資等措施恢復其正常形態。美國商業銀行在開展不良資產處置業務時,能夠協調調動各部門分工合作,從風控、投行、信貸和法規等相關部門抽調和配置專業人才,組成優勢互補的項目處置團隊,形成診斷、處置合力,掌控和主導不良資產處置的主動權。
2. 德國。德國商業銀行普遍認為不良資產處置的目的不是結束銀企關系和債務人的生命,而是拯救和恢復債務人的盈利能力,因而極其注重通過對顯性或隱性不良資產重組盤活提升銀行價值。由于其客戶基礎較好、法律與信用環境健全,對任何一筆顯性或隱性的風險資產,各行均會首先選擇重組的方式,采取調整償債期限、實施優惠利率、注入資金、債轉股、債權轉讓等方式,努力恢復債務人和貸款的盈利能力。同時,由于將不良資產作為可深入挖掘價值的資產而不是作為負擔經營管理,德國銀行通常根據經營戰略、市場形勢以及不良資產的特征,較為靈活的買進賣出不良資產,謀求可觀的利潤。
六、 主要結論與建議
1. 主要結論。
(1)不良資產處置對商業銀行價值有較大影響。不良資產處置通過對各財務指標和監管指標的影響,進而影響上市商業銀行價值。前文實證研究表明,不良資產處置顯著作用于上市商業銀行價值。不良資產處置影響上市銀行價值,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創造價值的功能,其創造的有形價值體現在銀行經營中,作為銀行經營的最終成果表現出來。此外,不良資產處置不僅創造有形價值,而且通過切實維護銀行權益,改善信用環境,以及良好的外部形象,為上市商業銀行打造良好的無形價值。
(2)不良資產處置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價值的手段較單一。不良資產處置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價值的手段較單一主要體現在兩各方面。一是不良資產處置方式有限,在現有制度體系下,不良資產處置方式難有創新,商業銀行也被禁止運用資產管理公司特有的債轉股、證券化等處置方式,處置方式受限和缺乏創新,嚴重影響了不良資產處置對商業銀行價值的提升。二是不良資產處置沒有附加價值創造,受制于現有的制度和管理理念,不良資產處置難以像公司或個人業務那樣,在開展正常業務同時通過交叉營銷,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為銀行創造更多價值。
2. 有關建議。
(1)不良資產處置與投資者關系管理掛鉤。上市商業銀行的投資者關系管理主要關注銀行股價走勢以及銀行外部形象對其經營乃至市場對銀行估值的影響。不良資產處置一方面影響著上市商業銀行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也是上市商業銀行外部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極有必要將不良資產處置納入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工作中,將不良資產處置透明化和信息披露工作做到實處。
(2)豐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豐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以提升不良資產處置的價值創造能力,一方面,可以根據國際國內的經濟金融形勢,在已有制度框架內,立足于服務銀行經營的宗旨,對現有有關處置方式的規定進行修補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探索使用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方式,逐漸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工作的試點。
(3)加強不良資產處置業務與銀行傳統和新興業務聯動。銀行傳統的盈利業務主要是信貸業務,(下轉第66頁)隨著金融托媒,直接融資大行其道,銀行逐漸向新興業務轉型,主要是資產管理等中間業務。不良資產處置雖然面對的是不良客戶,但這些客戶仍舊有可挖掘的價值。站在不良客戶的角度,深入分析其貸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尋找其金融服務需求,為客戶提供現金管理、財務顧問、直接融資等服務;站在銀行非不良客戶的角度,銀行可以發揮投行功能,為產業整合者提供信息和服務。
參考文獻:
1. 于洪強,陳軍偉.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思考.現代商業,2008,(8).
2. 張萍.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幾點思考.貨幣銀行,2011,(4).
3. 李富有,趙永軍,姚棟,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處置的績效考察.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4. 曾繁榮,李典.基于EVA的我國上市銀行價值創造驅動因素分析.財會月刊,2012,(6).
作者簡介:劉玉平,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斌,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3-16。
2. 德國。德國商業銀行普遍認為不良資產處置的目的不是結束銀企關系和債務人的生命,而是拯救和恢復債務人的盈利能力,因而極其注重通過對顯性或隱性不良資產重組盤活提升銀行價值。由于其客戶基礎較好、法律與信用環境健全,對任何一筆顯性或隱性的風險資產,各行均會首先選擇重組的方式,采取調整償債期限、實施優惠利率、注入資金、債轉股、債權轉讓等方式,努力恢復債務人和貸款的盈利能力。同時,由于將不良資產作為可深入挖掘價值的資產而不是作為負擔經營管理,德國銀行通常根據經營戰略、市場形勢以及不良資產的特征,較為靈活的買進賣出不良資產,謀求可觀的利潤。
六、 主要結論與建議
1. 主要結論。
(1)不良資產處置對商業銀行價值有較大影響。不良資產處置通過對各財務指標和監管指標的影響,進而影響上市商業銀行價值。前文實證研究表明,不良資產處置顯著作用于上市商業銀行價值。不良資產處置影響上市銀行價值,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創造價值的功能,其創造的有形價值體現在銀行經營中,作為銀行經營的最終成果表現出來。此外,不良資產處置不僅創造有形價值,而且通過切實維護銀行權益,改善信用環境,以及良好的外部形象,為上市商業銀行打造良好的無形價值。
(2)不良資產處置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價值的手段較單一。不良資產處置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價值的手段較單一主要體現在兩各方面。一是不良資產處置方式有限,在現有制度體系下,不良資產處置方式難有創新,商業銀行也被禁止運用資產管理公司特有的債轉股、證券化等處置方式,處置方式受限和缺乏創新,嚴重影響了不良資產處置對商業銀行價值的提升。二是不良資產處置沒有附加價值創造,受制于現有的制度和管理理念,不良資產處置難以像公司或個人業務那樣,在開展正常業務同時通過交叉營銷,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為銀行創造更多價值。
2. 有關建議。
(1)不良資產處置與投資者關系管理掛鉤。上市商業銀行的投資者關系管理主要關注銀行股價走勢以及銀行外部形象對其經營乃至市場對銀行估值的影響。不良資產處置一方面影響著上市商業銀行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也是上市商業銀行外部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極有必要將不良資產處置納入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工作中,將不良資產處置透明化和信息披露工作做到實處。
(2)豐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豐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以提升不良資產處置的價值創造能力,一方面,可以根據國際國內的經濟金融形勢,在已有制度框架內,立足于服務銀行經營的宗旨,對現有有關處置方式的規定進行修補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探索使用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方式,逐漸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工作的試點。
(3)加強不良資產處置業務與銀行傳統和新興業務聯動。銀行傳統的盈利業務主要是信貸業務,(下轉第66頁)隨著金融托媒,直接融資大行其道,銀行逐漸向新興業務轉型,主要是資產管理等中間業務。不良資產處置雖然面對的是不良客戶,但這些客戶仍舊有可挖掘的價值。站在不良客戶的角度,深入分析其貸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尋找其金融服務需求,為客戶提供現金管理、財務顧問、直接融資等服務;站在銀行非不良客戶的角度,銀行可以發揮投行功能,為產業整合者提供信息和服務。
參考文獻:
1. 于洪強,陳軍偉.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思考.現代商業,2008,(8).
2. 張萍.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幾點思考.貨幣銀行,2011,(4).
3. 李富有,趙永軍,姚棟,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處置的績效考察.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4. 曾繁榮,李典.基于EVA的我國上市銀行價值創造驅動因素分析.財會月刊,2012,(6).
作者簡介:劉玉平,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斌,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3-16。
2. 德國。德國商業銀行普遍認為不良資產處置的目的不是結束銀企關系和債務人的生命,而是拯救和恢復債務人的盈利能力,因而極其注重通過對顯性或隱性不良資產重組盤活提升銀行價值。由于其客戶基礎較好、法律與信用環境健全,對任何一筆顯性或隱性的風險資產,各行均會首先選擇重組的方式,采取調整償債期限、實施優惠利率、注入資金、債轉股、債權轉讓等方式,努力恢復債務人和貸款的盈利能力。同時,由于將不良資產作為可深入挖掘價值的資產而不是作為負擔經營管理,德國銀行通常根據經營戰略、市場形勢以及不良資產的特征,較為靈活的買進賣出不良資產,謀求可觀的利潤。
六、 主要結論與建議
1. 主要結論。
(1)不良資產處置對商業銀行價值有較大影響。不良資產處置通過對各財務指標和監管指標的影響,進而影響上市商業銀行價值。前文實證研究表明,不良資產處置顯著作用于上市商業銀行價值。不良資產處置影響上市銀行價值,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創造價值的功能,其創造的有形價值體現在銀行經營中,作為銀行經營的最終成果表現出來。此外,不良資產處置不僅創造有形價值,而且通過切實維護銀行權益,改善信用環境,以及良好的外部形象,為上市商業銀行打造良好的無形價值。
(2)不良資產處置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價值的手段較單一。不良資產處置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價值的手段較單一主要體現在兩各方面。一是不良資產處置方式有限,在現有制度體系下,不良資產處置方式難有創新,商業銀行也被禁止運用資產管理公司特有的債轉股、證券化等處置方式,處置方式受限和缺乏創新,嚴重影響了不良資產處置對商業銀行價值的提升。二是不良資產處置沒有附加價值創造,受制于現有的制度和管理理念,不良資產處置難以像公司或個人業務那樣,在開展正常業務同時通過交叉營銷,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為銀行創造更多價值。
2. 有關建議。
(1)不良資產處置與投資者關系管理掛鉤。上市商業銀行的投資者關系管理主要關注銀行股價走勢以及銀行外部形象對其經營乃至市場對銀行估值的影響。不良資產處置一方面影響著上市商業銀行的內在價值,另一方面也是上市商業銀行外部形象的重要窗口,因此,極有必要將不良資產處置納入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工作中,將不良資產處置透明化和信息披露工作做到實處。
(2)豐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豐富不良資產處置方式以提升不良資產處置的價值創造能力,一方面,可以根據國際國內的經濟金融形勢,在已有制度框架內,立足于服務銀行經營的宗旨,對現有有關處置方式的規定進行修補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探索使用不良貸款批量轉讓方式,逐漸開展不良資產證券化工作的試點。
(3)加強不良資產處置業務與銀行傳統和新興業務聯動。銀行傳統的盈利業務主要是信貸業務,(下轉第66頁)隨著金融托媒,直接融資大行其道,銀行逐漸向新興業務轉型,主要是資產管理等中間業務。不良資產處置雖然面對的是不良客戶,但這些客戶仍舊有可挖掘的價值。站在不良客戶的角度,深入分析其貸款形成不良的原因,尋找其金融服務需求,為客戶提供現金管理、財務顧問、直接融資等服務;站在銀行非不良客戶的角度,銀行可以發揮投行功能,為產業整合者提供信息和服務。
參考文獻:
1. 于洪強,陳軍偉.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思考.現代商業,2008,(8).
2. 張萍.對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幾點思考.貨幣銀行,2011,(4).
3. 李富有,趙永軍,姚棟,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處置的績效考察.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5).
4. 曾繁榮,李典.基于EVA的我國上市銀行價值創造驅動因素分析.財會月刊,2012,(6).
作者簡介:劉玉平,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斌,中央財經大學財政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4-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