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銀勇
摘 要: 物理教學策略是以完成物理教學任務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而采取的教學階段性戰略方向和方法。初中物理系統教學的質量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是否有一種科學的策略作為行動的指南。
關鍵詞: 教學策略;興趣階段;能力分化階段;知識鞏固階段
教學跟行軍打仗一樣,要有自己的戰略和戰術。有了好的教學策略,在教育教學中策略達當,我們就不會盲目應付,教學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也容易在教學的策略的引導下解決的更好。
我按教學內容把教學策略分為興趣提高全民學習階段、能力提高防分化階段、知識鞏固優生提高階段。我就此略談一下我的淺薄之見,請各位老師加以點評和指導!
一、興趣階段
我把聲、光、熱知識的學習歸納為興趣階段。這階段的知識難度很小,主要知識是記憶和簡單應用,易于全部學生學習和掌握,因此在這個階段以提高全體學生興趣為主,尤其是其他科的困難生的學習興趣。具體做法:
1.重視實驗,加強實驗(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同等地位)。觀察和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實驗費時費力,但決不是可有可無。更不能“用嘴做實驗”實驗客觀真實,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能讓學生獲取大量感性認識,為上升為理性認識打好基礎。通過實驗還可以讓學生加深對定理、定律的理解和應用。我們應該做到做好所有的演示實驗,克服困難完成全部的分組實驗。必要時增加一些課外的輔助趣味實驗。讓實驗激起學生學習的火花、學習的動力。
2.把握好課堂的切入點。初中物理和生活連接比較緊密,教師在教學中始終將學到的知識和生活聯系起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求知欲,也能讓他們體會知識的用途,利用學生對生活的好奇激發其繼續學習。如講到聲音的特色,我們可以音色的知識和判斷陶瓷的優劣聯系;講解光的折射,可以和學生一起解釋海市蜃樓的形成過程。
3.練習題要少而精,考試難度要適中(偏簡單)。過早陷入題海戰術,學生會感到物理跟其他學科一樣很多題練習,容易讓部分困難生失去興趣,也會加重他們學習的負擔,這樣他們會慢慢疏遠物理的學習,我以為練習題一貴要精選,有一些重復是必要的,但必須螺旋式上升,要多講題型、思路、方法和規律。考試檢測是必不可少的檢驗學習效果的手段,在興趣階段的題應該能讓困難生覺得上80分(100分滿分)容易,得高分難的意識,這樣可以照顧很多困難生,很多困難生其他科目都是不及格或剛好及格,此時物理學習上他們能夠及格或能達較高分夠,會讓他們有成就感。
4.監督學生加強基礎知識的記憶。這個階段知識很簡單,學生識記知識比應用知識多,因此要督促學生記憶基本知識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為知識的應用做好基本知識的準備,尤其對困難生的督促應該加強。
二、能力提高分化階段
我把從電路開始的知識到電功率學完為止的知識歸納為能力提升分化階段。這個階段知識綜合性較強,數學能力要求增加,是中下和困難生最容易掉隊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中下生和困難生分化,協助優生和中等生提高能力。具體做法:
1.把握課堂的難易程度。學生學到這個階段,知識應用能力加強,綜合性加強,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放慢節奏,難度大的題型降低思維臺階,尤其是難度和綜合性比較強的知識,如歐姆定律的學習,應該先讓學生會最基本的公式計算和變形計算(I=U/R,U=IR,R=U/I),然后在放到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基本計算,再到有滑動變阻器的動態電路的計算等。
2.練習題分層次布置,考試難度適中(偏中等)。這個階段學生要學習一些解題的能力和方法,要適當增加學生的練習量和練習難度,此時注意難度較大的題以選做題的形式做最好,這樣可以照顧中下和困難生的學習。考試檢查增加難度,讓中下生和困難生能后及格,讓中等和優生得80分容易、90分難。形成要學習能后及格,努力學習才能取得較好成績的氛圍。
3.加強中等生和優生的作業輔導,加強中下生和差生的心理障礙輔導。這個階段是學生分化最嚴重的階段,中等生和優生的分化主要是練習量和綜合性題型的熟練程度的分化,因此加強中等生和優生的作業和錯題再現輔導,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能力和方法。由于知識綜合性增加和數學計算增加,中下生和差生會遇到很到的心理障礙很難逾越,如他們覺得會用到數學知識,而自己的數學沒學好,所以物理學不好;有些學生不會再考到很高的分,甚至不及格,逐漸失去學習興趣。教師此階段對于中下生和差生應該多與他們交流,克服他們的心理障礙。
三、知識鞏固提高階段
我把電和磁至能源危機知識知識歸納為知識鞏固提高階段。這部分知識比電路歐姆定律和電功率知識難度降低,主要很多知識是常識性了解,理解知識不多;中等生和優生很容易學懂,這時在學習上提醒他們多加強電路、歐姆定律和電功率知識的練習,對中下生和困難生提醒他們注意電路和歐姆定律、電功率知識和題型的查漏補缺。具體做法:
1.課堂上爭取完成本節知識的重點講解和練習。讓學生有時間下來復習和提高前面所學知識。
2.作業布置上,盡量布置很少的當堂知識的練習和典型題型。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教無定法”,但在教學有了一些大的策略和方向我們就不會再教育教學中彌漫,在教學中應用一些好的具體的教法就可以使自己的教學輕松,使學生學習更有動力和方向以及成功感。
參考文獻
1 張慶軍.初中物理教學策略探微.陜西教育,2013(3)
2 劉秋臣.初中物理教學策略探微.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6)
3 劉大軍.論初中物理教學策略.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