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芷依 尚云龍
[摘 要] 目前,對于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物流結點問題的研究還存在很多爭議,很多學者或是針對高速公路服務區或是只針對物流結點進行研究,而將二者結合起來研究的的學者卻不多。合理地選擇服務區物流結點的位置對于服務區的整體規劃建設、提高整個高速公路系統運行效率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物流結點選址問題上,各種解析方法、啟發式算法、多準則決策方法與仿真方法的結合,是一種必然趨勢。在未來的研究中,應加強對國外有關服務區規劃、建設的規范和標準在我國適用性的研究,以便修正我國的相關規范和標準。
[關鍵詞] 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結點;建設;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 F252.8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There are controversies in the studies on establishing logistics nodes at highway service areas. Most researchers focus only on either highway service areas or logistics nodes; those integrating the two are few. To locate the logistics nodes properly is significant for making an overall plan of service areas, raising the efficiency of a highway system and even for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respect to selecting the node locations, it is an inexorable trend to take various analytic methods, heuristic algorithms,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and simulation approaches. Future studies should stres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foreign standards in planning and building service areas in a way that help improve the relative standards in China.
Key words: highway, service area, logistics node, establishment, study review
一、引言
高速公路服務區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到保障行車安全、車輛保養加油、緩解駕駛員疲勞等作用,是高速公路上不可或缺的設施。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高速公路服務區也開始向著規?;途W絡化發展,進行物流功能的拓展是發展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新方向。本文通過對國內外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和物流結點選址問題的相關理論的綜述,總結和歸納了一些發達國家在高速公路服務區選址問題中的經驗和做法,也指出了我國目前的不足,希望對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和物流結點位置的選定提供參考依據。
二、國內外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現狀
(一)國外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現狀
國外的高速公路發展較早,德國等發達國家在20世紀的20-30年代就出現了高速公路。德國于1932年建成波恩至科隆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隨后,美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的高速公路也得到發展。針對高速公路服務的研究,做的比較全面的是日本。日本根據《關于在高速公路上休息設施規劃設計的研究》制定了日本高速公路設計手冊,手冊中制定了休息設施的要領,并提出了設計方法、技術標準等。1991年,日本通過對明神、東名、中央、東北等四條高速公路服務設施的補充調查,對1980年的設計標準進行了修正,調整了各項計算參數[1]。
(二)國內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現狀
我國有很多設施完備、運營良好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但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同省市關于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要求不同,就造成我國目前的高速公路服務區不能充分發揮其功能,甚至造成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費。如王洪光指出:“我國各地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設置均不統一:沈大、滬寧等高速公路均設有服務區和停車區,而京津唐、成渝和深汕等高速公路只有服務區,沒有停車區,還有一些服務區只設置了加油站”[2]??傮w來講,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建設存在以下幾點缺陷:服務區面積偏??;設計上盲目追求功能多,使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功能不能良好體現;服務區缺乏整體布局意識,很多服務區的布局不合理。
三、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研究現狀
(一)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功能
高速公路服務區對減少交通事故、提高公路運行效率、提高當地社會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建設不僅可以讓司機緩解駕駛疲勞從而增強行車安全,同時還為當地提高了就業機會,對當地旅游業、服務業、商業和金融業起到促進作用。秦華容認為高速公路服務區應具備以下功能:首先是服務于車輛的配置,如停車場、加油站和修理間等;其次是服務于人的配置,如廁所、便利店、飯店、旅館等;最后是服務于貨物的配置,這些配置用來保護商品、保持商品新鮮以及減少儲存損失,既服務于人也服務于貨物[3]。
(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規模
對于高速公路服務區規模的研究,很多國內外學者進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惠崗、劉龍軍等通過對沈大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實地調查和理論計算,計算出了高速公路休息區的征地規模;郭林、張德臣等以山東省高速公路服務區為例,結合國內外的規范,探討了服務區和停車場的建設規模和征地規模[4]。
(三)高速公路服務區選址影響因素
影響高速公路服務區選址的因素有很多,可根據相關的物流理論和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指標篩選,篩選出相對重要的指標作為決策者選址的參考。魏軍將高速公路服務區選址影響因素歸納為以下幾點:首先是經濟、政治、自然條件等問題;其次是當地區位條件、所建設的服務區與周邊道路的接壤、當地地價等問題;最后考慮當地的客戶和物流分布情況[5]。王新華以河南高速公路服務區選址為例,認為服務區選址應考慮以下方面:城鎮經濟、當地交通發展趨勢、車輛加油需求以及人員的生理需求等。
(四)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效益分析
服務區的效益評價不僅關系到單個服務區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整個物流系統的效率及效益。因此,只有對服務區的效益進行科學、客觀的預測,才能進一步改善其經營能力。陳遠高分別應用數據包絡法和灰色關聯分析法來評價了物流結點的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給出了實證分析[6]。范存軍選用IAHP-H隸屬度合成法對評價指標體系確定了權重,采用專家打分法確定各項指標的隸屬度,用模糊評價法評價了物流結點的社會效益[7]。
(五)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物流結點的必要性和前瞻性研究
從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狀況看,我國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并未發揮出其在物流網絡中的優勢。大多數的服務區服務的對象仍僅局限于車輛及人員而不是服務于貨物;另外,我國的物流業發展時間比較短,規模有限,目前的物流結點不足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量、貨運量和客運量,只有足夠規模的服務區才可滿足,而從全球的視角看,物流業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合理的對服務區進行選址,規模確定及效益預測對高速公路系統的運行效率有著重要作用,高速公路服務區將是物流業發展的大趨勢,我們進行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結點建設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很多學者通過分析我國目前高速公路服務區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國經濟發展和全球視角下物流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曾兆庚、顏澤賢認為我國目前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功能簡單、管理混亂、資源浪費,他認為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功能將發生重大轉變,逐步發展為商貿流通平臺[8]??妵鴦僬J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高速公路的交通量和貨運量等都大幅增加,這給我國發展物流業帶來很大契機,高速公路服務區有很大潛力[9]。
四、國內外關于物流結點選址方法的研究現狀
(一)國外關于物流結點選址方法的研究
在國外關于物流結點選址問題的研究中,最早是由韋伯(Weber)于1909年提出的;霍特靈于1929年提出在一條直線上進行兩個競爭供應商的選擇;艾薩德于1956年結合工業選址對運輸距離進行研究;米赫爾研究了使網絡內的連接長度最小化的問題;Min對以往選址問題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總結[10];Chen提出了多目標決策選擇法,針對配送中心選址進行優化分析[11]。
(二)國內關于物流結點選址方法的研究
在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過程中,選址決策發揮著重要的影響。選址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定性法有專家打分法和Delphi法等。張去江用專家打分法研究了成都市廢棄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配送中心建立的選址模型,并給出了最佳的配送地點;劉磊、鄭國華建立了物流園區選址的評價指標體系,結合Delphi法和粗糙及理論確定了選址的最佳位置。定量法主要包括數學規劃法、多準則決策法、啟發式算法、仿真方法等。
1.數學規劃法。包括線性、非線性規劃法;整體規劃;動態規劃;網絡規劃等方法。丁浩用0-1型整數規劃問題研究了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問題:通過經驗選擇了幾個備選的物流配送中心,確定了各項參數后,計算出了各選址方案的費用,并選擇費用最小的作為最終的物流選址點[12]。姜大元用Baumol-wolf模型(整數規劃和非參數規劃結合的模型)對多物流結點選址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指出目前針對物流結點選址的研究趨勢是規劃方法與啟發式算法相結合的方法[13]。
2.多準則決策方法。包括層次分析法(AHP)、模糊評判、數據包絡分析(DEA)等。關志民從供應鏈管理的需求上分析了影響配送中心選址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指標體系,給出了一種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模糊多指標評價方法,最終確立了配送中心的位置[14]。田紹軍選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出指標體系的權重,確定了影響危險品配送中心選址的主要因素[15]。
3.啟發式算法。包括遺傳算法、神經網絡算法、模擬退火算法等。遺傳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模擬生物和人類進化的方法求解優化問題。國內學者在對物流結點進行選址研究中,常將啟發式算法與一般的規劃法相結合。王戰權將遺傳算法運用到配送中心選址方法中,并分析了遺傳算法的特點與傳統的混合整數規劃法進行了比較[16];人工神經網絡是對人腦的抽象、簡化和模擬,反映人腦的基本特征。韓慶蘭用BP網絡對配送中心選址問題進行了研究,證明了人工神經網絡在解決配送中心選址問題上是具有可操作性的[17];模擬退火算法是利用循環判定、舍棄的思想,最終取得滿意解的過程。任春玉用層次分析法確定了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并與專家打分法結合進行了綜合評價,與模擬退火算法相結合共同確定了配送中心的位置。這種方法對配送中心選址問題有很好的有效性[18]。
4.仿真方法。仿真方法是利用計算機來運行仿真模型,模擬其隨時間變化的過程。張云鳳對汽車集團的配送中心選址進行了仿真研究,首先確定了幾個備選方案,使用Flexim軟件對各方案建立仿真模型,根據輸出結果進行了最終方案的選擇[19]。薛永吉等利用ARENA仿真軟件,對物流中心的最優站臺數問題進行了仿真模擬,確定了最優方案[20]。
對于未來的選址研究,各種解析方法、啟發式算法、多準則決策方法與仿真方法的結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各種方法的結合可以彌補各自的不足,發揮各自的優點,從而提高選址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五、結論及建議
從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角度看,我國各地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設置不統一,還有許多方面需要完善。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設服務區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從學者對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物流結點的研究看,很多學者的研究都是只針對高速公路服務區或只針對物流結點,而研究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結點的學者卻不多,而合理的選擇服務區物流結點的位置對于服務區的整體規劃建設、提高整個高速公路系統運行效率以及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進行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結點的建設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在物流結點選址問題上,各種解析方法、啟發式算法、多準則決策方法與仿真方法的結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同時,由于選址問題本身具有的動態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等特性,因此,開發和研究新的模型與方法也是進一步解決配送中心選址問題的必需途徑。
在未來的研究中,應加強對國外有關服務區規劃和建設的規范和標準在我國的適用性的研究,以便修正我國的相關規范和標準。針對高速公路服務區建立物流結點的問題上,如何確定一個高速公路上服務區的數量及規模,進一步確定每一個服務區的物流量,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
[參 考 文 獻]
[1]交通部公路管理司譯制組.日本高速公路設計要領[M].西安:陜西旅游出版社,1991
[2]王洪光.我國高速公路沿線服務區布局現狀分析[J].交通世界,2006(12A):80-81
[3]秦華容.基于服務對象需求分析的高速公路服務區配置研究[J].長安大學,2005(4)
[4]郭林,張德臣,常連厚.高速公路服務設施建設規模研討[J].山東交通科技,2001(1)
[5]魏軍.高速公路服務區物流節點選址方法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12(3)
[6]陳遠高.基于DEA和灰色關聯分析的城市物流節點效益評價[J].工業技術經濟,2009(6)
[7]范存軍.IAHP-F法在物流節點建設項目社會效益綜合評價中的應用[J].現代商貿工業,2008(6)
[8]曾兆庚,顏澤賢.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現狀及發展趨勢[J].商業時代,2008(3)
[9]繆國勝.滬寧高速公路物流產業發展探討[J].交通企業管理,2011(11)
[10]Min H.JayaramanV.SrivaslavaR.Combined Location-routing Problems:A synthesis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98
[11]Cornelia D,RichardG.The Design of Logistics Organization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1998,34(1):25-37
[12]丁浩,李電生.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方法的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4(1):50-51
[13]姜大元.基于多節點的物流選址規劃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05,8(27):24-26
[14]關志民,周宏波,馬欽海.基于模糊多指標評價方法的配送中心選址優化決策[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8(26):801-804
[15]田紹軍,張欽,周愛前.層次分析法在危險品配送中心選址決策中的應用[J].物流科技,2008(12)
[16]王戰權,楊東援.配送中心選址的遺傳算法[J].物流技術,2001(3)
[17]韓慶蘭,梅運先.基于BP人工神經網絡的物流配送中心選址決策[J].中國軟科學,2004(6):140-143
[18]任春玉.基于混合遺傳算法的TSP問題優化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7(5)
[19]張云鳳,喬立新,劉偉東.基于仿真技術的配送中心選址方法研究[J].物流技術,2005(12)
[20]薛永吉,李旭宏,程日盛.基于仿真技術的物流中心站臺數確定方法研究[J].物流技術,2005(6):37-39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