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屹
摘 要:文章簡述了網絡金融的特征,分析了我國網絡金融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網絡金融 特征 發展現狀 存在問題 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4)04-145-02
一、網絡金融的特征
網絡金融是20世紀的最后五年才開始出現和發展的新事物,對它的認識還處于初級階段,還處于市場發展推動下的商業實踐和探索。從過去其飛速發展的十多年的過程來看,基本可以得出網絡金融的一些主要特征。
1.業務創新。網絡金融以客戶為中心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創新性特征。為了滿足客戶的需求,擴大市場份額和增強競爭實力,網絡金融必須進行業務創新。這種創新在金融的各個領域都在發生,比如在信貸業務領域,銀行利用互聯網上搜索引擎(Search Engine)軟件,為客戶提供適合其個人需要的消費信貸、房屋抵押信貸、信用卡信貸、汽車消費信貸服務;在支付業務領域,新出現的電子賬單呈遞支付業務(EBPP,Electronic Bill Presentment&Payment;)通過整合信息系統來管理各式賬單(保險單據、賬單、抵押單據、信用卡單據等)。在資本市場上,電子通訊網絡(ECNs,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Networks)為市場參與者提供了一個可通過計算機網絡直接交換信息和進行金融交易的平臺,有了ECNs,買方和賣方可以通過計算機相互通訊來尋找交易的對象,從而有效地消除了經紀人和交易商等傳統的金融中介,大大降低了交易費用。
2.管理創新。管理創新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金融機構放棄過去那種以單個機構的實力去拓展業務的戰略管理思想,充分重視與其他金融機構、信息技術服務商、資訊服務提供商、電子商務網站等的業務合作,達到在市場競爭中實現雙贏的局面。另一方面,網絡金融機構的內部管理也趨于網絡化,傳統商業模式下的垂直官僚式管理模式將被一種網絡化的扁平的組織結構所取代。
3.市場創新。由于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金融市場本身也開始出現創新。一方面,為了滿足客戶全球交易的需求和網絡世界的競爭新格局,金融市場開始走向國際聯合,如2000年4月英國倫敦證券交易所、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宣布合并。另一方面,迫于競爭壓力一些證券交易所都在制定向上市公司轉變的戰略,因為作為公開上市的公司,交易所將可以利用股票資金以更富有創意的方式與其他的交易所、發行體、投資者及市場參與者建立戰略合伙關系和聯盟。
4.監管創新。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網絡金融監管呈現自由化和國際合作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過去分業經營和防止壟斷的傳統金融監管政策被市場開放、業務融合和機構集團化的新模式所取代。另一方面,隨著在網絡上進行的跨國界金融交易量越發巨大,一國的金融監管部門已經不能完全控制本國的金融市場活動了。因此,國際間的金融監管合作就成了網絡金融時代監管的新特征。
二、我國網絡金融發展現狀
我國信息服務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及信息技術向社會經濟各領域日益廣泛滲透和擴散,我國網絡信息服務業發展速度驚人。據SIECC的統計,我國2012年國內網絡信息服務業的產值達177913億元,比2006年增長3818%。其中,金融信息服務業也呈現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金融網站,競爭也更加激烈。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的網絡金融信息服務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1.網絡金融市場發展帶動金融信息服務業。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施金融電子化。我國的金融行業是信息技術應用最早,也是應用得最好的行業,在信息的利用方面,金融業是走在前列的。隨著金融業規模和業務的不斷拓展,各方面對金融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我國的金融信息服務也得到了持續的發展,網絡金融信息資源增長迅速。以網絡銀行信息服務為例,銀行利用互聯網優勢為客戶提供大量基于互聯網的金融信息服務。目前我國各銀行基本上都已經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提供金融信息和開展網絡銀行業務。其提供的信息主要有銀行的基本信息、銀行的金融信息、銀行的業務信息及其他綜合信息。
隨著網絡越來越普及,網絡銀行已不滿足于僅僅提供有關金融方面的信息服務,為了滿足更廣大客戶群的需求,網絡銀行開始提供金融信息之外的信息服務。例如中國銀行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惟一的銀行合作伙伴,在奧運會期間專門開辟了奧運頻道,發布了有關奧運動態、奧運門票、奧運產品及服務、奧運主題活動等信息,很好地發揮了其網絡銀行的巨大優勢。
2.網絡金融用戶增多,網絡金融信息需求提高。根據CNNIC(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二十二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153億,網民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在互聯網時代,方便和快捷的信息傳播大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反過來,新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又刺激著人們對信息的更進一步的需求。網絡金融作為信息產業與現代金融高度有機結合的產物,它借助互聯網覆蓋面廣、無間斷運行和實時快捷的優勢,為用戶提供了全新的服務方式。網絡的開放性使得用戶很容易獲得實時性很強的金融信息,因此金融網站良好的服務吸引了眾多的網絡用戶。
3.網絡金融信息服務需求激增,網絡金融信息服務呈現多元化、個性化特點。隨著網絡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與繁榮,用戶對信息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也越來越高,各金融信息網站正努力提供多層次與全方位的內容與功能服務,使網絡用戶能非常快速準確地獲取權威而準確的金融信息,實時動態地了解金融市場,從而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目前網絡金融信息網站除了提供主要的金融新聞、業務介紹等金融信息外,還提供一些多元化、個性化服務,以滿足不同用戶的不同需求。如和訊網(www.hexun.com)創立于1996年,從中國早期金融證券資訊服務脫穎而出,建立了第一個財經資訊垂直網站。和訊網創造性地提出了“財經世界、品質人生”的口號,倡導一種全新的財經服務理念,即“以財經服務為核心,建設中國新興中產階級網絡家園”,在和訊網上打造出中國第一個兼具財經資訊、投資理財、休閑消費功能,突顯個性化服務特性的互動平臺。
三、國內網絡金融存在的問題
1.網絡銀行的問題。中國銀行業的網絡金融業務主要包括:對公及個人賬務查詢、企業內部資金轉賬、銀行轉賬、信用卡申請、代收費業務、網上購物支付及各種信息咨詢業務。從網上業務內容來看,我國銀行的網上服務還處于初級階段,即對初級的銀行業務的網絡化階段,業務種類不多,業務量較小,網上業務尚未成為銀行盈利的手段。
中國網絡銀行業務的發展已有十多年的歷史,在這十幾年的發展中還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
(1)安全問題。這是最關鍵的問題。網上交易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即確保銀行身份的正確、確認客戶身份和保證數據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這些安全要求目前都有相應的實現技術。同時還必須有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來規范人的行為,并且還應當有一套安全稽核的方法進行事后監督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而這些往往在人們討論網上銀行的安全時容易被忽略。
(2)信息的非對稱導致網絡銀行面臨不利選擇和道德風險。由于網絡銀行無法在網上鑒別客戶的風險水平而處于不利的選擇地位,網上客戶可能利用他們的隱蔽信息和隱蔽行動做出對自己有利但損害網絡銀行利益的決策等。另外,在虛擬的金融市場上,網上客戶不了解每家銀行提供的服務質量究竟是高是低,多數客戶會按照他們對網絡銀行提供服務的平均質量來確定預期購買價格。結果,高質量的網絡銀行反而可能被低質量的網絡銀行排擠出網上市場。
(3)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網絡銀行的法律風險源于違反相關法律規定、規章和制度,以及在網上交易中有關權利與義務的規定多不清晰,缺乏相應的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規則及試行條例。網絡銀行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政府尚未有配套、完備的法律、法規與之相適應,金融立法框架主要基于傳統金融業務,使銀行在開展業務時無法可依。即使各國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網絡是跨越國界的,各國之間有關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規存在差異,在網絡銀行的跨國交易業務中,難免產生國與國之間法律問題上的沖突。目前國際上尚未就網絡銀行涉及的法律問題達成共同協議,也沒有一仲裁機構,客戶與網絡銀行很容易陷入法律糾紛之中。
因此,利用網絡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務,簽訂經濟合同就會面臨在有關權利與義務等方面的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容易陷入不應有的糾紛之中,結果是使交易者面對著關于交易行為及其結果的更大的不確定性,增大了網絡金融的交易費用,甚至影響網絡金融的健康發展。
2.網絡證券的問題。
(1)復雜的利益關系與平衡問題。與傳統的證券交易方式相比,網絡證券交易涉及了證券投資者、上市公司、證券公司、證券監管機構、網絡服務商、網絡信息發布者、銀行等多方主體。網絡交易的流程一般是先由證券投資者向證券公司申請開通網上交易,然后網絡提供商提供互聯網服務,由銀行提供資金的劃轉。另外,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6條的規定,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義務人依法披露信息,應當將公告文稿和相關備查文件報送證券交易所登記,并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指定的媒體發布。從相關調查來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信息的獲取渠道主要方式集中于以下四種: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報刊,中國證監會指定信息披露網站,錢龍等股票行情軟件以及網上金融證券站點。
(2)網絡證券活動中的監管困境。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網絡證券活動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網絡證券的發行、交易行為;二是網絡證券投資咨詢;三是網絡證券信息披露。其中監管難度較大的是涉及各種網絡證券投資咨詢活動和網絡證券信息的傳遞行為。
(3)法律救濟制度的失當問題。由于網絡投資信息具有時效性強、內容全面豐富、獲取信息的途徑便捷等特點,實踐中出現了散布虛假的上市公司消息,誘惑投資者高價購買,進行價格操縱與內幕交易;或者由于技術性風險、操作性風險以及第三人侵權行為導致的損害等問題,導致投資者資財損失。我國目前的法律制度對投資者的權利救濟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四、我國網絡金融的發展建議
培養網絡金融服務品牌化。目前我國采用嚴格的金融業分業經營模式,雖然存在金融控股公司類型的混業經營,但是單個金融主體的經營業務仍然比較單一。這也導致了我國很多金融網站都以其在某個金融業務領域的聲譽為人們所熟知,現階段國內多數用戶都傾向于接受品牌公司的金融服務。這些公司建立起來的信譽基礎將是帶動我國網絡金融進步發展的重要力量。
加快網絡營銷模式多樣化。作為網絡金融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營銷的好壞往往決定了一個金融網站盈利能力的強弱。而國內缺少多種業務并存的金融網站,也缺乏價格比較類的網絡平臺,所以網絡營銷的手段和方法對金融網站的發展顯得更加重要。我國目前除了常見的搜索引擎營銷、許可Email營銷,還有病毒性營銷、博客營銷、社區營銷等營銷方式。而現在的社交網絡包含了大量的網絡信息,客戶對于用戶體驗的要求大大增加,針對網站交互性以及用戶體驗而創新的網絡營銷模式將對網絡金融的發展起到推進作用。
改善我國網絡金融信息服務理念。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信息量越來越龐大,客戶的可選擇范圍不斷擴大,對網絡信息服務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各網絡金融服務提供商應更加重視以客戶為主的服務理念,加強對網站的設計、業務流程的設計以及對售后服務等環節的重視,使版面更加清晰,流程更加流暢和人性化,這些方面會在激烈的競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傅東升,曹麗娟.SVM與BP網絡對基金波動的預測效果比較分析[j].世界經濟情況,2007(8)
[2] 周小川.新世紀以來中國貨幣政策的主要特點[j].中國金融,2013(2)
(責編: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