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萌 張偉
【摘要】循環經濟理論、低碳經濟理論、生態經濟理論、可持續發展理論產生于20世紀后半期,是一種旨在解決經濟發展、能源短缺和保護環境之間矛盾的全新發展模式,它們的內容重疊、觀點相近、背景相同,卻在具體問題、作用的范圍和方式上有著各自的側重和理論淵源。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理論 循環經濟 低碳經濟 生態經濟
一、可持續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概述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
上個世紀中葉,美國女海洋生物學家萊切爾卡遜在著作《寂靜的春天》中提到“可持續發展”一詞,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開始萌芽。可持續發展具體含義最早出現在1987年布倫特蘭發表的《我們共同的未來》中。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21世紀議程》。
(二)循環經濟理論
20世紀60年代環境保護興起,循環經濟思想開始萌芽。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的“太空船經濟理論”是早期循環經濟思想的代表。1996年,英國經濟學家大衛·皮爾斯和克里·特納正式提出有別于傳統經濟的“循環經濟”。20世紀90年代,循環經濟的思想引入我國,接著又引入德國循環經濟概念。1999年將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進行重新整合。2003年將循環經濟歸入科學發展觀。
(三)生態經濟理論
在傳統經濟學研究中將資源環境作為對經濟社會發展外在變量,認為經濟增長沒有極限。1962年,美國海洋學家萊切爾卡遜深入研究生態學與經濟發展的關系。1972年,米都斯在《增長的極限》報告中做出有關人類經濟增長極限預測,引起了人們普遍關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50多位科學家們成立國際生態經濟學會,創建生態經濟學,從此生態經濟學逐漸被人們認識。
(四)低碳經濟理論
低碳經濟起源于英國,英國政府制定大幅度減排計劃,并引領國際減排趨勢。“低碳經濟”首次出現在2003年英國政府發表的《我們未來的能源,創建低碳經濟》中。在2007年聯合國全球氣候變化大會上制訂了“巴厘島路線圖”,目的是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9月,我國國家主席在亞太經合組織第15次領導人會議上明確提出 “發展低碳經濟”。
二、可持續發展、生態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之間關系分析
循環經濟理論、低碳經濟理論、生態經濟理論與可持續發展理論相互輔助,可持續發展理論是四者的基礎理論,而四者理論又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方法。第一,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在發展目標上,低碳經濟與可持續發展都是為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保持整個生態系統平衡。循環經濟理論、低碳經濟理論和生態經濟理論都是在人類發展出現嚴峻的能源危機、生態失衡應時而生的,倡導經濟與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第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目前,我國不僅要應對能源短缺,更要應對經濟發展中對環境造成的破壞,降低二氧化碳及有害氣體排放,轉變傳統經濟模式,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和生態經濟理論正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武器。第三,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為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在科學技術與管理上進行創新,建設循環型環保產業,降低碳排放,保護環境。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在內容上更為深刻,為可持續發展指明了發展道路。
三、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生態經濟三者之間相同點
一是理論基礎相同。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理論都以生態經濟理論和系統理論為基礎,以經濟與能源環境持續發展為主,研究對象是包含人類的整個生態大系統,運用生態學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化原理,研究經濟發展和生態系統相互作用。
二是采取技術手段相同。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和循環經濟都是采用生態技術。生態技術主要針對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而言,涉及科技倫理價值,遵照生態原理和經濟規律協調發展,是一切有效保障人類生存與生態平衡的措施。
三是目標相同。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生態經濟都是以保護能源、改善環境為目的,最終實現人與自然可持續發展。
四、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生態經濟三者之間不同點
一是研究角度不同。生態經濟注重經濟活動與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著重轉變宏觀經濟發展模式;循環經濟注重全社會資源循環利用,強調循環和生態效率;低碳經濟針對能源領域和全球氣候變暖,重點是建設低碳經濟結構、降低碳消費。
二是實行控制的環節不同。在經濟活動與自然環境互相作用時,生態經濟從能源的輸入端和和循環經濟從廢棄物的輸出端來探究經濟與生態系統之間關系;低碳經濟強調在資源輸入端有效控制碳排放。
三是核心觀點不同。生態經濟的核心是將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循環經濟的核心是各物質的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和環境效率;低碳經濟的核心科技技術、管理創新和人類消費觀的根本性轉變。
參考文獻
[1]徐雪松,徐守松.基于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模式的構建[J].安徽農業科學,2006,34(6):1219-1220,1223.
[2]袁麗靜.循環經濟、綠色經濟和生態經濟[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158-159.
[3]孫閣斐.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10:88.
[4]蘇振鋒.“低碳經濟、生態經濟、循環經濟和綠色經濟的聯系與區別”等三則[J].中國集體經濟,2010:21-22.
作者簡介:韓萌(1989-),女,山東臨沂人,碩士學歷,資源經濟與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