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蔣成家
【摘要】不容置疑,只有社會各界大幅度提升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析的關注度,才能確保我國互聯網金融能夠實現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本文結合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析的實踐狀況,在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行深入探討的前提之下,明確指出了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包括:互聯網金融法規缺位、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顯現和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不健全等等,提出了一系列促進互聯網金融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夠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析的實踐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參考和推動作用。
【關鍵詞】互聯網 金融發展 分析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大幅度攀升,互聯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進展,依托于互聯網,絕大多數現代信息科技給人類現有的金融模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這些現代信息科技包括:搜索引擎、移動支付、社交網絡和云計算等等。一般來說,我們應該將互聯網作為平臺,為金融服務商提供各式各樣的金融服務,并且絕大部分金融活動注重和強調把電腦網絡作為相應的技術支持。這些金融服務涉及的領域包括:保險、銀行和證券等等。從某種程度上說,為了達到互聯網金融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們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努力推動傳統金融和電子商務實現優勢互補。
二、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在社會經濟領域內,電子通訊手段和信息技術取得了較為廣泛的運用,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興經濟的發展速度。與此同時,在我國現有的經濟金融活動之中,互聯網金融起到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從目前看來,結合世界各國互聯網金融未來的發展趨勢,網絡銀行、網絡信貸和第三方支付是互聯網金融十分重要的表現形式。相對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來說,互聯網金融具有一定的優勢。這些優勢主要表現為:業務競爭自由化、業務交易“平民化”、業務運行網絡化和業務經營信息化等等。一般來說,互聯網金融準入門檻低、運營成本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順利開展互聯網金融相關方面的業務,對工作人員的數量沒有具體的要求,更沒必要設立大量的經營網點。毫無疑問,與傳統金融機構相比而言,互聯網金融沒必要具備十分巨大的資金規模。從某種程度上說,通過科學、合理地運用互聯網相關方面的軟件,互聯網金融能夠十分有效地集中處理高度分散的個人、企業信息,并且對信息數據資源進行分門別類。在此基礎之上,互聯網金融能夠提供一定的交易和資金融資服務。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互聯網金融已經擺脫了空間、物理地束縛,將業務鏈條進行較好地壓縮和限制,一定程度上促進金融業實現自由、全面、可持續發展。
三、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
在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進行全面、系統地探討之后,接下來,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圍繞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談談自己的三點看法和意見,希望能夠實現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析的預期目標。
(一)互聯網金融法規缺位
實踐證明,為了最大限度地滿足互聯網金融規范發展的實際需求,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互聯網金融法規缺位的現象,我們應該全面、系統地掌握和了解現有的法律法規,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不斷努力完善和補充相關方面的制度辦法。更進一步說,只有不斷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法規,才能給互聯網金融逐步邁向跨領域經營、深層次發展騰出足夠的發展空間,才能給互聯網金融的有序經營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互聯網金融業務風險顯現
最近幾年來,在我國大力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第三方支付機構和網絡信貸機構應運而生,逐步轉化成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點研究對象。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互聯網金融缺少科學、合理地規范、積極地引導作用,暴露出了不少難點問題,有待進一步妥善處理和解決。例如:相當一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沒有參與公開、公平地競爭,存在一定的惡意性;一些網絡信貸機構涉嫌非法集資和非法詐騙;資金管理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與此同時,相當一部分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重點關注余額寶這項業務,慢慢地進入客戶理財相關方面的金融領域。值得肯定的是,類似產品越來越豐富,絕大多數互聯網金融業務逐漸遭遇著法律和政策的雙重風險。
(三)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不健全
從目前看來,世界各國已經著手建立和完善相關方面的監管框架,不斷強調創新和監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相當于傳統的金融機構來說,互聯網金融監管不到位,沒有具體落到實處,注重創新,根本沒有過多地限制和束縛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發展。這里需要明確指出的是,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不健全,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四、促進互聯網金融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
在較為詳細地闡述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的基礎之上,接下來,我們針對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和困惑,提出一系列促進互聯網金融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夠對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析的實踐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支持。
(一)制定互聯網金融領域管理辦法和法律法規
一般來說,絕大多數第三方支付應該充分考慮到各種現實因素的制約和影響,對現有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進行較為系統、全面的探討和了解,最大限度地提高第三方支付監管制度的法律級別,及時出臺相關方面的配套管理辦法,不斷完善和改進現有的法律法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第三方支付法律體系。另外,根據當前互聯網金融法律和立法修訂比較慢的實際情況,參考同一領域國內外的優秀成果,不斷加強建設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值得肯定的是,在制定和修改法律的過程之中,我們應該采取一定的方式,較好地填補監管和規范空白,最大限度地促使市場經濟的健康、穩定、有序發展。
(二)提升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范能力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戶資信審核的準確度,為了大幅度提高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范能力,我們應該不斷完善信用評級服務市場,不斷加強互聯網金融平臺信用體系建設,努力構建社會信用體系,對信息不對稱的難點問題進行較好地解決和處理。另外,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為了大幅度提升互聯網金融消費者規避風險的能力,我們應該充分考慮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對目標群體進行教育和指導,嚴厲打擊虛假宣傳互聯網金融信息的行為,采用十分有力的措施,盡量避免出現非法集資、違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現象。不容置疑,加強風險控制,不斷完善和改進各項風險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有努力構建計算機網絡安全系統,最大限度地強化互聯網金融操作的流程和規范,才能確?;ヂ摼W金融交易市場的有序進行。
(三)構建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
毫無疑義,充分考慮到各種類型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特征,不斷完善和改進監管制度,構建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勢在必行。對于網絡銀行來說,既要努力將傳統商業銀行監管方式的實際效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又要充分結合網絡銀行特征,建立健全相應的風險監管制度,構建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另外,全力以赴打造相應的CA安全認證中心,不斷強化網絡金融犯罪、客戶認證、電子貨幣流通與發行等方面的了解和認識,及時出臺相關領域的配套規則。這些領域包括:征信管理、電子簽名、反洗錢、票據管理等等。對于絕大部分網絡信貸來說,我們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通過采用一定的形式,對網絡信貸機構的地位和身份進行相應地確認,在各自的監管范圍之內,科學、合理地劃入與網絡信貸機構相近的結構和組織,并且對其有關方面做出較為明確的規定。這些方面包括:監督管理、組織形式、風險防范、經營模式和資格條件等等。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從某種程度上說,只有充分考慮到實體經濟發展的實際需求,建立健全互聯網金融監管制度,不斷完善和改進相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強化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才能為互聯網金融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才能加快推動互聯網金融的長久、健康、可持續發展。本文緊密聯系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析的實際情況,探討了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指出了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互聯網金融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對策建議,希望能夠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分析取得預期成果。
參考文獻
[1]符瑞武,邢詒俊,顏蕾.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政策建議[J].時代金融,2013.
[2]饒育蕾,劉達鋒.行為經融學[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吳嘉華.互聯網金融發展時代——余額寶和商業銀行相互關系[J].中國電子商務,2013.
[4]范云飛.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影響下的銀行卡產業發展分析[J].發展策略,2011.
[5]肖強.我國工薪家庭金融理財制度的法經濟學分析[D].吉林:吉林大學,2011.
[6]王海全,農飛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相關問題研究[J].華北金融,2013.
[7]何虹.互聯網金融發展面臨的風險隱患應予以重視[J].華北金融,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