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光軍
摘要:
《新課程標準》已經明確的指出美術課具有人文性質,作為美術教師要努力通過各方面的學習形成和發展自己的人文意識,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不要將美術教育視為單純的技術訓練,不要將美術從豐富的人文背景中剝離出來。要高度重視對美術作品的鑒賞,并將作品放入一種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教師素養;專業知識;文化修養;藝術態度
美術教育的關鍵在于教師,一個合格的美術教師除了要有較高的美術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要有多方面的文化修養,這是新時代對中、小學美術教師提出的要求,也是現代美術教育區別于傳統美術教育之所在。
那么,新課程下美術教師都需要哪些素養呢?
一、美術教師首先他應該是做為一名教師的角色出現的
美術教師必須是向其他任何一位老師一樣熱愛教師職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的教育工作者。如果選擇了美術教師作為職業,僅僅熱愛藝術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熱愛教育、熱愛學生。本人認為愛學生是一種“大美”的表現,是一位藝術老師追求“美”的另一種形式。同樣,如果我們僅僅把美術教師看成是謀生計的職業,那么我們的付出將是十分有限的,得到的回饋也很少。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明了自己所承擔的責任。
二、美術教師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水平、較高的文化修養和廣泛的知識
對美術的內容和現象有基本的了解;對美術的創作方法與過程有基本的了解;對美術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基本了解。作為美術教師,要掌握專業的知識、技能,對專業知識和技能應有“精通”和 “泛通”之分,廣泛地涉獵各種藝術形式,懂得欣賞和評鑒。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地積累知識和技能。
基礎美術課程改革,十分強調美術課程的人文性和跨學科聯系。《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學科并不是單獨孤立地存在的,它是文化教育的一個部分。強調美術學科內部的綜合,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綜合以及美術學科與社會、與學生生活實際的綜合。一幅美術創作作品的誕生,除了作者精湛的美術技能技巧的表現以外,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地域環境、經濟發展、民俗風情、人文修養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和影響。美術教學要與一定的文化情境相聯系,因為每一件作品都承載了它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精神,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價值追求。教師的教學要有意識地在美術作品中挖掘人文精神,使學生從美術作品中理解不同的文化價值取向,獲得人文精神的感染。
這些都要求教師有較強的文化修養,對于藝術學、美學、哲學、宗教等有所研究,對文學、戲劇、音樂有所熏染,甚至對自然學科也要有所涉獵。
三、美術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知識
美術教師一定要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和規律,在普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礎上,還要通曉美術教育學和藝術心理學,因為美術教育有著自身的獨特性。美術教育學和藝術心理學是在普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交叉學科,有著較強的針對性,可以很好地指導教學。
新的課程標準對教學過程的要求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統一的過程,教師與學生都是教學過程的主體,這種交往是雙向互動的。面對新時代的教學環境,特別是師生共同面對互聯網,完全是開放的、平等的信息資源,教師所起的是引導者的作用,對學生的信息獲取要有一定的指導,避免迷失方向、浪費精力。
美術教育最能培養人的創造精神,促進人的個性形成和全面發展,一個懂得藝術心理學的教師,一定不會忽視美術對學生的重要作用。教師要善于把美術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系,要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人類社會的豐富性,通過感性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內在興趣,發展知、情、意。有效把握學生在各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讓教學有較強的針對性,既不能超越了學生的認知水平,會使學生失去興趣,也不能滯后,沒有新鮮感,同樣會沒有學習積極性。新課程的內容較以往有更大的靈活性,給予了教師和學生更多的創造空間,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展開教學。
四、美術教師必須要有學術修養和團結協作精神
學術精神促進美術教師成長。學術精神包括學習精神、敏銳的批判精神和創造精神。學習精神對教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從有限的師范教育學習跨入廣闊的社會環境中,面對的是眾多的信息資源和視覺文化,一個教師必須學會終生學習,在美術領域和教育領域中繼續深入的研究,才能給自己補充新鮮給養,把握住時代的脈絡,更好地服務于教學。
美術教師要有創造精神。美術本身是極富創造力的科學,新課程標準給予教師更多的自主空間和創造空間,要求教師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如何利用身邊的材料和資源,如何用自己的頭腦來建構新的知識,是富有挑戰性的。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作。每個教師都是這項工作的工程師,需要通過合作,相互團結,共同為實現教育目的而努力,這也是教師職業的道德要求。具有這種師德,教師才能在工作中處理領導和被領導、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關系。如果教師相互不團結協作,文人相輕,最終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教育質量的提高。
五、更重要的是應該具備基本的藝術態度
包括敏銳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做出積極地反應;能自覺而大膽的運用美術的媒材和方法表達自己的觀念和情感,追求藝術化生存;能不斷追求更高的審美品位,又保持自己獨特的審美趣味。
要當好一名稱職的美術教師要具備的素質是多方面的,上面只概括地論述了幾個方面。“蓋己立而后立人,己達而后達人也。”即要教學生向前進,向上進,非自己向前進,向上進不可。美術教師只有在教學與生活中,不斷地積累知識和人文修養,運用自己的頭腦來思維,培養敏銳的眼光和批判精神,才能真正做好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3]、[4]、[5]、[6]參考于《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
[2]參考于全國教師遠程培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