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丕桓 錢艷艷

摘 要:人才的培養首先是德育,而德育的培養關鍵在于學生思想動態的把握,這樣才能及時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文章以對大學新生的調查問卷作為切入點,對新生的日常生活、適應性、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大學新生現狀,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以求給大學思想政治工作者對當前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有一個正確的認知,為更有效的做好大學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個理論與實踐依據。
關鍵詞:大學;新生思想動態;對策研究
一、調查基本情況概述
對于當前90后的大學新生而言,我們應該針對哪些問題開展工作?這正是本次思想動態調查的目的。在確定較強的針對性的基礎上,我們才能采取更為有效的方式與內容對大學新生的心理、思想進行干預與調試,也才能更為有成效的為新生生活、學習提供恰到好處的服務與支撐。
采用自填問卷的調查方式對全院新生共發放問卷900份,回收有效問卷886份,有效率為99%,調查主要涉及2013級全部學生,數據全面詳實可靠。
二、調查問卷結果分析
(一)生活方面。新生入學生活費及交不起學費問題。 調查顯示,如下圖1-1,我校新生每月的生活費在 500-1000元之間的,占了全部新生人數45%; 500元以下的占了41%;1000-1500元之間的,占了10%;1500元以上的,占了4%。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如果以月平均500元作為一個分水嶺,那么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幾乎59%的學生的生活經費還是可以維持正常的學習生活的;但不可忽視的是月平均 為500元以下的困難同學也不少,占了41%。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理性消費。對于大學生來說,本來手頭的資金就不多,更要加以注意。
在對“由于家庭困難而交不起學費的,如何處理的問題?”調查顯示7%的學生選擇了退學,65%的學生選擇了勤工助學,
14%選擇向朋友借錢,15%選擇申請生源地助學貸款。
根據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學生選擇的方式大都集中在勤工助學,希望自食其力的同學還是占多數的。因此,學校應增設更多的勤工助學崗位或安排社會單位到校招兼職同學,給他們創設足夠多的勤工儉學崗位,是我們要加以重視的。這樣不僅解決學生經濟問題,并能增強學生獨立性。
(二)新生適應性方面。(1)新生在進入大學前是否有住校經歷。通過調查呈現,81%的學生有住校經歷,只有百分之19%的學生沒有住校的經歷。對于大多數同學來說住校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可獨自在異鄉想必也是大多數學生的頭一次,何況還有少數的同學在此前沒有過住校經歷。這就需要我們的老師、同學們在日常中給予更多的幫助,使大家盡快地適應大學的校園生活。這對于培養同學們的自立能力與集體主義的觀念是非常重要的途徑。( 2)新生宿舍內部人際關系。根據此次調查得出的結果看,當前我院新生宿舍人際關系狀況還是比較好的,學生對自己的室友也比較滿意,80%的學生對室友很滿意,
12%的學生對室友滿意度一般,8%的學生對室友不滿意。如下圖1-3,宿舍同學關系問題,50%的學生與室友親密無間,30%的學生對室友客客氣氣,13%的學生對室友時好時壞,7%的學生對室友勢同水火。另外調查中還發現,在宿舍內抽煙、喝酒和賭博現象普遍存在,熄燈后較長時間吵鬧的現象也時有存在。總的來說,影響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什么巨大的利益沖突,無外乎一些生活瑣事,如對宿舍成員的生活習慣以及日常行為的觀點不一致引發的一些小爭執。
宿舍同學間的關系影響著學習生活,所以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是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首先,切實加強我院德育教育和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交往品質是必要的基礎。學院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以及各種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使學生具備良好的道德認知和道德行為,熟悉人際關系處理的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交往品質,讓他們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團結互助,進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次,加大輿論力度,以先進的思想武裝人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借助社會主義榮辱觀這一良好的輿論氛圍、宣傳氛圍,大力倡導建立一種以團結互助為鮮明特征的和諧宿舍關系。第三加大對宿舍區的管理力度,建立高品質的宿舍文化區。提升宿舍管理水平。
(三)專業認同。隨著就業形勢的嚴峻,很多同學對自己專業的選擇都進過了深思熟慮,根據本次調查得出的結果來看,
43%的學生是根據就業前景選擇自己的專業,36%的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專業,21%的學生由父母決定的。對于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課是否有興趣的問題,調查呈現82%的學生對專業課是有興趣的,18%的學生對專業課沒有興趣。可見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興趣度都很高,對于少數學生對專業的選擇比較被動的,應該做好學前教育,營造積極健康的教育教學環境,感染、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動機,使學生不僅愿意而且樂意參與到自己的專業學習中去。
三、對策建議
(一)重視對學生消費理念的引導。各班級、系部應該運用主題班會與其他有效的方式,對學生的消費理念進行引導。
(二)拓寬勤工助學平臺。一是在學校內部應該設立更多的勤工助學崗位以滿足學生的兼職需要;二是通過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的組織。
(三)重視生源地貸款工作。雖然說新生的生源地貸款的工作是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但對于二、三年級的學生而言,其宣傳、組織的工作主要還是在學校的資助管理部門。
(四)重視對宿舍成員關系的引導。鑒于我院目前的各種客觀情況,我們應該重視對宿舍成員之間關系的處理與引導。
(五)重視學習壓力與學習興趣的引導。可以通過舉辦新老生座談會等方式進行學生之間的交流,尤其要重視任課老師有針對性的在學習方式、學習方法方面對學生進行輔導,鼓勵專業老師通過舉辦講座等等。
參考文獻:
[1] 陶沙. 從生命全程發展觀論大學生入學適應.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 2000( 2) .
[2] 王淑蘭. 十二所院校大學生精神病的心理學研究. 青年探索, 199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