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春
摘 要 本文選取西部某高校的教學信息員制度開展實踐為個案,對該高校自實施信息員制度以來所開展的工作進行探索,指出其工作開展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以期為同類院校提供實證參考。
關鍵詞 高校 學生教學信息員 制度 質量監控
Empirical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Teaching
Information Staff System Implementation Status
——Take a College in West as an example
GAO Xuechun
(Office of Teaching Affairs,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western system of teaching in a university information officer to carry out the practice of the case, since 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officer undertaken to explore, pointed out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work carried out and its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provide empirical reference for similar institu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teaching information staff; system; quality monitoring
“學生教學信息員”(以下簡稱“教學信息員”或“信息員”)制度是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學生有效參與教學質量管理的重要途徑,起到聯系學院上層管理與基層教學的橋梁作用。本文主要對西部某高校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執行情況展開實證研究,希冀為同類院校提供實證參考。
1 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基本情況
(1)負責機構。學生教學信息員的主要負責機構是教務處,由教務處處長主管,質量監控科具體組織開展工作,定期整理信息員的反饋資料,同時,對反饋資料進行核實,對教學信息員的身份進行保密。
(2)教學信息員的工作方式。該校教學信息員采取教務處牽頭,班主任推薦的方式進行,班主任在新生入學后按要求選拔品學兼優責任心較強的學生擔任,最后上報教務處進行審批。教務處具體負責從各教學系所有的信息員中選拔一名有工作經驗溝通和組織能力較強的擔任組長職務,負責組織教學系工作的管理與具體工作的開展,同時按照教務處的要求對本系信息進行初步篩選,最后把初步整理后的信息上報教務處。
(3)教學信息員的工作制度。信息員必須本著向老師、同學和學院認真負責的態度,準確、如實填寫信息表,不得偽造數據;按時提交信息表,準時出席教學信息員會議;正常情況,教學信息逐級上報,緊急或嚴重的情況下,信息員可以直接向教務處匯報;教務處每年對新加入的信息員都會進行專題培訓,讓新生教學信息員明確自己的工作性質及肩頭的責任,以保障信息的客觀公正,真實有效。
(4)教學信息員的待遇及獎懲。信息員及其小組長享受同班學生干部的待遇;每年在工作總結的基礎上進行“優秀信息員”評選,對獲獎者頒發證書并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對特別優秀的信息員或信息員組長,待遇視同“優秀學生干部”,給予更高的物質獎勵。凡工作不認真,不按時完成任務的信息員,教務處將取消其信息員資格;凡存在偽造數據、弄虛作假等行為者,取消信息員資格,并將視其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
(5)教學信息的處理。教務處相關工作人員對各系組長反饋的信息進行最終分類整理,把整理后的信息交由教務處主管領導審核并簽署初步的處理意見,再交由各教學系分管領導進行具體處理,把處理的意見以書面形式上交教務處審查、備案。
2 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工作成效
(1)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積極性。目前,學生主體性(包括學習和管理)發揮不夠是制約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學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大學生參與高校管理,主要體現在大學生對教學管理的參與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質量的直接作用對象,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培養質量。因此,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質量最有發言權,如何調動其參與課堂管理的積極性,讓學生能以一種主人翁的姿態參與教學管理,教學信息員制度無疑是一種較好的途徑。
(2)完善了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雖然該校有教學督導和相關的教學及管理部門,對學校教學質量監控工作也非常重視,如進行專項檢查、教學日志及日常巡課等,但畢竟無法實現每節課的教學監控,教學信息員制度彌補了這一不足。教學信息員按照信息員管理制度的要求,對教師上課是否遲到、早退、曠課及教師上課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真實記錄,為教學管理部門提供了教學一線較為客觀真實的信息,完善了課堂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3)搭建了“教”與“學”、“教”與“管”的橋梁。教學信息員制度搭建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與學校的“管”之間的橋梁。通過教學信息員的反饋,學校管理部門能夠更好地了解到教師教學的質量及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時也可以借助這些信息了解教學方面不負責任及師德師風方面有問題的教師,輕則批評教育,重則予以教學事故或停課處分,有效保障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師德師風建設水平。endprint
(4)有利于督促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教學信息員制度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會督促教師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該校自從實施教學信息員制度以來,對學生反映課堂教學水平有較大問題的教師,教務處及相關教學部門均組織專人進行聽課,對此類教師進行專門指導,督促其完善教學方法,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師教學水平。
3 教學信息員制度執行中的不足
3.1 教學信息員對自己的工作認識不足
(1)認為自己在扮演班級“告密者”的角色。通過調查發現,很多教學信息員在初入這個隊伍的時候,熱情非常高,覺得是督促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是對同學們學習任務的高度負責,對學校管理工作的盡力。然而,有部分信息員當自己的身份不小心被暴露時,就會被一些同學和老師認定為是班級的“奸細”或“告密者”,同學和老師的不解與疏遠讓其顧慮重重,甚至自認為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告密者”,到最后的不愿意從事此項工作。這種事情在信息員隊伍中并不少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信息員隊伍的穩定性。
(2)有效信息收集不足,部分信息缺乏客觀性。雖然在新生初入信息員隊伍的時候,教務處已經組織專門的培訓,但由于部分信息員對該制度認識不足,每次記錄的信息有效性缺乏,沒有認清自己的身份是教學信息員,主要記錄的是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且內容空洞,不具備處理的操作性。很多信息員認為教師如果沒有嚴重違紀行為,就沒必要記錄,忽略了教師教學的細節和學生學習的效果,失去了信息員工作制度的意義。
同時,通過信息反饋的結果看,有部分同學反饋有問題的教師恰是其他班或別的途徑反饋較好的教師,這和個別信息員主觀性過強有較大關系,如有的信息員反饋個別教師要求嚴格的現象在很多同學眼中又恰是該教師的優點,所以,信息員在收集信息時應該充分尊重多數同學的意見,不能憑個人的主觀判斷而挫傷了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3.2 部分教師對教學信息員角色的認識存在誤區
教學信息員制度本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途徑,但由于部分教師對該制度理解誤區,往往認為是學校不信任教師而設置的“特務”組織,專門來揭發教師的缺點和不足,對此非常反感,甚至把從任何渠道得知的教學信息都歸到教學信息員身上,一些脾氣較暴躁的教師甚至在班上大發脾氣,讓信息員倍感壓力。教學信息員所做的工作本是件讓師生受益促學校發展的事情,卻因部分老師的誤解變成了見不得陽光的“地下”工作,甚至連教學信息員工作的榮譽證書都要面對不敢公之于眾的尷尬局面。
3.3 教學信息的處理方式欠佳
學生反映的教學信息經過整理后,經過教務處相關工作人員的整理、核實和簽署意見,交由教學系(部)進行具體處理,并把處理意見在反饋意見表上注明處理結果,但就處理結果看,一方面有的教學系不重視對信息的處理,處理意見過于宏觀,可操作性不強;另一方面,有的教學系在處理反饋信息時又過于盲目,沒有把反饋信息與其他信息途徑相結合,如和教學相長會、學生評教等作為參考,盲目地去批評教師,反而傷了教師的自尊心,不利于教學。
4 教學信息員制度執行的完善建議
4.1 健全信息員培養和激勵機制
信息員制度的有效執行和一支高素質的信息員隊伍是分不開的,所以,加強對信息員的培養尤為必要。除了新生信息員入職的培訓工作外,教務處應該加強對信息員組長的培訓工作,提高其工作能力,由組長對本部門信息員進行定期培訓,讓所有信息員對本職工作有更清晰的認識,提高有效信息的收集力度,客觀公正地去評價教師,進而提高工作成效。
同時,針對信息員工作的尷尬局面及工作難度,學院層面應該加強信息員工作的獎勵力度,除了精神獎勵外,要配以適當的物質獎勵,提高信息員工作的積極性。對此,該高校已經在逐步加大對信息員的獎勵力度,以期提高信息員工作的積極性,穩定信息員隊伍。除此之外,教學信息員的激勵機制逐步推及到每個班級,如適當提高信息員的個人量化積分,同等條件下優先獲得獎學金等機會。
4.2 加強教學信息員制度在教師中的正確宣傳力度
學校層面應該加強對教學信息員制度在全體教師中進行正確宣傳,使教師正確認識教學信息員制度的意義和地位,讓教師逐步接受學生教學信息員。同時,應該讓教師明白,教學信息獲得途徑有多種,如教學相長會、學生評教、教學督導等,不要把所有的信息矛頭都指向教學信息員,更不能以掛科等理由威脅或損害教學信息員的正當利益。教師對教學信息員制度的接受和認可也是解除信息員尷尬身份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讓信息員能打消顧慮認真客觀記錄教學信息的重要基礎。
4.3 完善教學信息處理方式
教學信息的處理是教學信息員制度真正發揮其作用的關鍵環節,如何有效地處理學生的反饋信息,除了進行認真篩選整理外,各系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學校層面應該使系領導認識到教學信息員制度是提高教學及管理質量的重要途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彌補教學系管理的不足,要認真對待信息員的反饋信息。
各系在處理信息的時候,應該注意依據信息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進行。對于個別教師因師德敗壞而導致惡劣影響的一定要嚴肅處理,以正師風;對因教學態度較差而影響教學的,輕則進行批評教育,嚴重者應根據學院的教學事故處理制度進行,但信息處理的前提是經過認真核查后屬實,切不可因工作疏忽而挫傷教師的自尊心和教學的積極性,否則就與教學信息員制度背道而馳,失去了其實施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余青明等.加強教學信息員隊伍建設,促進教學質量提高[J].科教文匯,2007.1.
[2] 王剛.學生教學信息員制度在高校教學管理中的實踐探索[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