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的改革、調整、轉型和提升,企業內部和諧氛圍的營造和增強顯得日益突出和必要。一方面和諧的氛圍能令企業順暢溝通,及時聽取意見和建議,提高執行力度,化解某些管理癥結和矛盾問題;另一方面也能為職工創造輕松愉悅、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舒緩工作壓力,增強群體活力。作為職工與企業橋梁紐帶的工會組織特別是基層工會,應該也必須發揮重要作用。筆者結合實際工作,就和諧氛圍的營造與增強舉措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把握方向,力促雙贏
營造和諧氛圍不但要滿足企業與職工的雙向需求,更要從思想深處著手,引導職工認同工會“兩維護”的價值所在,只有這樣工會組織才算把握了工作的方向性,才能從根本上促進“雙贏”局面的形成。工會要把握好方向,首先要加強對職工的思想引領,為企業傳遞發展思路,為和諧氛圍的營造奠定思想基礎。通過會議宣講、學習培訓等形式,工會要引導職工做適應企業發展的員工;引導職工正確理解企業發展中各種正常的矛盾,宣傳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幫助職工維可維之權,維合法之權,促使職工大氣、公正、客觀地看待事物,評判事非。其次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職工的思想統一到“員工企業健康和諧,共享成功”的發展愿景中來,為和諧氛圍的營造注入思想和文化內涵。基層工會尤其是要走出“福利”的單一誤區,在凝聚職工精神,開拓職工視野上下功夫,結合具體的學習、創建活動,以文化建設人品,以文化促進管理,使職工在敬業上樂于奉獻,從付出中得到回報。另外,工會最根本地是要切實履行維護職能,為和諧氛圍的營造提供有力的群眾基礎。對涉及職工權益和利益的問題,工會要能挺身而出,敢于講話,切忌“顧慮黨政態度畏首畏尾”、“情況復雜推拖不理”、“邊緣問題不管不問”等工作傾向,積極主動地想職工所想,排職工所難,保障職工在企業管理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保障職工各種合法權益的落實。
二、把握原則,發揮職能
工會開展工作要有深度、有廣度,要想到位、做到位,筆者認為把握住工作原則,和諧氛圍的營造才能務真務實,體現出工作實效。
一是要密切深入群眾。工會工作要體現意愿來源于群眾、工作深入于群眾、工會工作能否體現職工意愿,多大程度上滿足群眾需求決定了企業的和諧狀況。二是要堅持服務于發展。工會組織要立足于企業、個人的發展,做好深層的服務和保障,有利于基層工會找準自身的工作定位,也是增強自身作為,營造和諧氛圍的關鍵所在。三是要堅持為職工辦事。在企業發展當中給職工多創造展示的平臺、成才的平臺、利益的平臺,為企業發展完善和推動和諧、均衡、公平的管理制度,為職工辦有益的事、真實的事,把企業的關愛、好事落實好、辦周到,無疑是工會義不容辭的責任。
二、把握要點,增強效果
筆者認為基層工會要把握好如下幾個要點:
要點一,強調“參與”,深化民主管理。必須進一步嚴格會議程序,提高職工會議的嚴肅性和關注度。加強職工意見的征求力度,在此基礎上不斷對管理制度進行健全和完善。制度的科學性不但對具體管理起到作用,對職工群體的利益要求也有反饋和體現,對穩定勞動關系,營造和諧氛圍起到了突出作用。
要點二,強調“融入”意識,提升競賽活動的實用性。勞動競賽是展示職工技能,促進施工生產的重要途徑,用競賽促進競優,用競賽揚長補短,提高競賽的管理內涵是基層工會與企業相融共促的具體體現。綜合性競賽,滿意服務競賽,節能降耗競賽,安全班組競賽,短途攻關競賽,將基層單位的管理重心通過競賽的形勢進行強調和加強,努力形成共榮共促的良好局面。
要點三,強調職工的“增值”,創建學習型班組。
《工會法》中規定的對職工分為三個層次的教育,以政治教育為主導,以科學文化技術教育為基礎,以業務訓練為重點。這客觀要求基層工會要加強職工的增值工程建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施工間隙組織職工學習,宣講形勢任務,講解司操和維修方面的專業知識,為職工充電和增值。另一方面要著手開展學習型班組,崗位練兵比武,合理化建議,導師帶徒等活動,提高職工的業務素質,緩解了生產施工需求,更為增強工會凝聚力和工作活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要點四、強調“服務”職工,做好深層維護
工會應該強化服務職工的思想意識,加強對政策的研究和分析,樹立高層次的工作標準,特別是對職工關注的醫療保險、公積金、勞動合同、心理狀態等問題,加大政策的掌握和知情,始終如一地做好職工的“小事”。 要關心職工的疾苦,敢于替職工說話辦事,這是工會聯系群眾的準則。職工遇到問題,工會做工作,往往能事半功倍。對職工的婚喪嫁娶,生病住院都要關心到位。
四、把握觀念,引領發展
工會干部尤其是工會主席必須不斷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加強自身建設,提高綜合素質水平,提高引領發展的能力,提高政策宣講能力,應對突發事件能力等等,最關鍵的是要增強如下幾種觀念。
一是工作中應強化學習觀念,提高思想認識。工會要從端正工作態度、細化工作職責、強化工作能力出發,提高工會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積極性。
二是應強化信息觀念,充分掌握職工的思想狀況。如今企業的發展日新月易,許多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諸如分配問題,休假問題、住房問題、福利待遇問題等等都成為職工關心的熱點和焦心,自然在工作狀態中有所體現,把握職工的這種思想狀況,對企業謀劃發展,制定政策,穩定和諧局面都具有豐富的現實意義。
三是應強化法制觀念,為更好的維護職工權益提供有力保障。《工會法》《勞動合同法》《企業工會工作條例》等法律法規的修訂和出臺,為工會工作提供了法理依據和具體的操作工具,但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學法不多、懂法不全、用法不熟的工作狀況。因此,工會干部必須要強化法制觀念,組織宣傳,認真學習,積極營造以法治企、以法治會的良好氛圍。
四是應樹立創新觀念,研究新問題,解決新矛盾,探索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工會工作新方式、新方法、新途徑。
總之,把握好方向能更好地為和諧氛圍的營造提供動力,把握好原則能保障工作過程中不發生偏執,把握好要點能增強工作成效,把握好工會干部的觀念提升,能為和諧氛圍的營造提供增幅作用、長水平上臺階、開拓新的工作局面。
作者簡介:何學杰(1978.8.8-),男,現為中交一航局一公司黨支部書記兼工會主席, 研究方向:黨建工作、工會組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