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真 曾祥麒
【摘要】工業遺產文化作為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代表,極具典型性。對于工業遺產文化重建,有利于開發旅游資源,促進城市特色文化的發展與繁榮。本文通過分析工業遺產文化重建現狀和旅游價值,結合國內外工業遺產文化重建模式和實例,對工業遺產文化重建和旅游利用提出相應的方案對策。
【關鍵詞】工業遺產 文化重建 旅游利用
一、我國工業遺產文化發展現狀
我國的工業文化和城市文化相較于西方的發達國家而言,基礎薄弱、起步較晚,雖然借助于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有了實質性的飛躍,但是仍然處于較為滯后的發展階段。隨著20世紀90年代經濟水平的提高,城市化進程有了飛速的發展進步,國家有關部門對于城市工業用地進行了必要的調整,產業結構逐漸傾向于第三產業,重工業企業開始向城市邊緣分散分布,輕工業、旅游業、服務業等新興產業開始興起。我國工業的總體情況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條件下,傳統工業逐漸被新興工業所替代,甚至在某些城市中出現了逆城市化的現象。工業從興起到繁榮的發展過程中,被歷史所淘汰的工業遺產在城市結構變換和工業產業更新的同時面臨著消亡的危險,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意味著工業遺產文化和城市特色文化的瀕臨滅亡。鑒于我國工業遺產文化的發展現狀,有關負責部門積極響應國際工業遺產文化保護和再利用組織的號召,開始對工業遺產文化重建及旅游利用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結合我國城市文化和工業遺產文化的基本發展狀況,以工業遺產文化為切入點,探索旅游資源再利用方面的問題,從而推動我國城市文化的建設和旅游文化的發展。
二、工業遺產文化的旅游價值
工業遺產文化的旅游價值是通過多種方式表現出來的。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受國家保護。”工業遺產文化區別于一般遺產文化的主要標志除了相關法律中規定的因素之外,還體現在它自身所帶有的經濟和文化價值。
(一)工業遺產文化的歷史價值
每一種工業遺產文化背后,都帶有與其工業本身相關的歷史故事,記載著特定時期的歷史信息。如果因為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進步而抹殺這段歷史,就會導致城市發展進程中的歷史空白,對于城市本身的旅游資源而言,也是一種經濟損失。
(二)工業遺產文化的社會價值
工業化在其發展過程中體現著一定的社會性,在生產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為精神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必要的發展基礎,使城市產生精神上的歸屬感和城市凝聚力,作為一種精神文明,也為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
(三)工業遺產文化的科學技術價值
工業的發展必然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工業發展中凸顯出來的科學技術性,對于記錄工業遺產文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完整的工業發展軌跡作為一種資源,如果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使之變成一種旅游資源,對于旅游業的發展也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工業遺產文化的經濟價值
工業遺產文化的重建,是對文化遺產的修復,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同時,在投資方面節省了重新設計工業文化等的費用,工業遺產文化的重復利用能夠吸引其他方面的旅游資源,將工業遺產文化和其他文化結合起來,促進旅游業的多元化發展。
(五)工業遺產的教育價值
工業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極其重要的一環,所以工業遺產有著和其他文化遺產類似的性質。其所蘊含的歷史底蘊以及對工程學的教育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是不可復制的現場教材。
(六)工業遺產的審美價值
既然能夠稱之為遺產,那么不論建筑美學還是機器美學,都可以從中汲取有價值的成分。對于一座城市而言,極具個性和多重價值的工業遺產能夠加深城市的歷史底蘊,提高城市的文化格調,彰顯獨特風貌,保持在諸多城市中卓爾不群的地方特色。
三、工業遺產旅游價值成功開發的國際典型案例
在我國開發工業遺產旅游,必須首先借鑒國際上的成功經驗,學習他國的成功實例,從而摸索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談到國際上工業遺產旅游開發的成功實例,當首推德國的魯爾工業區。德國魯爾工業區曾經憑借其鋼鐵行業的成功享譽海外,但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伴隨著國際經濟的發展,市場條件的變化以及“逆工業化過程”的產生,魯爾工業區逐步喪失了國際競爭力,并且沒有成功轉型,鋼鐵企業逐漸日薄西山。區內企業大量破產倒閉,隨之產生許多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比如居民失業率極高,環境污染嚴重,國際形象惡化等等。此時的魯爾區,廢棄的工礦隨處可見,舊廠房空無一人,諸多大型機械廢棄蒙塵,一派凄涼景象。在如何處理這些歷史遺留設施的問題上,當時的人們形成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一部分人認為這些設施無法順應歷史潮流,沒有任何利用價值,應當全部清除掉,重新在土地上建設新的有經濟前途的產業,合理規劃建設新的城市。一部分人認為應當用看待文化遺產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歷史遺留的工業設施,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從旅游開發的角度進行戰略性的開發和整治,并賦予它們一個新名詞:“工業遺產”。
所幸當時魯爾區決定采用第二種發展模式。在這種發展思路的引導下,魯爾區在短時間內產生了驚人的變化,大量人文設施如雨后春筍,紛紛涌現。其中有破產的亨利鋼鐵廠,人們考慮到廠房的自身特點,規模布局以及歷史沿襲,將其改造成了一個博物館;而那些拉鋼材煤炭的鐵路和火車則搖身一變,成為了藝術表演的舞臺;蒂森鋼鐵公司在多方考量之后被改造成為標志性的煤鐵工業景觀公園;潛水俱樂部也找到了適合他們的東西:廢棄的舊儲氣罐。此外,還有大量小型倉庫、廠房被改造成歌舞娛樂場所,大型廠房則成為了城市首選的購物中心。魯爾區的成功轉型告訴我們,工業遺產有著潛在的非常巨大的改造利用價值,人們完全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使行將就木的一些設施重新煥發出春天。
從旅游業的角度來看,工業遺產的旅游價值開發能夠填補現代旅游生活的一角空白。現代旅游的模式和選擇目標是多種多樣的,工業遺產完全可以占據一席之地。從當地老工業企業的角度來說,要想尋求再生之路,成功轉型,將工業遺產當作旅游資源開發是保持其可持續發展的一條必經之路。
然而我們必須明白,所謂工業旅游,是一種基于工業保護,工業考古以及企業再生發展起來的新型旅游模式,人們對其的態度未必能夠和想像的一樣樂觀。工業遺產的認定關鍵在于其本身蘊含的價值,那么代表性、典型性以及獨特性就成為了關鍵,并非所有歷史遺留的廠房和設備都是工業遺產。
四、工業遺產旅游價值的評估
(一)市場導向性
任何產業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要想可持續發展必然應該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旅游開發亦是如此,在滿足市場要求的前提下,從多方面提升競爭優勢,并且加大力度開發特色的旅游產品。在我國旅游業發展歷史上,生態旅游開發是一個慘痛的教訓,泛濫化的生態旅游使得旅游資源被不合理的利用并遭受偽旅游資源的惡意競爭,行業整體前景慘淡。所以,工業旅游開發要借鑒經驗,汲取教訓,科學布局,合理開發。通過市場導向的分析,合理評估工業遺產的旅游價值,然后決定其發展方法。
(二)綜合性和主導性
工業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并且自然而然的與歷史、文化、科技、藝術等領域產生諸多交集。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的決定著工業遺產旅游價值的高下,所以在評估工業遺產旅游價值時,要做到全面考慮,綜合分析。而獨特性又是旅游資源必備的價值屬性,所以在開發工業遺產旅游時,所考量的價值因子應當既能夠突出代表其獨特價值又能夠全面代表其歷史沿襲全過程。
(三)整體性
工業遺產的形成是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歷史洗練的,其本身蘊含的內容非常多,涉及科技,藝術,建筑等諸多方面。而從旅游業的角度講,提供全面,豐富,完整的旅游服務是旅游者消費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在工業遺產旅游價值開發時,應當著眼于旅游資源的核心吸引力,全方位多角度進行開發。這樣既能夠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質量,又能夠全面深入的發掘旅游資源的價值。
(四)等級性
工業遺產的分布非常廣泛,不同工業發展程度造成了工業遺產規模的天差地別。最大的能夠稱之為工業遺產景觀帶,工業城市,而最小的即為可移動的工業設施設備。顯而易見,單從規模的角度看,就可以知道工業景觀帶的旅游價值要比工業設施設備大上許多。面對不同的工業遺產,必然應當有等級,有體系,運用不同的開發思路引導旅游價值開發。
五、我國工業遺產旅游價值開發利用模式
(一)將工業遺產開發成主題博物館
但凡經歷過歷史考驗,擁有一定歷史積淀的文化遺產都有紀念意義和觀摩價值,工業遺產亦是如此。工業遺產旅游開發首推主題博物館模式,從形式上將歷史上原有的部分工業設備、廠房、機械保留下來,展現給游客和觀眾直接的生產運作過程,使其得到切身的體驗。由于工業遺產具有特定歷史的代表性和獨特性,因此也具備了物質文化的內涵。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在國際化大都市中,工業遺產博物館已經成為城市文明的一種象征,成為都市不忘歷史的一種標志。
實例一,眾所周知的一個葡萄酒品牌張裕解百納,在企業發展之時注重工業旅游資源的開發,建成了我國第一個世界級的葡萄酒專業博物館——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在這個博物館中,古今中外的酒業文化匯聚一堂,亞洲最古老的酒窖獨樹一幟。這里還建成了一個專供游客自己動手釀造葡萄酒的作坊,游客可以親身體驗釀造葡萄酒的全過程。作為工業旅游開發的成功典范,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將這個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酒城的人文特點,歷史底蘊,城市主題進行了全面展現,為我國的工業遺產文化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將工業遺產拓展為城市憩息空間
科學布局,合理整治,通過技術手段開發將工業遺產改造為工業景觀公園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在飽含歷史滄桑的工業遺產至上,加入現代文化元素,使其轉變社會職能,順應經濟發展潮流,又不失內涵。這樣既能夠滿足當代人們日益發展的文化需求,又能夠妥善的解決工業衰退帶來的經濟陣痛和環境污染問題。
實例二,粵中造船廠在早年被改造為中山岐江公園,是我國合理處置工業遺產,將之改造為公共空間的成功例證之一。粵中造船廠有著非常厚重的歷史,將近半個世紀的舊造船廠遺跡長期以來無法得到妥善的處理。遺留的東西有很多,自然元素包括是廠區內的植被,水體,以及伴生的生物族群。人文元素包括多個不同時代的造船設備,標語和建筑群。在規劃人員的科學設計,精心布置下,廢舊造船廠成為了別具風味的文化景觀公園。
(三)將工業遺產改建成為綜合購物中心
工業企業一般擁有巨大的廠房和大型的設備,空間上的適用性使得將工業遺產改造成為綜合購物中心可以成為現實。這種改造模式單純的從空間角度轉變可工業遺產職能,使其從廢墟上重新煥發出活力。
實例三,近代工業剛剛進入我國的時候,上海楊樹浦工業區順應潮流建成了我國最大的工業碼頭。工業衰退之后,該地區充分利用沿江地帶的有利條件,積極改造工業遺產,在其之上發展現代商業,構建大型的綜合購物中心,并配套建立了大量高檔餐飲,休閑,娛樂場所,從而成功轉型。
(四)將工業遺產重組為創意產業園區
創意產業講究獨特性,該行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需要想像力與靈感,而且市場條件并不非常成熟,所以該行業從業人員謀求發展比較艱難。舊工業廠房對于這些從業人員的吸引之處在于:其一是工業遺產大多處于城市中心地段卻租金相比要便宜許多。其二是每一座老廠房,每一個老機器都留存著工業文明的積淀,并擁有大量歷史故事,能夠激發創作的靈感。
六、結語
工業遺產旅游價值開發在我國擁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工業遺產屬于文化遺產的一種,但是和其他文化遺產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其獨特性決定了其發展的潛力是無窮的。在進行工業遺產旅游資源開發的時候,我們必須以嚴謹的態度細致認真的進行分析,合理科學的進行規劃,結合我國經濟形勢和市場需求,全面深入挖掘工業遺產旅游資源的潛力,多角度提升旅游服務的競爭優勢,為工業衰退情況下的舊工業企業謀得出路,也為我國的市場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謝燕娜,石培基.近十年來國內城市旅游研究進展[J].經濟地理,2009年01期.
[2]何軍.遼寧沿海經濟帶工業遺產保護與旅游利用模式[J].城市發展研究,2011年03期.
[3]鄺玉春.近年來國內關于政府對旅游發展影響研究綜述與啟示[J].旅游縱覽(行業版),2011年03期.
[4]單霽翔.工業遺產的價值和保護意義[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