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分析了2014年1~2月懷柔區規模工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具體闡述了各產業的運行情況,對該區工業經濟運行中的外部變化及工業經濟運行中需要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對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趨勢進行判斷。
【關鍵詞】懷柔區 規模工業 運行形勢 1~2月
2014年1~2月,懷柔區工業經濟在去年基數高的形勢下實現“開門紅”,并延續了兩位數增長的勢頭,總量繼續擴充。“三大主導”產業維持穩定增長,其中以福田戴姆勒為龍頭的汽車產業增長突出,是拉動全區工業增長的主導力量。
一、規模工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前2個月,全區規模(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單位,下同)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呈現“五增一降”態勢,其中完成總產值83.2億元,同比增長15.7%;銷售收入99.8億元,同比增長24.4%;利潤總額4.5億元,下降11.9%;上交稅金10.6億元,同比增長25.2%,出口交貨值完成3.3億,增長29.7%。規模工業月均實現產值41.6億元,收入近50億元。
二、各產業的運行情況
(一)汽車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3.7%
在國家宏觀經濟平穩增長的外部環境下,汽車產業繼續在兩位數增長的道路上前行。調查資料顯示,30余家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中,近七成實現了產值正增長。1~2月,整個產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46.3億元,同比增加8.9億,增長23.7%;銷售收入43.3億元,同比增長32.0%;上交稅金2.2億元,增長59.2%。汽車產業產收分別占規模總量的55.6%和43.4%,拉動規模工業產值增長12.3個百分點,收入增長13.1個百分點。在整車的拉動下,零部件企業生產呈現“漲多降少”,半數企業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二)食品飲料業產值小幅增長,收入增速高于產值22.7個百分點
前2個月,受重點企業生產線優化影響,企業產值下降,全區食品飲料行業呈現微增長。規模以上食品飲料業實現產值20.7億元,同比增長1.5%;銷售收入38.9億元,同比增長24.2%;利潤總額2.6億元,下降33.5%;上交稅金6.4億元,增長8.4%。整個行業雖然延續四季度以來的正增長態勢,但增幅放緩,其中重點企業下滑對整個行業影響較大,拉低整個行業6.4個百分點。
(三)包裝印刷業小幅增長
11家規模包裝印刷行業累計完成工業產值5.5億元,增長4.5%,銷售收入5.5億元,下降10.3%,利潤總額0.8億元,同比增長38.7%,稅金0.6億元,增長37.5%。前2個月,制罐企業共生產易拉罐6.5億只,同比增長1.7%。
三、高新技術企業運行情況
前2個月,59家高新技術工業企業保持穩步增長的良好態勢。累計完成總收入18.0億元,同比增長6.4%;產值16.9億元,增長2.2%;利潤總額2.1億元,同比增長37.2%;稅金總額2.0億元,增長54.7%。高新技術企業產值、收入、稅金分別占全區規模總量的20.3%、18.0%和18.9%。隨著近幾年我區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力度不斷加大,部分傳統制造業企業增加技術科研投入,進行升級改造,產品技術含量穩步提升,在贏得自身快速成長的同時,為全區工業的持續增長和內生動力的增強做突出貢獻。
四、工業經濟運行中的外部變化
(一)制造業擴張的態勢有所放緩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4年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仍高于臨界點,表明我國制造業繼續保持擴張態勢,但由于春節因素影響增速有所放緩。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1升4降,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均位于臨界點以上,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在手訂單指數、產成品庫存指數、采購量指數則位于臨界點以下。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61.8%,比上月大幅上升10.5個百分點,表明制造業企業對未來3個月內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持樂觀態度。
(二)北京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降幅收窄,生產積極性提高
2月份,北京市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9%。與去年2月相比,價格提高了1.7個百分點。作為市場需求直接反應的價格因素不斷上揚,將有利于企業的終端銷售,調動工業企業生產積極性和經濟效益的好轉。
(三)全市工業生產穩中趨緩增長
1~2月,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4.7%,全市工業經濟增速低于上年同期。從十個遠郊區縣看,懷柔區增速位于第一,高于全市總水平9.4個百分點。
五、我區工業經濟運行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前2個月工業經濟的良好開局高于預期,無疑為全年穩增長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為上半年經濟形勢積淀潛力。對于當前的經濟增長,我們在看到前景樂觀的同時,依然“壓力猶存”,工業經濟運行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一)工業增長的基礎仍不穩固
一是全區工業增長拉動力是占“半壁江山”的汽車產業,福田重卡一家企業就拉動產值增長12.4個百分點,而其他產業僅帶動增長3.3個百分點。二是從增長面上看,仍有四成企業產值同比下降,多家重點企業產值同比下降。三是前2個月,有7成多的企業總產值在2000萬元以下,月均產值不足千萬,拉動力嚴重不足,中小企業經營情況堪憂。四是為應對空氣重污染,對部分企業采取停產和減產措施,受此影響,三家企業生產下降。五是增長后勁依然不足,前2個月,工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474萬,同比下降17.5%。
(二)食品飲料、包裝印刷業拉動力弱
三大主導產業中,僅汽車工業發力,助推全區經濟增長。食品飲料業在歷經2012年的高增長后,2013年維持了5%左右的增速,對工業拉動力約2個百分點,部分重點企業產能已完全釋放,后續增長空間狹小。包裝印刷因行業增長周期變動以及訂單減少保持了溫和增長,對整個經濟拉動力不足1個百分點。
(三)近四成企業虧損,與去年同期比,沒有明顯改善
1~2月,全區規模企業虧損61家,虧損面達36.1%,累計虧損1.4億元,維持去年同期狀況。用工、融資、物流等成本上漲依然是企業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
六、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趨勢判斷
一季度是全區工業增長的關鍵,預計工業兩位數增長勢頭仍將延續。初步預計一季度規模工業實現總產值135億元,增長12.8%,銷售收入160億元,同比增長12.5%。
參考文獻
[1]姚淑梅,李大偉,楊長湧,杜瓊.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展望[J].宏觀經濟管理,2012(10).
[2]祝寶良.當前經濟形勢分析[J].中國金融,2013(01).
作者簡介:高秀娟(1979-),女,蒙古族,內蒙古赤峰人,研究生,職稱:中級統計師,現供職于北京市懷柔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從事經濟統計和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