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岱鈞
【摘要】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既有政策要求,也是發展需求,具體而言可以從信貸支持、理財融資、企業債、互聯網金融等方面推動業務創新,發揮商業銀行的服務功能。
【關鍵詞】商業銀行 服務 實體經濟
金融業既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能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但在金融資源的配置中存在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以及廣大創業者卻缺乏金融支持的問題,導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出現偏差,甚至出現部分經濟主體由于缺乏金融支持而破產倒閉現象,因此,探討商業銀行如何創新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宏觀背景
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既是銀行本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國家宏觀政策的要求,更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因此,必須進一步發揮商業銀行的作用,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一)宏觀政策有要求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讓金融成為一池活水,更好地澆灌小微企業和‘三農等實體經濟之樹。”而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則明確提出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同時,國家還出臺了《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等制度,這些政策的提出表明國家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高度重視,特別是《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獲得國家批準,表明創新性的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邁出了新步伐。
(二)實體經濟發展有要求
長期以來,我國資本市場存在資金供不應求的問題,企業要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一般情況下不僅需要經過長達幾個月時間審批,而且還可能會發生較大的交易成本,大量的企業只能轉而謀求民間資本的支持,表明實體經濟對金融需求大,必須創新金融支持渠道。
(三)商業銀行發展有要求
“次貸危機”表明,商業銀行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過度的進行金融創新會帶來較大的風險,因此,商業銀行必須緊密圍繞實體經濟發展需求進行創新,既可以獲得國家政策的支持,也可以達到控制風險的目標,實際上,截止到2013年末,金融機構境內貸款規模達到750433.10億元人民幣,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之大由此可見。
二、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雖然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的價值,但從實際來看部分商業銀行熱衷于虛擬經濟,2013年《財富》世界500強發表的資料顯示,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成為中國最賺錢企業。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既有商業銀行本身經營體制因素的影響,也有監管等外部因素的作用。
(一)商業銀行的壟斷競爭影響其服務實體經濟
雖然當前我國商業銀行數量有了一定的增加,特別是區域性銀行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寡頭壟斷的局面,但總體來看依然處于壟斷競爭的局面,商業銀行作為擁有資金資源的主體,為達到利潤最大化的目標,積極投資于虛擬經濟,大量資金在虛擬經濟領域空轉,這既減少了實體經濟資金供給,加劇了企業對有限資金資源的競爭,而且也間接的增大了商業銀行在資金供需雙方力量對比中的話語權,這將進一步激勵商業銀行控制資金流向實體經濟,甚至導致尋租等問題的產生,加大了實體經濟獲取資金的成本。
(二)監管等外部因素影響其服務實體經濟
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需要一定的外部力量,但目前這種外部力量更多的是一種軟約束,尚未形成硬條件,如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緊緊圍繞金融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導向”雖然明確了要求,但未有具體的、量化的監管舉措,這就使得商業銀行在資金分配上缺乏外部監督,難以形成流向實體經濟的持續動力,即使流入也難以形成一種長久的機制。此外,從社會監督來看,企業需要商業銀行的支持,缺乏進行監督的動力,而社會公眾、媒體等監督力量則缺乏相應的信息,難以有效的開展監督活動。
三、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創新思考
2013年12月,社會融資規模中,人民幣貸款、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企業債券的規模分別達到12532、509、2727、1111、1679、287億元人民幣,表明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已經有了一定的創新,未來主要在信貸支持、理財融資、企業債、互聯網金融等方面開展創新活動。
(一)通過信貸支持實體經濟
信貸是商業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主渠道,首先,要創新服務理念,商業銀行要從資金壟斷者轉變為服務者,樹立服務理念,以服務的態度參與實體經濟。這一過程中,商業銀行要制定完善的服務流程,推動信息公開,避免部分素質不高業務人員尋租等事項發生。其次,要創新服務模式,商業銀行充分發揮自身信息、人才方面的優勢,為貸款企業提供咨詢等方面的服務,促進銀行與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
(二)通過理財融資服務實體經濟
要創新性的推進銀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的應用,當前,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綜合業務平臺已經開始運行,商業銀行可以積極發起企業債權融資活動,擴大融資規模。實際上,銀監會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銀行業理財資金賬面余額達到8.2萬億元,這些資金中投向實體經濟的比重達到70%以上,銀監會更是出臺了《中國銀監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范理財融資行為。
(三)通過企業債服務實體經濟
通過企業債服務實體經濟表現在2個方面,首先,商業銀行組織企業債的發行活動,除一般性的企業債外,商業銀行還可以積極組織發行小企業金融債,為發展態勢良好的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其次,商業銀行是部分企業債的最終購買人,截止2014年2月,商業銀行企業債增持量達到71.82億元,占全部企業債新增量的比重達到85%,表明商業銀行在企業債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四)發揮互聯網金融的作用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商業銀行要加強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首先,要創新性的改變金融服務流程,改變傳統的逐級上報的貸款審批模式,利用互聯網等渠道開展貸款審批等活動,提高服務效率。其次,要創新服務渠道,商業銀行要綜合性的運用網站、移動客戶端、微博、微信等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李麗麗.金融功能觀下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導作用分析[J].海南金融,2013(1):20-24.
[2]邱彥.談商業銀行如何服務實體經濟[J].現代經濟信息,2013(2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