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程度的不斷增加,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中的企業年金制度顯得格外重要。最近幾年我國企業年金和基金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進入資本市場以及進行投資管理和保值增值是首要解決的難題。本文根據我國最近幾年的企業年金投資運營的情況進行分析并同時加強投資管理,同時對企業年金運營效率的提高這一問題提出了相對應的建議。
【關鍵詞】企業年金 投資管理 現狀及其對策分析
引言:隨著社會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與發展,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已經逐步擴大到基金管理和證券公司中,因此目前企業年金投資管理的運營格局就形成了多種金融機構競爭的市場化。企業年金是企業對其員工進行獎勵的一項福利措施,完善了社會基本的養老保險保障水平的不足。我國企業年金的管理運營模式我們進行詳細的研究與探討,使其發揮其特有的作用。
一、企業年金的含義及分類
(一)企業年金的含義
養老制度在1994年世界銀行專家曾提出過三支柱的理論,國家財政支持的社會普遍統籌養老金、企業與員工共同出資的養老金和個人所建立的養老金為其三支柱,三支柱中就包含了企業年金。
企業年金是經過科學制度合理的安排然后經過管理者投資、運營,以增值和保值為前提,要對減輕政府壓力、保障社會體系、資本市場的發展及運營起到有效的作用。對于養老保障制度方面世界各國的體現來看基本的概念都不盡相同。在2000年底國務院所頒布的“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中把之前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更名為企業年金。
(二)企業年金的分類及其比較
對于企業年金類型的選擇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了員工享受養老保障的形式與程度問題,同時也會對企業財務風險、競爭能力及稅收等方面受到影響。目前我國企業年金從積累與支付的角度看可分為待遇確定計劃和繳費確定型計劃。
待遇確定計劃是指首先要為員工設立一個統一的賬戶,雇主承擔基金投資運行的風險。企業年金的總費用會根據員工的工齡、投資回報、就業、死亡等多種因素進行對應的估算。養老基金的投資好壞與雇主對其繳納的費用是成正比的。根據這一問題我們首先要建立信托基金,這樣可以使養老基金資產與企業資產相分離,然后建立擔保機構。這樣可以對養老保險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繳費確定型計劃是一個積累制度的體現,企業為員工設立一個私人賬戶,費用由企業和員工一起繳納。這種形式可以自己決定其投資的方式和組合,退休后的養老金金額取決于之前所繳納費用的多少。繳費確定型計劃提高了個人對自我資產保護意識,只有多繳納和多積累其費用,才能享受退休后理想的保障。
二、我國企業年金投資管理的現狀
我國企業現在雖然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但是對于目前的形式也不太樂觀,企業的發展與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收入不能完全的成正比,總體發展的腳步沒有跟上,目前企業剪輯愛你投資管理呈現出以下的特點:
一是企業年金發展迅速覆蓋率較低,到2004年初,我國所設立的企業年金企業有上萬家,所參加計劃的在職員工有700多萬人左右,與2001年相比較,企業增長了28%,員工增長了7.2%,資金增長了200多億,其增長的速度達到了30%。但是對于覆蓋的企業數只有我國企業總數的1%。其主要的原因是企業年金發展的速度太快,覆蓋范圍與參保人數偏小。
二是管理與監管力度問題。我國企業年金管理是通過各類企業年金經辦機構所承擔,政府監管機構的單一監管模式,其會計師及律師事務所、信用評級單位等巨涌監管作用的單位沒有發揮其本職工作,我國還沒有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監管體系。
三是企業年金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激勵機構和稅收優惠政策的缺乏。我國目前沒有設立專門針對企業年金的單項法律法規,在企業年金新辦法中也沒有關于稅制方面的新舉措。
四是企業年金各地區發展不平衡。我國的企業年金在沿海和發達的省份較高,而內陸落后身份較低。我國區域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與企業年金參保比例、基金的規模大小呈正比,許多落后的地區目前還沒有設立企業年金。
五是目前我國企業年金的投資運行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社保機構經辦。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社會保險機構受托代辦。一些社保機構將養老資金主要存入銀行,少量購買國債,一些則將資金委托外部專業金融機構運營。二是保險公司管理。保險公司為企業設計方案或為企業選擇保險公司現有的產品,由企業為職工向壽險公司購買團體養老年金保險,年金由保險公司內部的資產管理部門投資運作。三是企業為職工建立內部個人賬戶,由企業自己成立一個部門來負責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第一種模式等于是將企業年金等同于社會保險;第二種模式是將企業年金等同于商業保險;第三種模式,由于大多數企業自身在投資方面不具備特長,企業年金賬戶管理工作顯得日益繁重,同時又不具有成本、收益可行性,很容易造成企業挪用。
三、我國企業年金投資管理的對策
一是對企業年金制度的法律法規體系的不足進行完善,同時加強學習及宣傳教育。目前我國政府把法律法規的問題提到重要的日程中,對其企業年金要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和解決對策,同時也要對基金管理機構中的條件、投資方向、比例的限制和監管方面做出明文規定,資金風險補償機構進行完善,有效的防止因管理人員和投資企業的違規操作使受益人要承擔所超出正常水平的投資風險。合理的制定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有效的防止企業年金的短期朱立行為對資本市場造成較大的后果。
二是對投資管理人進行監管。在投資方面要做好事前預防,控制風險。然后建立其相對應的投資管理監管體系。投資管理機構要對一些投資品做出相應的限制,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止介入內幕交易或關聯交易。對于反饋的信息要進行完善。
三是拓展企業年金的投資渠道發展其資本市場。為了實現企業年金的保值與增值,首先要以安全性為前提,拓展投資渠道,提高收益。要合理調整證券市場中的品種結構,使其搭配合理得到應有的收益。在企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發展指數基金來成為企業年金的投資策略,這樣可以有效的獎勵風險和成本,也可以適當的進行海外方面的投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企業年金的投資管理目前還存在許多的不足,本文對這些問題都進行了充分的分析及做出了相對應的解決措施。我國企業年金還需要不斷的進行完善和修改,我們要研究和發展企業年金的相關政策,同時要解決制度限制的障礙,從而可以更好的推進企業年金的合理、健康、有效的發展,在對層次養老保險體系中的到充分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鄧大松,劉昌平.中國企業年金年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3.
[2]陳家洪.企業年金投資管理研究[J].特區經濟,2006,(9):218-219.
作者簡介:黃煥輝,就讀于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2011級金融工程與經濟發展專業,現任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建設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