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剛
【摘要】我國經濟正在處于快速發展期,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這種情況下,企業若想生存和繼續發展就需要具有競爭力。企業展開各種經營生產活動的前提和基礎是財務核算,完善的財務核算能夠防范企業財務風險,因此財務核算的優劣對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強弱有直接關系。本文對企業財務核算發展的可行性、核算體系的保障機制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構建核算體系的措施。
【關鍵詞】財務核算 企業 體系構建
引言
會計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報告、計量、確認三個方面,會計假設是會計核算工作的前提。根據規定的計量屬性,按照真實的數據、交易以及賬冊記載制定財務報告,是企業會計基本職能和工作重點。現在我國經濟發展迅猛,社會主義市場不斷完善,企業既面臨這絕佳的機會,也面對著嚴酷的挑戰。只有規范、完善會計核算制度,加強對財務核算體系的構建。才能將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發展的可行性
(一)內部條件的可行性構建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核算是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系到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和開展。因此建立正確、完善健全的財務制度是企業進行財務、行政、人力資源等方面管理的關鍵依據,也是企業發展的重要條件。企業會計核算體系包括以下的工作:提升財務人員道德品質和職業素質;并針對財務會計的日常工作進行培訓;會計從業資格的審查工作;對財務會計的職責和崗位進行明確;企業會計工作的基本分類。企業內部會計人員存在流動性大的特點,這就產生一個比較突出工作交接問題。工作交接的好壞關系到財務工作質量的優劣。企業需要完善具體的財務工作管理核算體系,分析財務工作的業績和內容,制定合理的核算體系,并對運行結果進行檢查。
(二)外部條件的可行性構建
首先要加強政府執法和監管的力度。政府方面要制定出相關法律法規,對企業財會資料、財會行為以及財會核算進行監管,起到補充企業內部監管的重要作用。政府要適時開展和組織檢查財務核算的監管工作,能夠及時發現違規或者違法的財務核算行為,也能加強企業財會部門間的交流和溝通,提高其核算能力。另外政府對注冊會計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進行嚴格監督,為企業財務領域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咨詢工作。其次對企業監督和執法現狀進行檢查。企業存在違法違紀行為,稅務部門難以對其進行處理,要將稅務和財政部門結合在一起對企業財務核算進行監督、檢查,能夠有效提高和規范財務核算。
二、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保障機制
會計原則為企業會計信息核算做出具體要求,是處理財務具體事務的根據,也是核算質量的保障機制。財務原則的前提是會計假設,會計假設是保證財務工作順利進行的原則,也是財務工作的前提。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具有差異性,具體表現是:會計原則是工作規范和保障機制,會計假設是前提和基礎。會計原則和保障機制包括的內涵有以下幾點:
首先對會計信息進行質量要求,要求財務核算信息要遵循可比性、明晰性、客觀性、一貫性、及時性、相關性原則,做到財務核算和保障機制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其次會計是要素計量和確認的原則和要求。會計要素計量和確認要符合資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原則、歷史成本原則以及責權發生制原則,所有原則的制定都是保障核算順利進行的基礎。最后要貫徹會計核算修訂的原則。會計核算、管理的修訂要遵守重要性原則、謹慎性原則以及形式輕于實質的原則。
三、企業會計核算體系的構建
(一)建立完善的會計機構
第一,單獨建立會計機構的前提,是有業務的需求。對于企業來說,這是一個值得考量的問題。一般在進行單獨會計機構設置的情況下,必須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一方面是評價企業的規模大小情況,規模較大的企業經濟業務會比較繁忙,所以應該配合各業務部門建立單獨的會計機構,進行會計核算;而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則不建議進行獨立會計機構的建立,可以通過其他職能部門的會計進行代理記賬。另一個方面是關于經濟業務和收支的復雜程度。考慮企業的規模大小僅僅是一個方面,但是還需要兼顧業務的復雜情況。比如在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中,也很可能會涉及經濟業務十分復雜的情況,造成財務收支頻繁,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單獨會計機構的建立。
第二,對于會計機構的單獨建立,也可以選擇取消機構,而選擇有關機構配備會計人員。在人員的部門配備下,可以將會計業務合并到其他相關的職能部門。但是要注意的情況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有規定,無論企業是否單獨設置會計機構,都必須配備一名會計主管人員。之所以存在這樣的要求,就是為了防止會計工作沒有負責人的情況,強化責任制度。
第三,對于不具備會計機構設置條件的企業,應該將會計核算工作,委托給“經批準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完成。
(二)構建完善的管理規范體系
良好的企業財務核算體系,需要以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作為基礎,同時也是企業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的重要憑證。是否存在完善的管理規范體系,代表著企業的財務核算體系是否符合科學的構建理念。縱觀企業會計管理規范體系,包括明確財務會計崗位的職責、企業會計崗位的劃分、組織財務會計的培訓工作、審核企業會計從業資格,以及抓好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提升等等工作。
(三)對會計內部制度進行完善和建設
會計內部制度包括財務處理程序、財務分析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審計制度以及核算制度。只有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和監督制度,才能從根本上確保財務工作科學有序進行。內部核查制度以稽查為切入點進行研究,以完善制度作為第一要素。然后根據制度要求審核各種憑證、報表、賬簿,強化管理體系,對于出現的錯誤要及時改正并對責任人進行追究,避免這種事件再次發生,起到管理和監督的作用。成本核算是由核算方法和核算對象共同構成的,是核算的主要內容。財會分析的制度包含分析報告和分析方法等,能夠讓企業了解和掌握財務計劃情況和完成情況,提高企業財務的決策力和預測力,進而提升核算體系的科學化和規范化。
四、結束語
在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現代企業中,完善和加強企業財務核算制度和控制制度,需要注意發現和解決財務控制和財務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制定給出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對策,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政策進行有效控制和調整。縱觀現今的企業開展風險控制、內部控制情況,構建完善的財務核算體系,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涵.試論企業環境成本核算體系的構建[J].當代經濟.2010(16).
[2]程超.試論企業財務會計集中核算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會計師.2012(18).
[3]張進科.試論企業財務預算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中國集體經濟.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