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維國
摘 要:植苗造林是應用最廣而且比較可靠的造林方法。植苗造林的特點是苗木帶有根系,在正常情況下栽后能較快地恢復機能,適應造林地的環境,順利成活;在相同的條件下,幼林郁閉早,生長快,成林迅速,林相整齊,并可節省種子,適用于絕大多數樹種和多種立地條件,尤其是雜草繁茂或干旱、貧瘠的地方。但事先需要培育苗木,育苗花費的時間長、勞力多。
關鍵詞:植苗;造林;技術;特點 ;要點
植苗造林的特點是苗木帶有根系,在正常情況下栽后能較快地恢復機能,適應造林地的環境,順利成活;在相同的條件下,幼林郁閉早,生長快,成林迅速,林相整齊,并可節省種子,適用于絕大多數樹種和多種立地條件,尤其是雜草繁茂或干旱、貧瘠的地方。但事先需要培育苗木,育苗花費的時間長、勞力多。
一.苗木的準備
1.苗木種類
植苗造林使用的苗木,有播種苗、營養繁殖苗和移植苗等。但常因營造的林種不同,使用苗木種類也有所不同。如營造用材林,3種苗木都可使用,而山地造林多用播種苗或移植苗。營造防護林和四旁綠化多用移植大苗。近年來廣泛使用容器苗造林,對提高造林成活率有顯著的效果。
2.苗木標準
苗木標準包括苗木年齡和苗木品質等幾個方面。苗齡大小關系到苗木的適應性和抗逆性,植苗造林所用苗齡的大小,取決于樹種的生物學特性、造林地立地條件和苗木生長情況等。山地大面積造林一般采用1-2年生小苗,因小苗的育苗、起苗、運苗、栽植都比較省工,在起苗過程中根系損傷也少,栽植過程中容易做到根系舒展,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易于平衡,因此,造林成活率高,生長也比較好。苗木品質是指使用良種培育的符合標準的壯苗,這是保證造林成活、成林、成材的基礎。用來造林的苗木,除應具有優良的遺傳品質外,還必須是優質的標準壯苗。
3.苗木的保護和處理
植苗造林成活與否的關鍵在于苗木體內的水分平衡。如果苗木失水過多,生理機能就會受到破壞,栽植后就不易成活。因此,必須從起苗到栽植的過程中保護好苗木,尤其是要把苗木的根系保護好,不讓它受損傷和干燥。這就要求盡量縮短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使起苗與造林緊密銜接。最好是隨起隨栽,當天起當天栽。在苗木的運輸過程中,要保持苗根濕潤,不受風吹日曬。運到造林地后,要及時栽植或假植。如果假植時土壤干燥,要適量噴水。從假植溝中取出的苗木,應及時栽植。
二.造林季節
造林是季節性很強的一項工作,造林季節適宜,有利于苗木恢復生長,提高造林成活率。最合適的栽植季節,應該是種苗具有較強的發芽生根能力,而且易于保持苗木體內水分平衡的時期,即苗木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或處于休眠期,苗木莖葉的水分蒸騰量最少,根的再生能力最強的時候。同時,外界環境應是無霜凍、氣溫低、濕度大,適合苗木生根所需要的溫度和濕度條件。此外,還要考慮鳥、獸、病、蟲危害的規律及勞力情況等因素。我國地跨寒、溫、熱3個地帶,各個地區地形、地勢不同,小氣候千差萬別,再加上造林樹種繁多,特性各異,因此,在確定造林季節時,必須因地因樹制宜。從全國來看,一年四季都有適宜的樹種用于造林。
造林季節確定后,還要選擇合適的天氣。一般多選擇雨前、雨后、毛毛雨天、陰雨進行植苗造林,避免在刮西北大風、南風天氣造林,因這種天氣,氣候干燥,蒸騰量大,造林成活率低。就晴天來講,應盡量避免在陽光強烈、氣溫高的中午造林。
三.栽植方法
植苗造林可分為裸根苗栽植和帶土苗栽植兩大類。大面積栽植主要采用裸根苗。
1.裸根苗栽植
即苗木根部不帶土的栽植方法。目前,除部分平原地區,草原和沙地采用機械化植苗外,大部分地區多用手工栽植。手工栽植常用的方法有穴植法、靠壁植和縫植等方法。
(1)穴植法。即在經過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植。它是生產上應用最普通的一種方法。常用于栽植側根發達的苗木。栽植前,應認真挖好栽植穴,表土和心土分別放置。穴植法栽苗成活的技術關鍵是穴大根舒、深淺適當、根土密接。
(2)靠壁栽植。又稱小坑靠邊栽植,類似穴植法。但穴的一壁要垂直,栽植時使苗根緊貼垂直,從另一側填土培根踩實。栽植工序如穴植。此法省工并可使部分苗根與毛細管未被破壞的土壤密接,能及時供應苗木所需水分,有利苗木成活,所以常用于較干旱地區針葉樹小苗的栽植。
2.縫植法
指在植苗點上開縫栽植苗木的方法。栽植時先用鋤頭(鎬) 或植苗鍬開一縫穴,并前后推挖,縫穴深度略比苗根長,隨手將苗木根系放入窄縫中使苗根和土壤緊貼,防止上緊下松和根系彎曲損傷??p植法栽植效率高,如按操作技術認真栽植,可保證質量。但縫植法只適用于疏松的沙質土和栽植側根不多的直根系樹種的小苗。
3.帶土苗的栽植
指起苗時根系帶土,將苗木連土團(球)栽植在造林地上的方法。由于根系有土團包裹,能保持原來分布狀態,不受損傷,且栽植后根系不易變形,容易恢復吸水吸肥等生理機能,所以苗木成活率高,成林快,能盡快地達到綠化目的。但此法起運苗木困難,栽植費工。帶土苗栽植常用于穴盤造林、容器苗造林、城市綠化、四旁植樹以及珍貴樹種大苗栽植。
容器苗造林具有栽植技術簡便,不受造林季節限制,能延長造林期限,便于調配勞力、造林成活率高等優點。采用容器苗造林,從起苗到栽植整個過程中都要認真細致,保持營養土的完整。凡苗根不易穿透的容器(如塑料容器),應予以撤除。栽植時,應注意將容器苗周圍的覆土分層壓實,而不損壞原帶土團,覆土厚度一般應蓋過容器2cm左右,并在苗木根兜周圍蓋草,減少土壤水分蒸發。穴盤育苗因成本低,運輸方便,現已在生產上廣泛應用。
以上介紹的各種植苗造林方法,都限于手工操作。而在宜林地集中,面積廣大,地形平坦的地區,如中國東北、西部一些地方,目前已采用機械造林,使開溝、植苗、培土、鎮壓連續進行,大幅度提高工效,減輕了栽苗工作繁重的體力勞動,降低成本。目前,平地機械化植苗造林已取得成功經驗,山地的植苗造林機械問題,尚有待研究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