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欽武
摘 要:森林經營離不開對林木的采伐,為實現森林可續經營和發展,必須尋求一種合理、科學的采伐作業方式。發現擇伐方式不僅體現了林業可持續發展經營的需要,而且可以保證林業經營效益的最大化。
關鍵詞:森林;擇伐;技術;要點
擇伐是在一定時期內,把林分中部分成熟和應當采伐的林木,進行單株采伐,把不成熟和不適合采伐的林木繼續保留在林地上,使采伐后的林木仍然保持有各齡級的林木。兩次擇伐的間隔期不得少于一個齡級期。
一.擇伐的適宜條件
①林相復雜的異齡林或復層異齡林;②平緩及坡度超過35‘以上的地區。③天然更新好,原林分中有所期望的目的樹種。 ④有沼澤化危險的平緩地區。
二.采伐木的選擇
擇伐的特點是在采伐成熟木的同時,對幼壯林木進行撫育。因此在采伐時,必須按各層次林木的組成和生長狀況來選擇采伐木。
在上層林內,應采伐彎曲木、枯腐木、霸王樹、老齡成熟木和阻礙幼壯木生長的成過熟木以及符合采伐年齡的樹木。符合規定采伐年齡的樹木當然是采伐對象,但不應先采或全采,應該根據規定的采伐強度、郁閉度、保留株數或蓄積的要求,盡量先采伐直徑較大、年齡較老的樹木,而把年齡較小、生長健壯的成熟木保留下來,或伐除其中應伐的樹木。在規定的采伐強度和郁閉度范圍內,疏伐上層可以促進保留木的結實和生長,并有利于林下幼樹的生長發育。
在中層林內,要盡先采去瀕死、立枯和干形不整或冠形不良的樹木,以有利于保留木的生長發育。中層林木是下次擇伐和培育的對象,因此這一層的林木不宜過度疏伐。在下層林內,伐除不能成材的受害木、彎曲木和非目的樹種,以有助于中層林木的良好整枝和庇護幼苗、幼樹的生長。在林木較稀的林分,采伐強度可以小一些。保留木直徑和年齡可以比一般地段稍大一些,以免引起森林環境過大的變化。
總之,合理的擇伐應當是采壞留好、采老留壯、采大留小、采密留均,把采伐和育林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采伐強度和郁閉度
采伐強度和郁閉度大小直接影響到森林光照條件的強弱,而后者必然引起生態條件的變化,直接影響林木的生長發育過程。
采伐的強弱一般用兩個指標來控制:一是采伐的林木蓄積與伐前蓄積的百分比,即采伐強度或擇伐強度,二是伐后樹冠的投影面積與采伐面積之比,稱為郁閉度,用十分法表示。從生態角度出發,要求采伐強度不宜過大。下面列舉一些數據來說明這個問題。
1.采伐強度對林木生長的影響
因為采伐強度過大很容易引起風倒、風折和枯梢等自然災害。顯然,采伐強度的不同,對保留木的生長狀況也不一樣。
2.采伐強度對森林生長量的影響
通過對黑龍江省穆棱林業局中心山53林班8個小班的固定標準地的調查,針闊混交林中采伐強度在20%左右時,林分最大生長量可達到6.123m3/hm2。
3.采伐強度對立木枯損率的影響
根據1981年在黑龍江省柴河林業局的調查,得到了紅、云、冷針葉混交林的采伐強度與枯損率的關系,它們之間幾乎呈一直線正比關系。隨著采伐強度的增加,保留木的損傷程度也呈增大的趨勢。調查中還發現保留木的損傷程度與采伐木的平均胸徑有關,胸徑越大,采伐時被破壞的樹木相對地也越多。
4.采伐強度對森林更新的影響
黑龍江省根據自己的情況作了如下的規定:主伐的擇伐強度不超過30%,撫育間伐的采伐強度不超過20%,透光撫育伐不超過8%。連皆伐都作了規定,要求不超過75%。在主伐作業中推廣了大面積低強度的作業法,也稱大面積經營適強度擇伐。這種作業法是針對老局的實際情況提出來的。這些老局在解放前長期遭到沙俄和日偽掠奪式的采伐,建國后又經歷了過量采伐、大強度擇伐和幾度回頭采伐,使林相殘破不堪,資源瀕臨危境。教訓指出,只有采取低強度擇伐,才能使伐后的森林得到較好的恢復。我國的生產實踐也指出,采伐強度基本上是逐年下降的。
對擇伐中由于擇伐強度過大而形成的“四不像”伐區,可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封山育林、補植或皆伐人工更新等改造措施,使其迅速恢復成林。在確定適宜的采伐強度和郁閉度時,需考慮如下的因素:
4.1光照條件
不同樹種有不同的光照要求,因而有陰性樹種、陽性樹種和中性樹種之別。陰性樹種在庇陰情況下才能正常生長,弱光下比強光下生長發育好,尤其是在幼齡時不能接受強光,如云杉、冷杉、鐵杉等;凡不能承受上方遮蔭、只有在陽光較充足的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的樹種,稱為陽性樹種,如落葉松、油松、馬尾松、楊、樺、桉等;介于兩者之間的樹種稱中性樹種,在光強或庇蔭環境中均能生長,如紅松、杉木、椴、楓、樟等。因此,樹種不同,光照要求就不同,則采伐強度也不同。
4.2地勢條件
陡坡和陽坡易于干旱,易于水土流失,因此采伐強度要小一些,郁閉度要大一些;緩坡或陰坡比較濕潤,水土流失的可能性較小,采伐強度可適當高一些;氣溫低、風速大如海拔高的林分以及迎風口、“串風筒”地勢的林分,采伐強度要相對小一些。
4.3土壤條件
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地段上的森林,生長茂盛、根系發達,不僅生產力高,而且有較強的抗風害、抗病蟲害的能力,其采伐強度相對可高一些。
4.4周圍環境條件
擇伐伐區與皆伐伐區銜接時,其林緣常因皆伐跡地空曠而易受風害,故不宜采取較大的采伐強度;擇伐林地中的“自然天窗”周圍、疏林地周圍的林地,其采伐強度要減少。擇伐強度可以用林木生長率來控制。原理是擇伐結束后所剩余的蓄積經2年的生長,其總蓄積量與伐前的蓄積量相等。
林分經過擇伐后,被伐木生長處得到周圍樹木的上方下種,出現了幼苗、幼樹,很及時地實現天然更新。故一般采用天然更新或人工促進天然更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