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倩
摘 要:該文分析了傳統教學模式和PBL(基于問題式學習)教學模式的特點,結合《食品微生物學》課程教學的實際,提出了2種教學模式結合的教學法并進行了實踐及教學法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旨在為今后教學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自主學習;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09-156-02
食品微生物學是仲愷農業工程學院食品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應用化學等專業本科生的專業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學科,主要研究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技術、微生物所引起的食品腐敗變質、微生物所致的食物中毒、食品綜合防腐保鮮理論與技術、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上的應用等內容。這門課程教學內容覆蓋面廣、學科知識發展快、與其它學科也時常發生交叉滲透。
根據我校的學生培養計劃食品微生物學的總學時為60學時。在短短的幾十個學時里,要使學生能較全面地掌握食品微生物學的內容,學生的腦中有一個扎實的知識框架,這是食品微生物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隨著對學生培養要求的不斷提高,我們現有的教學模式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1 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即所謂的“Lecture—BasedLearning”或Teacher-Centered Learning”模式,是以教師給學生提供信息和知識為先導,要求學生記憶,從而達到學習目的[1]。這種教學模式應用了很多年,傳統教學模式更傾向于教師系統、全面地講授知識。這種模式以教材、課堂和教師為中心,教師在講授中又側重把現成的知識和結論直接灌輸給學生,以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過程代替學生學的過程。其優點在于能夠在短時間內系統傳授知識,便于學生記憶。
2 PBL教學模式
問題式學習,英文名稱為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Barrows教授創立的一種自主學習模式[2],倡導把學習設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情境中,讓學習者通過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培養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3]。PBL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非常有效[4],成為了我國許多高校的教學改革模式。
這種教學法要求學生從具體問題出發,通過網絡檢索、查閱文獻和他人討論等途徑來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法既能讓學生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又可對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有較好的理解,是一個增強學生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分工協作、全面考慮和查找相關信息能力的教學法。這種教學法對教師和學生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師精確把握所講授內容,提出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關鍵性和邏輯性都較強的教學問題,在課程實施的整個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組織、指導,并參與他們的互動。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對基礎知識系統掌握的基礎上,還具有一定的探索知識和綜合學習的能力。
3 PBL與傳統教學模式的比較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主要是直接將自己所理解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在這個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沒有自己的學習和思考。它的優點很明顯是傳授系統知識所需的時間短,學生方便記憶知識點。但缺點也很突出,這種教學法重結果輕過程,整個過程中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生不能深刻地理解知識,并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上,所以只采取這種教學模式其教學效果不理想。而PBL教學模式最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即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與傳統教學方法比較,在PBL教學方法中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學生的學習負擔也較重。在部分西方發達國家已逐步放棄了單純的PBL教學。
4 傳統教學結合PBL教學模式的應用
鑒于2種教學法都有其利弊,在食品微生物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將2種教學法結合應用,通過教學實踐學期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綜合的調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現有的教學學時中,傳統教學課時數只占到總學時數的3/5,而將PBL教學課時數增加至2/5。在傳統教學時,教師教授的內容偏重于食品微生物學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術知識,希望通過學習讓學生能在腦中建立一個基本的知識框架;在PBL教學時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只是需要設計出合理的題目讓學生們進行分析解答,而學生是主體,通過收集資料、小組討論等過程來分析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從而考查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在傳統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特意預留了一些與實際緊密結合的知識點放在PBL教學中;而在PBL教學時教師也注重對每個章節知識點進行解釋分析。
PBL教學實施過程:(1)教師仔細備課:以引起食品腐敗的常見微生物為學習知識中心,例如以產毒素細菌為主線編寫常見腐敗微生物的鑒別學習模塊,模塊中的實例都是典型的,有啟發性的,在這些實例的敘述中隱含了大量的鑒別信息,希望學生能夠根據實例的敘述提出針對性強的問題。(2)學生自主學習方面:學生花費一定的時間,一般一周左右,針對老師給出的題目查找相關文獻,包括所使用的教材、圖書館的書籍資料和網絡電子數據庫等,為小組討論作準備。(3)小組討論:我校一個班一般是30人,以每5人為一組進行小組討論,每個同學先針對自己收集的各種資料闡述觀點;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最終每組需得出微生物鑒別的結果,并根據該腐敗菌的特點提出有效的防治辦法。(4)總結匯報:此環節每組需派出一位同學進行總結發言。發言要具有一定深度,也需要將本組的結果與其他組的結果進行比較分析。老師進行最后點評,通過點評學生能體會到問題解決的過程,使他們能理解新知識并應用新知識,同時也讓他們對自主學習和合作解決問題有深刻地體會。(5)考核:教師考核學生知識的記憶、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能力,具體方式有筆試、口試、學習報告等。
5 PBL教學方法實施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PBL和傳統教學相結合的綜合教學法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PBL的實施過程中還需注意以下幾點:(1)學校應改善現有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更充足的學習資源,包括圖書館,網絡等。(2)PBL教學模式是從問題出發的,所以問題至關重要。PBL中的問題除了能夠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還需要與所學課程的概念原理緊密結合。(3)學生分組要均衡,基礎理論掌握好的同學與基礎理論差的同學需合理搭配。
6 結語
本科教育強調培養創新型人才,即學生除了學習現有知識之外,還應具備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創造力。傳統教學模式和PBL教學模式結合正是適應這一要求的。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運用綜合教學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相信通過今后不斷的探索,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以適應新時期人才培養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春燕,郭曉奎.傳統教學法與PBL結合在醫學微生物學教學中的應用[J].微生物學通報,2008,09:1494-1496.
[2]黃亞玲,劉亞玲,彭義香等.中國學生應用PBL學習方法可行性論證[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3-5.
[3]達.托爾普,薩拉.賽奇.基于問題的學習-讓學習變得輕松而有趣[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
[4] Albanese MA,Mitchell S.Problem based learning: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J].Academic Medicine,2003,8:52-81. (責編:徐煥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