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觀點
要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月14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京華時報》1月15日)
事關院士評審,對相關發明專利,主管部門理應邀請國際同行業專家參與審查的,之所以忽略,還是“不為”。
——院士造假的新聞,由來已久,有舉報屬實的,有負部分責任的,也有不了了之的。但恐怕都沒有最近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舉報造假的這出事件典型。這次是學生舉報老師。因為親身參與,知之甚詳,其所揭發,也就豐富翔實。從“造”論文到“造”發明專利,然后造假再從學術鏈傳導到產業鏈,層層推進,高潮迭起。評論員劉志權說,院士“一條龍”造假乃監管不為。(《京華時報》2014年1月3日)
讓公眾對焦點事件的解讀不走偏,不誤讀,關鍵在于信息發布者要及時、全面滿足公眾知情權。
——1月11日,國家安監總局網站發布了青島“11?22”中石化東黃輸油管道泄漏爆燃特別重大事故的調查報告全文,事發經過及應急處置情況、事故原因和性質、對事故責任人及責任單位的處理建議等均詳列其中。時評人徐立凡如是說。(《京華時報》1月12日)
“公務員不好當”,可以辭職轉型。
——近日,《新京報》就“中央禁令對公務員有何影響”,在中國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地區隨機抽取了100位公務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全部受訪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對其影響很大,主要表現在之前可以收到一些購物卡、煙酒之類的禮品,2013年后卻沒有收到任何禮品的受訪者占到了79%。有93位受訪者表示“公務員不好當”,部分人甚至開始考慮離職轉型。媒體人袁云才如是說。(《長沙晚報》1月10日)
政協委員開會的目的是履行職責。不管是借電腦、帶電腦,還是發電腦,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才是本質。
——1月11日,南京市政協委員每人領到了一部Pad。據介紹,使用平板電腦,將減少紙質文件的發放,實現信息化辦公。南京市政協主動算賬:2012年度全年會務印刷總費用約53萬元,而開發建設電子會務系統全套硬件價格僅為50萬元,如使用四年,則可節約印制費用約150萬元。時評人葉祝頤說,政協開會是民眾關注的焦點,更應該成為社會的示范。(《法制晚報》1月13日)
醫療腐敗的問題不是經濟問題,而是體制性問題,只有解決了體制性問題,才能掐斷腐敗的根源。
——已持續7個月仍未“結案”的GSK治賄風暴,正在迅速演變成為一場席卷醫藥全行業的整風運動。監察部門表示醫藥領域的行風整頓要持續三年,而治理風暴也正在從外資藥企拓展至內資企業。記者王蔚佳在報道中如是表述。(《第一財經日報》1月14日)
沒有嚴厲的監督,再無油水的崗位也可能高危;監督到位,高危崗位也沒人敢腐敗。
——總是頭疼錢無處安放的馬俊飛,以月均受賄近600萬元,每天受賄近20萬元的速度,創造了令人咋舌的貪腐“傳奇”。讓他創造這一奇跡的,是呼和浩特鐵路局副局長這個看起來并不顯要的職位。2013年年底,馬俊飛案一審落槌,馬俊飛以受賄罪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死緩,呼鐵局腐敗窩案也即將在2014年進入審判季。專欄作者王石川如是說。(《新聞專欄》1月13日)
“臨時工”是勞動者群體最為弱勢的一類,他們同樣受法律保護,也同樣享有完整的法律權利。若是法治不彰,則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臨時工”。
——央視近日起推出系列報道集中關注“臨時工”。這是一個在法律上并不規范,但又鮮活在我們身邊的龐大群體。出現在央視鏡頭里的第一組臨時工,就是正備受續約風波困擾的廣州鐵路集團幾百名勞務派遣工。時評人王云帆發問,廣鐵裁員何以只裁“臨時工”?(《京華時報》1月10日)
不能僅僅依靠“八項規定”來“包治”公款吃喝,而是要打“持久戰”“組合拳”,通過制約公權力,讓官員們沒有機會大吃大喝。
——針對“副市長端盤子找座”問題發表評論稱,“副市長食堂找座”能否成為一種常態還有待于觀察。“八項規定”出臺才一年多時間,這一規定今后能否維持執行力度,在某些地方會不會“虎頭蛇尾”,還需要時間來檢驗。媒體人馮海寧這樣評論。(《北京青年報》1月12日)
中醫學認為,急則治標、緩則治本,這與治理官場的道理是相通的,從這個角度看,反“四風”重在急治標,勢必還需要緩治本之策。
——“官員們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是2013年中國官場最顯著的變化之一。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履職伊始就出臺了“八項規定”,隨后如連珠炮一般出臺了若干項規定。學者黃相懷在《新京報》上撰寫評論稱,如此強力的高壓還難以禁絕此類現象,民眾不免擔心反彈的問題,更不愿看到反“四風”刮成一陣風。(《新京報》1月11日)
中國公務員薪酬問題,必須放在權力監督、社會公平等大前提下,進行改革。
——新京報評論員,資深編輯于平在談到國外公務員高退休金的問題上,提出中國公務員薪酬改革不能一味參照國外,由此提出上述觀點。并且他還談到國外公務員高退休金的背后,還有一系列“國際慣例”,如行政成本控制比較好、公務員隊伍有淘汰機制、權力約束非常嚴格等。因此,對于國外公務員的高退休金,不能片面地看待。(《新京報》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