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珊
摘 要:潮陽剪紙藝術是廣大勞動人民因生產生活需要而創造的藝術形式,它反映了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趣和思想信仰,可是由于經濟以及政治等原因,流傳了千年的民間剪紙藝術在社會劇烈變化的20世紀受到了嚴重損害,人們意識到若是不及時搶救和保護,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潮陽文化館作為潮陽重要的文化藝術機構,在保存和保護民間剪紙藝術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潮陽文化館通過收集民間剪紙的原稿并加以修復等對民間剪紙藝術進行搶救性保護,以為我們保存民族的文化記憶;并通過豐富的展覽形式以及口傳心授剪紙技巧向人們傳遞民間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加強對民間剪紙藝術的宣傳與推廣。
關鍵詞:潮陽剪紙;潮陽文化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1 潮陽剪紙概述
(1)潮陽剪紙的發展。潮陽剪紙是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的民間藝術,它以其精巧秀麗、拙樸憨厚、力度渾然的藝術特點延續著千年的美麗傳說,與潮陽英歌舞、潮陽笛套音樂同時被國家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行列。它不僅有中原文化的古樸,也體現了南方海洋文化的秀麗靈動。潮陽剪紙歷史久遠,它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沉浮,曾幾度興盛又幾度靜寂,然其傳承的生態鏈條卻從未斷裂。從1986年至今,潮陽文化館工作人員都本著高度的責任心,努力地做好這門優秀傳統藝術搶救、傳承和保護的接力工作。對潮陽剪紙進行挖掘、搜集和整理,從它的歷史淵源、風格特點、分布情況等方面進行研討、總結,并積極編印剪紙集、舉辦剪紙展和撰寫論文來擴大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2)潮陽剪紙的藝術特點。潮陽剪紙藝術的題材來源于生活,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為剪紙民間藝人提供了一個展現才藝的大舞臺,所采用題材非常廣泛,花鳥蟲魚,動物走獸,戲曲人物,市井百姓,只要入其視野,便能變為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基本上可歸納為:供品花與禮品裝飾花,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傳統戲曲人物等幾大類最有特色。剪紙的民間用途,目的在于美化與裝飾,同時也擔任著禮義教化、宣揚美德、歌頌生活的傳媒作用。潮陽民間剪紙題材內容多表現:“吉祥喜慶”“福祿壽愿”“五福呈祥”“子嗣綿延”“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用于時年八節、過年游神賽會、元宵賽燈、中秋拜月、婚俗喜慶、祭祖拜神等活動,裝飾和渲染吉祥氣氛。
2 保護潮陽剪紙的必要性
(1)面臨的危機。在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時代,民間剪紙藝術反映的是當時普通大眾的生活生產需要和審美情趣。進入20世紀,民間剪紙藝術遭遇了幾次大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損壞。1)抗日戰爭時期,農民的生活受到戰亂影響,阻礙了民間剪紙藝術的正常發展;同時,日本人在中國大肆搜刮蘊含民族文化傳統的民間作品,很多優秀作品被洗劫一空。2)“文革”時期,民間美術被污為“四舊”,統統遭到“橫掃”,無數的民間作品被焚。粉碎“四人幫”后,民間剪紙有的品種早已絕跡,有的殘留極少,著名藝人相繼去世,民間技藝不再相傳。流傳了幾千年之久的民間剪紙藝術,面臨瀕危的危險。3)20世紀90年代,我國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都進入全面轉型時期,農業手工業文明正轉向工業文明的現代化,包括民間剪紙在內的所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大量的民俗文化正在被商業文化異化,大量的民間藝術正在悄無聲息地消亡。如不大力搶救,將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2)潮陽剪紙對中國剪紙的貢獻。剪紙藝術在我國北方頗為常見,農村逢年過節、喜慶婚嫁,祈福吉祥,剪紙幾乎是營造節日喜慶氣氛的主角,因而產生了大量的優秀民間剪紙作品,如陜北安塞剪紙。因此,不少從事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研究的專家學者,多數把眼光投向了北方剪紙而忽略了南方剪紙的收集和研究。事實上,在南方同樣存在極為優秀的民間剪紙,它與北方剪紙藝術形式有別,北方稱剪紙為“窗花”,多用于裝飾家居。而潮汕民間剪紙則不同,多用于禮儀用的禮品花和祭祀活動的供品貼花,游神賽會的裝飾燈花,這極有可能是因為南方潮濕多雨,海濱多有臺風,家居不宜貼剪紙的緣故,所以,聰慧的潮汕先民便創造性地加以變通,將剪紙用于其他用途之上,雖然同是祈盼吉祥,裝點喜慶氣氛,但用途卻大迥異趣。所以說,中國剪紙的構成不僅僅只有北方剪紙,中國剪紙藝術也是由多樣性文化所構成的。潮陽剪紙是中國民間剪紙的一大分支,它的出現大大地豐富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表現主題和題材樣式,推動中國剪紙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3 潮陽文化館對潮陽民間剪紙藝術的保護作用
(1)潮陽文化館對保護潮陽民間剪紙的可行性。對于潮陽剪紙藝術的保護,潮陽文化館具有自身的優越條件。從硬件來說,文化館具有大的建筑空間,包括保存空間和展示空間,可以容納種類豐富、數量龐大的朝陽剪紙;保存和陳列條件具有一定的標準,可以滿足剪紙藝術對環境的要求。從軟件來說,文化館運作時間悠久,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一套保護、保存剪紙藝術的設備;還有一批保護、保存、傳承剪紙藝術的專業人員,因此可以說潮陽文化館是對民間剪紙藝術進行科學保護和永久收藏不可替代的機構。
(2)潮陽文化館對潮陽民間剪紙保護中發揮的作用。潮陽文化館作為潮陽剪紙藝術保存與保護的社會主體,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潮陽文化館具有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交流五大功能,文化館可以通過收藏原件并加以繼承等方式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使手工技藝保留下來不至于失傳,潮陽剪紙是廣大農民經過世代創造流傳下來的,它身上凝結著當地的精神和文化,文化館通過發揮它的收藏功能征集保存大量民間剪紙作品的形式,保留了我們的民族記憶,建構我們民族的“剪紙歷史”。文化館除收藏作品及樣稿之外,還通過研究潮陽的民間剪紙技術及各種工具對其編訂成書,以便后人學習。同時,潮陽文化館通過對民間剪紙作品的展示,以及現場表演等方式,向廣大觀眾傳播我們的民族文化,提高全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和民族文化認同感。
(3)潮陽文化館對潮陽剪紙的傳承與創新。如果說潮陽歷代勞動婦女的智慧都在剪紙中展現得淋漓盡致的話,那么我們的繼承者也正逐漸將這種智慧放大、開發與利用。如今,剪紙新秀的創作也如芝麻開花節節高,在每次大展大賽中潮陽剪紙從沒空手而歸。例如,2008年獲得1金2銀獎勵的陳綿娜,面對這么大的榮譽,樸實的她毫不掩蓋自己剪齡之短,她說從2005年文化館組織的反腐倡廉剪紙活動時才算真正開始學習剪紙。她覺得作為文化館的人員,有更多有利的條件來熟悉潮陽剪紙,吸取其精華。由此可見,創新是傳承的意義所在,要做好潮陽剪紙的傳承保護工作,得掌握好其藝術規律,充分展示其不凡的藝術特點和價值,使之發揚光大。
4 結語
潮陽文化館通過對民間剪紙作品的收藏與管理,使這些作品得以保存免于流失,為我們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保留了“根”;通過對民間剪紙的研究與展示,尤其是通過豐富多樣的展覽形式,向社會公眾傳遞我們的優秀民族文化,同時推動了社會各界對民間剪紙藝術保護的工作進程。在民族文化越來越受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受到國內外關注的歷史時期,潮陽文化館除發揮自身在收藏民間剪紙作品與傳播民族文化作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