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小學美術教育的目的,已逐漸由單純的教學目的向審美教學的方向發展,繪畫、工藝與欣賞應該協調統一,三者并重,通過讓學生邊看、邊想、邊畫的方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記憶力。本文主要闡述了小學美術教學與素質教育結合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
關鍵詞:素質教育;背景;小學美術;教學;教育改革
0 引言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實施素質教育,通過各種豐富的活動來教學,并在教學中塑造學生的人格,提高學生個體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們向往自由的人格,使其理想能夠朝全面的方向發展。所以可以說,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實施小學美術教育是必要的,這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必然要求
1 小學美術教學與素質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首先,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教學發展的大背景,也是教育體制發展的必然要求,這是各學科教學中都不能回避的所以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其次,小學美術教學是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觀察能力、欣賞能力,這些素質的培養是綜合性的,需要結合素質教育的內容進行教學。還有一點就是,素質教育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而小學美術作為小學教學科目中的一個重要學科也是組成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部分,所以要將小學美術教學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順利地開展好、進行好、完成好。
2 如何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小學美術教學工作
(1)引導學生仔細觀察。
小學生還處在少年或者兒童的年齡層次中,而好奇心是這個年齡層次的孩子所共有的一個特點,所以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很多學生在通過美術課的學習以后,就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對周圍人和事產生興趣,因而就會更加細致深入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只有不斷地進行觀察,才能得出最新的內容,才能不斷增強自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進行自主的思考和創造。
(2)給予充分的想象空間。
學生在完成一件作品的時候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注意表現對象,并自主地加以記憶。觀察得越多,記憶內容越豐富,這樣就會將那些本來無聯系的內容進行隨意地組合,并對一些細節進行重新添加和刪減,經過一段時間,他們的想象力就會自然而然地變得豐富起來,因此就會逐漸形成自己的創作理念。例如,在蘇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海洋生物》一課中,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們介紹海洋生物的形狀、花紋和色彩等,讓學生們自己聯想海洋世界的大致狀態,并鼓勵他們用畫筆將想象中的海洋世界畫出來。從而培養學生敏銳的想象力和個性的表現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海灘、海面一直想象到神奇的海底世界,也可以使學生對大海的認識從“單一”逐漸向“豐富”轉變,為學生認識大自然打開另一扇窗戶;同時也可以為學生進一步學習關于“大海”這一主題的美術課程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3)激發學生積極性與學習熱情。
多媒體課件已經在教學中得到普及,傳統美術課堂教學模式多為沉悶、枯燥、單一的說教式,而通過多媒體可以為學生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多樣化,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蘇教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下冊《海洋怪獸》一課中,在課程開始時,學生都若有所思,低頭不語。因為,學生對海洋怪獸并不了解,單憑想象來畫海洋怪獸對于他們來說很難,所以,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不高。因此,不應該急于進入主題,讓學生動手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引導。“同學們,你們一定在童話、神話和夢里都見過很多怪獸吧。今天老師要帶你們認識一下新朋友,他有個非常酷的名字,叫作海洋怪獸。請同學們跟隨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新朋友吧。”之后,通過多媒體播放海洋怪獸的圖片、視頻,學生可以直觀的觀察海洋怪獸的外形、顏色和特點,再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繪畫創作,并鼓勵學生自由地發揮想象力,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多媒體將抽象的內容變得更加直觀、具體,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 結語
因為小學美術教學并非是專業意義上的美術教育,也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畫家而設立的。總之,小學美術教育只有從小學生的特點出發,真正實現審美、認識、教育三者并舉的功能,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美術教學真正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要求,才能更好地與素質教育相適應。
參考文獻:
[1] 胡洪盼.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如何開展基礎美術教育[J].成功(教育),2011(08).
[2] 楊軍.關于臨滄市鄉村小學美術教育的幾點思考[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