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靜波
名校畢業生搶銀行案
文/潘靜波
“在上海發生了銀行搶劫案?”“搶銀行的還是一名23歲的大學畢業生?”
2013年4月10日,發生在上海浦東新區的一起搶劫案件,讓上海市民和媒體為之嘩然。同年12月,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這起轟動一時的搶銀行案作出一審宣判。
石廣道,這位曾經的“天之驕子”,將迎來漫長的鐵窗生涯……
2013年4月10日,一個多云的日子,初春的上海尚未十分溫暖。上午9點多,頭戴絨線帽和口罩、背著雙肩包的萬廣道,出現在上海浦東新區張江路附近的一家銀行。
可能是因為緊張,在銀行外的ATM機旁徘徊了有20多分鐘,他才走進大廳,取了號,坐了下來。沒脫帽子,也沒摘口罩,萬廣道靜靜地坐在那里,看著銀行大廳里的各色人等不停地忙碌,平復著自己的情緒。
“我一年前在這家銀行外面的ATM機上取過錢,但沒進去過。”萬廣道就這樣坐了有半個多小時,發現不遠處的VIP理財室是單獨隔間,相對比較隱蔽,就站起身,向其中的05號VIP理財室走去,并隨手關上了理財室的玻璃門。
監控錄像顯示,當時理財室內有兩名中年女客戶,萬廣道進去后,右手拿著事先準備好的水果刀,左手捂住一位女客戶宋某的嘴巴,刀尖指向她的頸部,向銀行工作人員扔出事先準備好的橘黃色口袋,喝令道:“拿錢給我,給你三十秒時間!”
聽著眼前這位年輕“劫匪”不停地倒數著秒數,銀行工作人員小胡心里不免擔心起來,“你別動手,我給你錢!”她一邊裝錢一邊暗暗通知另一位同事報警。
不一會兒,小胡把裝滿錢的橘黃色口袋遞了出來,萬廣道見到里面有錢,拿起口袋,放開人質,迅速從理財室離開。突然間,銀行警鈴大作,大廳里的人都往外走,萬廣道隨著人流走出了銀行大門。
出了大門,往右一轉,萬廣道就開始跑。隨即,幾名銀行工作人員就追了出來。這時,已是上午11點左右。
追逐過程中,有銀行工作人員解下自己的皮帶,抽向萬廣道,而萬廣道則回身拿手中的水果刀來抵擋。“東西還給人家,看你年紀輕輕,給你個機會。”銀行工作人員還不忘勸說他放棄錢款。由于慌亂,萬廣道在逃跑過程中還摔了一跤。
就在追逐僵持之際,一輛白色轎車正好迎面駛來,萬廣道看準機會,把錢扔進了車里。銀行工作人員以為這是接應的同伙,趕緊攔下車取回被搶的錢款。而這時,萬廣道趁機打車逃走了。銀行工作人員再想追,已經來不及了。
也許是因為過度緊張,萬廣道在出租車上對著自己的帽子嘔吐起來,司機師傅建議他下車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下車后,萬廣道把帽子扔在旁邊的綠化帶里,休息了幾分鐘,把水果刀、外套裝在背包里,另外打了一輛出租車回到了租住的家中。他的住處,距離事發銀行只不過三公里遠。
次日凌晨,警方追查至萬廣道住處,將其抓獲并帶走。當時,萬廣道正酣睡在自己的床上,“從銀行出來,我已經筋疲力盡,回到家里就睡著了。”
被擒獲那一刻,萬廣道的身體簌簌發抖,警察讓他穿上衣服,又幫他披上外套。來到公安局,他依然非常緊張,不停地要水喝,始終不愿抬頭。從案發至被抓,僅僅只過了13個小時。
1990年3月,萬廣道出生于山東新泰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到大,他一直擔任班長,成績優異,可以說是父母的驕傲。在高中同學的眼中,他也是“逢考必第一”。2007年,他以非常不錯的成績從山東考入上海某知名大學的金融保險統計專業,“全省那一年80萬名考生,我排在1000名左右。”
大學期間,“學習比高中輕松了很多”,萬廣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別的方面,參加學生會、社團,也經常玩玩DOTA游戲、打打籃球。在大學同學看來,萬廣道是個典型的山東人——開朗、善良、仗義、淳樸。作為寢室長他常主動掃地、清理垃圾,室友讓他幫忙去取快遞之類的事情他總是欣然應允。
雖然家里生活條件很一般,父親原來工作的廠子倒閉,加上腿部有病,平時就做點小生意,母親做保健品銷售,每月收入也就3000多元,但父母給他每月的生活費有1000元,并不算少。
2011年,萬廣道大學畢業。大四那一年,他曾在某跨國公司財務部門實習,但覺得“工作難度不大,挑戰性不高,自己的很多能力都發揮不出來”,就沒有繼續留下工作,而是選擇畢業后去一家咨詢公司,從事調研和銷售工作。
每月4000元的起薪,讓初入社會的他覺得還能接受,但一段時間下來,“覺得與上大學時的想象有些出入”,而且經常要加班到深夜,工作半年后,就毅然辭職,跳槽到了一家以銷售保健品為主的公司。
“畢業后比較迷茫,沒有清楚的職業規劃,因為母親介紹的關系,我就進了那家保健品銷售公司。”工作時間變得更加自由,收入也時高時低,多則三四千元,少的時候還需要家里貼補一兩千元。
也一直想扎根上海,但想到高高在上的房價,就有點望而卻步,“在上海買房、買車,少說也要兩三百萬,工作10年都實現不了。”實際上,扣除每個月1000多元的房租,他幾乎剩不下什么錢。
大學剛畢業時,他身邊還有女朋友的陪伴,兩個人是高中同學。女孩子在山東念的大學,畢業后來到上海,住在浦西,而萬廣道住在浦東。在萬廣道眼里,“她很體貼,很少提出要什么東西”,他對她的感情也比較深。
案發前兩個月,因為種種原因,女孩子提出分手,結束了這段持續了五年的戀愛。“兩個人工作上都有壓力,而且都是外地人,雙方感覺得不到關心,各種小的爭執越來越多。”萬廣道曾經想過要挽回,但未能如愿。
就在和女朋友分手之際,萬廣道從母親的一個電話中獲悉家中已負債累累的實際狀況,他答應母親會想辦法幫家里還債。而此時的萬廣道,其實已經開始向曾經的同學借錢,自己的幾張信用卡也不知不覺欠下了幾萬元的債務。
2013年10月17日,一個陰天,秋天的上海已有一絲涼意。萬廣道搶銀行案在上海一中院公開開庭。在法庭上,穿著格子襯衫、留著平頭的他,看起來和普通20出頭的年輕人沒什么兩樣。
“搶劫銀行,缺錢只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當時和女友分手不久,自己的心理狀態比較低沉郁悶……2013年4月9日下午、晚上的時候,我臨時起意搶劫銀行,這個念頭產生后在腦子里怎么也散不掉……當時精神處于低沉、壓抑的狀態,完全不顧后果以及對他人造成的傷害,也不顧能否成功,就實施了搶劫銀行的行為,現在看來真的不應該……”面對檢察官的當庭指控,萬廣道不斷地回憶著當時內心的想法。
在最后陳述階段,萬廣道輕輕地拿出事先寫好的紙條,念出了自己的心聲:“……從小到大,我成績良好,一直生活在一個單純的環境里,現在因為一時沖動,犯下大錯。不珍惜原有的大好年華,把自己推下了懸崖。我向家人與社會作出承諾,我會認真改造,穩定思想,將來報答社會。尤其是我的父母,年事已高,生活艱辛,希望你們能照顧好自己。”而在庭下旁聽的母親,聽到這番話時,早已淚流滿面。
上海一中院經審理,于12月16日就本案作出一審宣判,判決被告人萬廣道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剝奪政治權利兩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萬元;違法所得人民幣10萬元予以發還,查獲的犯罪工具予以沒收。
一審宣判后,萬廣道并未在上訴期內提起上訴,一審判決已于日前生效。他即將面臨的,是十年的鐵窗生涯。“在監獄的日子,我會多讀一些對自己人生和未來工作有用的書,好好改造,爭取能減刑,等出來了,再好好報答父母。”萬廣道說。
“剛畢業的時候,沒有什么清楚的職業規劃,會比較迷茫。”當被問及案發前一段時間的心理狀態時,萬廣道坦言道。迷茫,這對當今的很多大學畢業生來說已經不是什么陌生詞匯,恰是真實心境的體現。
就在萬廣道案件一審宣判的半個多月前,上海一中院還審結了另外一起搶劫銀行案件。該案被告人龐某,同樣是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的小年輕,只身在上海打拼,長期未找到固定工作,后來到上海陸家嘴附近的一家銀行,謊稱背包內的水泥磚塊為炸彈,向銀行索要100萬元,被當場抓獲。最終經過二審,龐某被判犯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并處有期徒刑一年。
“被告人是不能正常自我調節心理狀態的年輕人”,談到為什么會搶劫銀行,龐某的辯護人在法庭上說道,“到上海長期找不到工作,工作生活都看不到前途。”
迷茫也好,看不到前途也罷,均不是走上犯罪道路的借口。但是,從兩個年輕人身上,我們也深深感到當代大學畢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亟待我們引起關注。
因為種種原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找不到合適的生活伴侶,對未來的生活沒有方向,面對高房價無能為力……甚至不少學生時代的“天之驕子”,一踏上社會,就被淹沒在大城市的喧囂人流之中,甚至被遺忘在無人問津的角落。
“這時,如若內心的壓抑、不滿、悲觀、失望、迷茫等負面情緒難以得到有效的疏導和排解,便會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甚至帶來一些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后果。”受過國家心理咨詢師專業培訓、對青少年心理有較多了解的上海一中院少年庭副庭長蔣紅瑋表示。當前,更重要的是加強對大學畢業生群體的心理干預。據報道,在上海的一些街道社區,已經出現了一些針對包括大學畢業生在內的失業青年群體進行就業指導、心理疏導的服務項目,應該說是一種很好的嘗試。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