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娟
[摘要]目的 了解高校女職工婦科體檢結果,從而對婦科常見病進行早發現、早治療。 方法 對我校2013年參加體檢的654名女職工進行婦科檢查,包括彩超、宮頸刮片檢查等,觀察婦科疾病類型以及不同年齡發病率上的差異。 結果 654名女職工中共檢查婦科疾病347名,檢出率為53.06%,其中發病居于前3位的分別為乳腺增生23.55%(154/654)、子宮肌瘤12.39%(81/654)、陰道炎9.17%(60/654);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在30~45歲發病率明顯高于45歲以上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陰道炎患者在不同年齡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高校女職工婦科疾病發病率較高,應加強對婦科病的關注,定期體檢以早發現、早治療。
[關鍵詞] 高校;女職工;婦科;體檢
[中圖分類號] R1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04-75-03
Analysis on the results of gynecological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university female staff
CHEN Lijuan
School Infirmary, Zh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4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sults of gynecological physical examination for university female staff and to achieve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for frequently seen diseases in gynecology. Methods 654 members of female staff from our university participated in a gynecological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2013 and the examination entailed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ervical smear, and other tes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iseases and incidence rates at different ag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347 in 654 members of staff were detected to have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nd the detection rate was 53.06%. The three diseases with highest incidence rate were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uterus myoma and vaginitis, and their incidence rates were 23.55%(154/654), 12.39%(81/654), and 9.17% (60/654) respectively; the incidence rate of 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s and uterus myoma among patients between 30-45 years of ag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mong patients over 45 years of age,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fference of vaginitis between age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rate of gynecological diseases among university female staff is relatively high. Therefore, the attention on gynecological diseases should be enhanced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periodically so as to achieve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Key words] University; Female staff; Gynecology; Physical examination
定期體檢是一種保障健康的有效手段,可以發現一些無明顯癥狀的疾病[1]。我校每年都會組織職工進行全面體檢,并對女職工婦科疾病狀況進行普查,從而對婦科疾病早發現、早治療,保障女職工的身體健康。為了了解高校女職工婦科體檢結果,做好女職工的預防保健工作,2013年我校對參加體檢的654名女職工進行婦科檢查,現將檢查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校參加體檢的654名女職工,年齡23~75歲,平均(53.8±6.2)歲。
1.2 方法
除了婦檢、宮頸刮片和白帶檢查在某綜合三甲醫院進行外,所有體檢者其他項目均在校醫院進行,時間為2013年4~5月,詢問病史,填寫體檢表,進行常規婦科檢查,采用彩超檢查子宮附件和乳腺,采用宮頸刮片檢查宮頸。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體檢者婦科疾病患病率及疾病種類分布
654名女職工中共檢查婦科疾病347名,檢查率為53.06%,共檢出11種疾病,其中發病居于前3位的分別為乳腺增生23.55%(154/654)、子宮肌瘤12.39%(81/654)、陰道炎9.17%(60/654),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見表1。
2.2 三種主要疾病不同年齡段患病率比較
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在30~45歲發病率明顯高于45歲以上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陰道炎患者在不同年齡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通過本次體檢結果顯示,654例女職工中共檢查婦科疾病347名,檢查率為53.06%,共檢出11種疾病,乳腺增生154名、子宮肌瘤81名、陰道炎60名、卵巢腫瘤25名、宮頸糜爛15名、子宮脫垂3名、外陰白斑2名、多囊卵巢綜合征2名、宮頸息肉2名、附件炎2名、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1名,其中發病居于前三位的分別為乳腺增生23.55%、子宮肌瘤12.39%、陰道炎9.17%,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這說明乳腺增生、子宮肌瘤、陰道炎是影響我校女職工的主要婦科問題。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見的乳房疾病,主要是指乳腺上皮、纖維組織的增生、乳小葉和乳腺組織導管的退行性病變及結締組織的生長,由于內分泌激素水平的失調,性激素的代謝紊亂會導致乳腺生理性增生[2-3]。本次體檢中乳腺增生居于首位,占23.55%,可能與我校女職工工作壓力大、母乳喂養少有關系。此外,乳腺增生30~45歲發病率明顯高于45歲以上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隨著年齡的增加乳腺增生發病率會降低,但是乳腺增生病程較長,容易出現癌變傾向[4],因而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有效降低乳腺癌的發生。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生殖器官良性腫瘤,主要是子宮平滑肌細胞逐漸增生而成,其發病機制比較復雜,發病率較高[5],本研究中發病率為12.39%,主要是因為職工妊娠期高激素和長期性生活失調造成的。此外,子宮肌瘤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減少,但是需要加強診斷和治療,防止病情惡化[6-7]。
陰道炎是由細菌、真菌、滴蟲等病原體的感染造成的[8],本次體檢中患病率為9.17%,而且不同年齡段之間患病率無顯著差異,說明不同年齡段之間均會發生陰道炎。其發病主要是因為陰道內乳酸桿菌減少導致其他細菌大量繁殖,造成菌群失調,約有20%以上的患者無明顯癥狀,常容易被忽視[9-10]。此外,老年職工缺乏雌激素的作用,陰道炎發病率較高,不容忽視,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子宮內膜炎[11-12],因而需要加強對絕經期婦女的婦科檢查,還需要提高女職工的衛生保健意識,避免濫用抗生素、減少外陰洗液的使用量,改變不良洗滌習慣[13-15]。
綜上所述,我校本次婦科體檢中,女職工健康狀況相對良好,常見婦科疾病患病率明顯低于以往報道[16],而且體檢中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這與以往我校定期體檢是分不開的。但是我校女職工婦科疾病發病率還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應加強對婦科病的關注,定期體檢以早發現、早治療,從而加強對女職工的預防保健[17]。
[參考文獻]
[1] 佘初蓮.237名已婚女教師婦科及乳腺體檢結果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學(下旬),2013,1(7):134-134,138.
[2] 李川蘋,夏遠俊.1281名高校女教職工婦科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571-572.
[3] 陳家云,賀京軍,彭雅蓮.廣東高校713例女教職工婦科檢查結果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9):2890-2893.
[4] 邱詠梅,聶鑫.我市部分單位已婚婦女婦科健康體檢分析[J].子宮健康月刊,2011,4(4):58-58.
[5] 張文斌,張文鴻.甘肅省天祝地區已婚婦女宮頸糜爛的調查分析[J].中國媒炭工業醫學雜志,2008,11(12):1915-1915.
[6] 帥平,劉玉萍,王林,等.某單位女職工婦科體檢結果分析及對宮頸癌的認知狀況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2,32(9):5123-5125.
[7] 徐敏,趙井衛.2008~2012年駐京某部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6(14):173-175.
[8] 李倩.北京某高校2011年女教職工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6(21):1562-1563.
[9] 鄧志敏,王軍秀,黃雪琴,等.深圳市寶安區2800例已婚婦女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 2009,3(23):46-48.
[10] 馮海琪.3235例已婚婦女的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19(31):113-114.
[11] 李素英.湖北省電力女職工6832例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水電醫學,2011,3(29):160-161.
[12] 徐敏,趙井衛.2008-2012年駐京某部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13,20(6):173-175.
[13] 喻紅,邱昕光,嚴紅,等.2510例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1,30(9):124-125.
[14] 王春秧.850例女性陰道菌群分布調查[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8):6-7.
[15] 王冰,胡秀珍,宋桂芹.陰道炎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4):52-54.
[16] 何靜.義烏市1126例已婚婦女的婦科病體檢結果分析[J].海南醫學,2012,3(19):133-134.
[17] 周平俊.某學院女職工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2010,1(33):65-67.
(收稿日期:2013-12-07)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體檢者婦科疾病患病率及疾病種類分布
654名女職工中共檢查婦科疾病347名,檢查率為53.06%,共檢出11種疾病,其中發病居于前3位的分別為乳腺增生23.55%(154/654)、子宮肌瘤12.39%(81/654)、陰道炎9.17%(60/654),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見表1。
2.2 三種主要疾病不同年齡段患病率比較
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在30~45歲發病率明顯高于45歲以上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陰道炎患者在不同年齡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通過本次體檢結果顯示,654例女職工中共檢查婦科疾病347名,檢查率為53.06%,共檢出11種疾病,乳腺增生154名、子宮肌瘤81名、陰道炎60名、卵巢腫瘤25名、宮頸糜爛15名、子宮脫垂3名、外陰白斑2名、多囊卵巢綜合征2名、宮頸息肉2名、附件炎2名、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1名,其中發病居于前三位的分別為乳腺增生23.55%、子宮肌瘤12.39%、陰道炎9.17%,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這說明乳腺增生、子宮肌瘤、陰道炎是影響我校女職工的主要婦科問題。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見的乳房疾病,主要是指乳腺上皮、纖維組織的增生、乳小葉和乳腺組織導管的退行性病變及結締組織的生長,由于內分泌激素水平的失調,性激素的代謝紊亂會導致乳腺生理性增生[2-3]。本次體檢中乳腺增生居于首位,占23.55%,可能與我校女職工工作壓力大、母乳喂養少有關系。此外,乳腺增生30~45歲發病率明顯高于45歲以上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隨著年齡的增加乳腺增生發病率會降低,但是乳腺增生病程較長,容易出現癌變傾向[4],因而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有效降低乳腺癌的發生。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生殖器官良性腫瘤,主要是子宮平滑肌細胞逐漸增生而成,其發病機制比較復雜,發病率較高[5],本研究中發病率為12.39%,主要是因為職工妊娠期高激素和長期性生活失調造成的。此外,子宮肌瘤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減少,但是需要加強診斷和治療,防止病情惡化[6-7]。
陰道炎是由細菌、真菌、滴蟲等病原體的感染造成的[8],本次體檢中患病率為9.17%,而且不同年齡段之間患病率無顯著差異,說明不同年齡段之間均會發生陰道炎。其發病主要是因為陰道內乳酸桿菌減少導致其他細菌大量繁殖,造成菌群失調,約有20%以上的患者無明顯癥狀,常容易被忽視[9-10]。此外,老年職工缺乏雌激素的作用,陰道炎發病率較高,不容忽視,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子宮內膜炎[11-12],因而需要加強對絕經期婦女的婦科檢查,還需要提高女職工的衛生保健意識,避免濫用抗生素、減少外陰洗液的使用量,改變不良洗滌習慣[13-15]。
綜上所述,我校本次婦科體檢中,女職工健康狀況相對良好,常見婦科疾病患病率明顯低于以往報道[16],而且體檢中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這與以往我校定期體檢是分不開的。但是我校女職工婦科疾病發病率還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應加強對婦科病的關注,定期體檢以早發現、早治療,從而加強對女職工的預防保健[17]。
[參考文獻]
[1] 佘初蓮.237名已婚女教師婦科及乳腺體檢結果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學(下旬),2013,1(7):134-134,138.
[2] 李川蘋,夏遠俊.1281名高校女教職工婦科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571-572.
[3] 陳家云,賀京軍,彭雅蓮.廣東高校713例女教職工婦科檢查結果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9):2890-2893.
[4] 邱詠梅,聶鑫.我市部分單位已婚婦女婦科健康體檢分析[J].子宮健康月刊,2011,4(4):58-58.
[5] 張文斌,張文鴻.甘肅省天祝地區已婚婦女宮頸糜爛的調查分析[J].中國媒炭工業醫學雜志,2008,11(12):1915-1915.
[6] 帥平,劉玉萍,王林,等.某單位女職工婦科體檢結果分析及對宮頸癌的認知狀況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2,32(9):5123-5125.
[7] 徐敏,趙井衛.2008~2012年駐京某部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6(14):173-175.
[8] 李倩.北京某高校2011年女教職工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6(21):1562-1563.
[9] 鄧志敏,王軍秀,黃雪琴,等.深圳市寶安區2800例已婚婦女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 2009,3(23):46-48.
[10] 馮海琪.3235例已婚婦女的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19(31):113-114.
[11] 李素英.湖北省電力女職工6832例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水電醫學,2011,3(29):160-161.
[12] 徐敏,趙井衛.2008-2012年駐京某部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13,20(6):173-175.
[13] 喻紅,邱昕光,嚴紅,等.2510例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1,30(9):124-125.
[14] 王春秧.850例女性陰道菌群分布調查[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8):6-7.
[15] 王冰,胡秀珍,宋桂芹.陰道炎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4):52-54.
[16] 何靜.義烏市1126例已婚婦女的婦科病體檢結果分析[J].海南醫學,2012,3(19):133-134.
[17] 周平俊.某學院女職工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2010,1(33):65-67.
(收稿日期:2013-12-07)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體檢者婦科疾病患病率及疾病種類分布
654名女職工中共檢查婦科疾病347名,檢查率為53.06%,共檢出11種疾病,其中發病居于前3位的分別為乳腺增生23.55%(154/654)、子宮肌瘤12.39%(81/654)、陰道炎9.17%(60/654),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見表1。
2.2 三種主要疾病不同年齡段患病率比較
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在30~45歲發病率明顯高于45歲以上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陰道炎患者在不同年齡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通過本次體檢結果顯示,654例女職工中共檢查婦科疾病347名,檢查率為53.06%,共檢出11種疾病,乳腺增生154名、子宮肌瘤81名、陰道炎60名、卵巢腫瘤25名、宮頸糜爛15名、子宮脫垂3名、外陰白斑2名、多囊卵巢綜合征2名、宮頸息肉2名、附件炎2名、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1名,其中發病居于前三位的分別為乳腺增生23.55%、子宮肌瘤12.39%、陰道炎9.17%,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這說明乳腺增生、子宮肌瘤、陰道炎是影響我校女職工的主要婦科問題。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見的乳房疾病,主要是指乳腺上皮、纖維組織的增生、乳小葉和乳腺組織導管的退行性病變及結締組織的生長,由于內分泌激素水平的失調,性激素的代謝紊亂會導致乳腺生理性增生[2-3]。本次體檢中乳腺增生居于首位,占23.55%,可能與我校女職工工作壓力大、母乳喂養少有關系。此外,乳腺增生30~45歲發病率明顯高于45歲以上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隨著年齡的增加乳腺增生發病率會降低,但是乳腺增生病程較長,容易出現癌變傾向[4],因而需要早發現、早治療,有效降低乳腺癌的發生。
子宮肌瘤是一種常見的生殖器官良性腫瘤,主要是子宮平滑肌細胞逐漸增生而成,其發病機制比較復雜,發病率較高[5],本研究中發病率為12.39%,主要是因為職工妊娠期高激素和長期性生活失調造成的。此外,子宮肌瘤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會減少,但是需要加強診斷和治療,防止病情惡化[6-7]。
陰道炎是由細菌、真菌、滴蟲等病原體的感染造成的[8],本次體檢中患病率為9.17%,而且不同年齡段之間患病率無顯著差異,說明不同年齡段之間均會發生陰道炎。其發病主要是因為陰道內乳酸桿菌減少導致其他細菌大量繁殖,造成菌群失調,約有20%以上的患者無明顯癥狀,常容易被忽視[9-10]。此外,老年職工缺乏雌激素的作用,陰道炎發病率較高,不容忽視,如果處理不當會造成子宮內膜炎[11-12],因而需要加強對絕經期婦女的婦科檢查,還需要提高女職工的衛生保健意識,避免濫用抗生素、減少外陰洗液的使用量,改變不良洗滌習慣[13-15]。
綜上所述,我校本次婦科體檢中,女職工健康狀況相對良好,常見婦科疾病患病率明顯低于以往報道[16],而且體檢中未發現宮頸癌和癌前病變,這與以往我校定期體檢是分不開的。但是我校女職工婦科疾病發病率還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應加強對婦科病的關注,定期體檢以早發現、早治療,從而加強對女職工的預防保健[17]。
[參考文獻]
[1] 佘初蓮.237名已婚女教師婦科及乳腺體檢結果分析[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學(下旬),2013,1(7):134-134,138.
[2] 李川蘋,夏遠俊.1281名高校女教職工婦科健康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571-572.
[3] 陳家云,賀京軍,彭雅蓮.廣東高校713例女教職工婦科檢查結果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2,18(19):2890-2893.
[4] 邱詠梅,聶鑫.我市部分單位已婚婦女婦科健康體檢分析[J].子宮健康月刊,2011,4(4):58-58.
[5] 張文斌,張文鴻.甘肅省天祝地區已婚婦女宮頸糜爛的調查分析[J].中國媒炭工業醫學雜志,2008,11(12):1915-1915.
[6] 帥平,劉玉萍,王林,等.某單位女職工婦科體檢結果分析及對宮頸癌的認知狀況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2,32(9):5123-5125.
[7] 徐敏,趙井衛.2008~2012年駐京某部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3,6(14):173-175.
[8] 李倩.北京某高校2011年女教職工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6(21):1562-1563.
[9] 鄧志敏,王軍秀,黃雪琴,等.深圳市寶安區2800例已婚婦女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 2009,3(23):46-48.
[10] 馮海琪.3235例已婚婦女的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9,19(31):113-114.
[11] 李素英.湖北省電力女職工6832例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水電醫學,2011,3(29):160-161.
[12] 徐敏,趙井衛.2008-2012年駐京某部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2013,20(6):173-175.
[13] 喻紅,邱昕光,嚴紅,等.2510例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1,30(9):124-125.
[14] 王春秧.850例女性陰道菌群分布調查[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28):6-7.
[15] 王冰,胡秀珍,宋桂芹.陰道炎相關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13,3(14):52-54.
[16] 何靜.義烏市1126例已婚婦女的婦科病體檢結果分析[J].海南醫學,2012,3(19):133-134.
[17] 周平俊.某學院女職工婦科體檢結果分析[J].中國校醫,2010,1(33):65-67.
(收稿日期:201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