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婷
摘要: 目的:探討膝關節單髁置換(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UKA)手術的術中護理。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對28例患者行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進行有計劃的術前準備與術中護理。結果:全部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近期效果滿意,未出現術后感染并發癥。結論: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是一種微創治療方法,手術室護士術前要了解患者病情,充分做好術前準備。術中護理觀察、護士的熟練配合是取得手術成功以及提高醫生滿意度的關鍵。
關鍵詞:膝關節;單髁置換;手術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5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9-0080-02膝關節單髁置換術(Unicondylar knee arthroplasty,UKA)是指僅對膝關節內側或外側室進行表面置換,主要目的是替代膝關節脛股骨受破壞的軟骨表面。據統計在膝關節炎的患者中內側間室單獨受累者約占25%, 而僅外側間室受累者為5%,本組病例均為內髁置換。[1]膝關節單髁置換主要用于治療局限于單一間室的骨關節炎或骨壞死。由于單髁置換術保留了交叉韌帶、髕股關節及對側脛股間室,從而能夠保留更正常的關節動力學,獲得更大的活動度,保留骨量便于翻修為全膝關節表面置換。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應用該技術治療.單間室的骨關節炎及創傷性關節炎28例,效果滿意,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49-61歲,平均51.45歲,其中2例病變累及多個關節間室, 遂改為全膝置換術。全部患者術前均經骨科常規檢查及X線或MRI檢查。
1.2 方法:手術在電動氣壓止血帶下進行,手術切口采用髕骨旁切口, 一般為5-8CM, 切開皮膚后在深筋膜下稍作游離, 切開關解囊, 暴露病變的股骨髁和脛骨平臺。檢查髕股關節面和對側的脛股關節面, 稍作軟組織松解。采用股骨髓內定位,先作股骨髁遠端截骨, 測量股骨髁的大小, 用合適的模板作股骨髁的倒角和后髁截骨。完成股骨部分截骨后, 采用脛骨髓外定位裝置作關節面下2MM的截骨。測量脛骨部分的大小, 用合適的模板完成脛骨部分的截骨。選擇不同厚度的墊片試模作軟組織平衡的測試, 以決定選用的聚乙烯墊片。取出試裝假體后用骨水泥固定正式假體。[2]
2 術前準備
2.1 心理護理:大多數患者入院前經各種保守治療效果不佳,對疾病的康復缺乏信心而產生悲觀心理,同時因為該手術是一項新技術,患者知識缺乏,對新技術療效存在疑慮,術前巡回護士訪視病人時,根據病人的理解能力進行健康教育,告知病人此項手術具有創傷小,痛苦少,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將手術過程及手術相關注意事項向患者講解,盡可能消除患者對此新技術的擔心和疑惑,解除心理負擔,增強安全感,并請同病房手術成功病人現身說教,消除病人思想上的顧慮,以良好心態配合手術。
2.2 特殊器械和物品的準備:手術應安排在寬敞的百級層流手術間,術前30分鐘開啟層流凈化系統,手術室溫度調節在22~24℃,濕度50%~60%.常規準備關節置換器械包,假體置換特殊器械包,電動驅血儀、脈沖槍、3M 含碘抗菌薄膜及漏斗式貼膜、電刀、電動工具等,以及各型號假體,所有物品均保證無菌要求。
3 術中配合
3.1 仔細核對病人,建立好靜脈通路,協助麻醉師給病人麻醉。
3.2 協助手術醫生為病人擺放體位,病人仰臥位,屈患肢的髖部70°~90°,患膝約屈120°,并放于固定架上,固定架上可放一啫喱保護墊,屈膝120°便于安放假體,但要注意避免腓總神經及肌肉韌帶的損傷。
3.3 常規消毒鋪巾,切口區域用3M 含碘抗菌薄膜,其口區域外用漏斗式貼膜保護好皮膚,這樣術中沖洗時可保持手術區域干燥無菌。手術在驅血帶下進行,驅血帶的壓力一般為患者收縮壓的2倍。手術切口采用微創髕骨內側小切口, 一般為5-8CM,切皮后在深筋膜下稍作游離, 切開關解囊, 暴露病變的股骨髁和脛骨平臺。檢查髕股關節面和對側的脛股關節面, 稍作軟組織松解。采用股骨髓內定位,先作股骨髁遠端截骨, 測量股骨髁的大小, 用合適的模板作股骨髁的倒角和后髁截骨。股骨部分截骨完成后, 采用脛骨髓外定位裝置作關節面下2MM的截骨。測量脛骨部分的大小, 用合適的模板完成脛骨部分的截骨。選擇不同厚度的墊片試模作軟組織平衡測試,檢查膝關節穩定性及間隙張力。取出試裝假體后用骨水泥固定正式安裝股骨與脛骨假體試模,選擇不同厚度的墊片試模再次作軟組織平衡的測試,膝關節置于45°位至骨水泥凝固,決定選用的聚乙烯墊片的型號。所有假體安裝完畢后, 沖洗切口松驅血帶后止血,放置引流管,關閉切口,彈力繃帶稍作加壓包扎,下肢托固定。[3]
4 體會
4.1 手術被安排在百級層流凈化的手術室中進行,嚴格的執行無菌的操作,應該盡量縮短手術的時間,為實現嚴格的保護和隔離,主刀醫生及一助應該戴雙層的無菌的手套,安裝假體前應該更換無菌手套。遞送假體時應要用手術臺上的紗布包裹好傳遞。[4]
4.2 手術配合護士要提前學習,熟悉手術過程,術前應與主刀醫生溝通,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做到心中有數,手術過程中嚴密觀察手術進程,精力集中,及時供應手術用品。
4.3 準確記錄電動氣壓止血帶的使用壓力及時間,并設定好時間報警。開放止血帶時應及時與麻醉師溝通,用紗布壓迫切口止血,適當加快輸液或輸血的速度,以提高患者血容量,防止因血壓下降而影響患者生命體征。
4.4 注意病人保暖、體位擺放等各個環節,保證術程順利。
4.5 注意病情變化,加強巡視,及時供應臺上物品,并做好記錄。根椐患者需要調節手術間的溫度和濕度,將其舒適度調整到最佳狀態,使患者感到滿意、放心。
參考文獻
[1] 宋華榮, 喻忠, 王黎明, 等. 膝關節單髁置換術治療單側脛股間隙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 中華關節外科雜志 2010, 4( 1) : 52- 56.
[2] 魏繼東 膝關節單髁置換術22例手術效果分析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6):705-706
[3] 陳云蘇 中國臨床醫學 2004,11( 5 ):787-788
[4] 周海燕 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臨床護理中國實用醫藥2012 ,7( 19 ):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