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輝躍 陳燕怡
摘要:
目的:研究探討針灸和推拿聯合治療中風后早期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自2012年02月至2014年01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140例患者,每組70例并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的針刺療法和康復訓練。對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針灸與推拿聯合治療。同時對對照組患者在常規基礎上聯用推拿治療。結果: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緩解,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達85.7%,對照組總有效率68.5%,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灸和推拿聯合治療中風后早期肩-手綜合征,對患者具有顯著效果,值得廣大醫學工作者在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針灸; 推拿; 聯合治療; 肩-手綜合征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in early post stroke shoulder hand syndrome.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12 02 to 2014 01 months in 140 cases of our hospital patients, 70 cases in each group and all the patients underwent routine acupuncture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assag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relieved,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68.5%,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lt; 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 in early post stroke shoulder hand syndrome,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patients, is worthy of promotion in clinical use of medical workers.【Key words】Acupuncture; Massage;Combined therapy;Shoulder hand syndrome
【中圖分類號】
S853.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5-0013-02
肩-手綜合征是一種并發癥,一般由于中風所引起的,其具有很高的發病率,一般在為12%~70%[1],好發于中風后1-3個月內。其臨床表現為患側疼痛,水腫,肩關節活動度受限,若不及時進行正確有效的治療,后期還會出現肌肉萎縮、攣縮畸形等現象,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治療[2]。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探討針灸和推拿聯合治療中風后早期肩-手綜合征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2年02月至2014年01月來我院就診的患者中篩選符合診斷標準的肩-手綜合征患者140例。將這些患者按照隨機分組的方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70例,男38例,女32例;年齡39-72周歲,平均年齡(63.4±3.5)周歲;對照組70例,男36例,女34例;年齡38-68周歲,平均年齡(62.5±3.2)周歲;經統計分析,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肩-手綜合征分期及天數等臨床資料上均沒有統計學差異(P>0.05),符合分析納入標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進行常規的腦卒中治療,包括使用腦細胞營養劑、促進腦微循環、調整血壓、血糖,降低顱內壓、維持水電解質的平衡及進行其他能改善病情,防治并發癥的措施。同時,兩組均進行相同程度的康復治療及針刺治療,時間維持4周。
對照組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同時,聯用推拿方法。即通過點、按、揉等手法刺激患者肩髃、肩髎、肩貞、肩臑、極泉、曲池、手三里、陽谷、陽溪、陽池、及合谷等穴位,隨后采用捏法,即雙手交替,以患者能承受最大的力圖從其肢體遠端捏至近端10~13遍,接著環轉活動手腕、肘、肩關節,并輕柔患肢,最后進行腕關節的背部拉伸及前臂牽拉手法,并以不引起疼痛的力度拍打患肢。
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常規療法聯用推拿方法的基礎上,再采用針灸治療。方法如下:對照我國“經穴部位”的標準,按照患者疼痛部位選取的魚際穴(主治手太陰癥)、后溪穴(主治手太陽癥)、合谷穴(主治手陽明癥)、中渚穴(主治手少陽癥)中的一至多個穴位進行刺激。行針前需對針刺部位進行常規消毒處理,選用無菌毫針,規格0.32mm×40mm,運用平補平泄法,以患者稍感酸脹時,留針30min,并進行適當上肢活動。
1.3 各項評分指標:
目測評分:⑴疼痛:0分即不痛,10分即觸碰劇痛;⑵水腫:0分為無水腫;6分為嚴重水腫。⑶肩關節活動度參照國外Michaelfeese的標準評分。
1.4 療效評定:
①痊愈:患者肩、手疼痛、水腫等臨床癥狀消失,活動度正常。②顯著:疼痛及水腫消失,關節活動無明顯受限,但肌肉一定程度上萎縮。③有效:水腫基本消失,疼痛緩解,輕微活動度受限且肌肉萎縮。④無效:癥狀無緩解或者加劇。
1.5 分析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對計量數據以(X±s)表示,進行x2檢驗,若P<0.05,即具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總體上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85.7%的總有效率,相對于對照組68.5%的總有效率具有明顯的差異性(χ2=1.234,P<0.05)。同時對兩組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兩組組間治療后的比較發現,在活動度,水腫程度及疼痛程度上均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且實驗組的效果更顯著(P<0.05)。具體見下表1,表2。
3 討論
本文采用推拿結合針灸療法,通過選取肩髃、肩髎等穴位進行推拿從而起到活絡氣血之功效?!安煌▌t痛”,因此結合針灸療法,刺激魚際穴等穴位,起到打通經絡,使氣血順暢之功效。中醫認為,肩-手綜合征是由于患者氣血阻滯,導致經脈、關節不通而產生痛感。故應施以活血益氣、通經活絡之法[3]。
由本文結果可知,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總體上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85.7%的總有效率,相對于對照組68.5%的總有效率具有明顯的差異性(χ2=1.234,P<0.05)。同時對兩組組內治療前后比較,兩組組間治療后的比較發現,在活動度,水腫程度及疼痛程度上均具有明顯的差異性,且實驗組的效果更顯著(P<0.05)。
綜上所述,針灸和推拿聯合治療中風后早期肩-手綜合征,對患者具有顯著效果,能夠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命質量,緩解患者痛苦,值得廣大醫學工作者在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楊軍,王康峰.中醫藥治療腦卒中后肩一手綜合征現狀[J].山西中醫學院學,2010,11(5):76-78.
[2] 白坤常,岳壽偉,股翠萍,等.綜合康復療法治療肩手綜合征得療效觀察[J].中國康復,2010,25(3):251-257.
[3] 張鴻萍.綜合康復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1,9(3):38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