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云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變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美術專業教學標準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尤其是對學生準入指標方面越來越嚴格,學生必須要通過專業考試,才能進入到學校學習。我國教育部門調整和變革現有的美術專業考試制度,其最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建立一套統一有效,且能適應現代社會形式發展的藝術考核制度,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美術專業招生考試體系。本文主要分析現行的美術專業考試招生現狀,根據當前社會發展形式,分析和探討目前實施的考試制度的方式,并且對未來美術專業考試制度創新和變革發展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高校 美術專業 專業考試 考試制度 制度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190-02
近年來,高校藝術專業學生越來越多,而我國教育體制一直以來實行的都是以地方招生情況為標準,而沒有建立統一的招生考試指標,這就導致目前我國高等學校美術專業招生考試存在一定的難度。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高等院校美術專業學生招生考試是一項十分復雜且影響深遠的變革,一套成功的變革方案不僅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可行性。美術考試制度改變和創新要從我國基本國情出發,既要注重學生考試成績,同時還要結合學生平時表現和學力,全面幫助每一個具有藝術天分的學生健康成長。
1 目前高校美術專業課程考試模式分析
1.1 自主招生考試
藝術專業招生一直都是堅持各大高校自主招生的形式,高校依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下,結合高校自身制定的招生政策,按照一定的招生計劃進行擇優選拔錄取,接受社會監督的招生制度。這種招生制度具有一定的統一性,高校在學生高考前對考生進行自主選拔,每一位入選學生還要經過全國統一考試,成績達到生源所在地與試點高校同批錄取控制分數,才可能被高校錄取。自主招生考試這種形式具有一定的優勢,能讓學生在系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習知識,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系統和抽象性思維。但是這種招生模式有一個弊端就是注重學生高考成績,而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與發揮,很多時候由于這種應試教育,導致藝術專業學生缺乏一種藝術的思維。所以,高校美術專業考試制度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能將傳統的考試模式和現代化考試模式結合起來,全面考核每一個美術專業的學生,讓學生能發揮自己的藝術天分,成為被高校培養的優秀人才。
1.2 高考分階段考試
這種形式是指美術學習具有一定的階段性,美術基本功的養成其主要在于每日不斷的練習和培養,最終才能形成有能力藝術知識分子。美術專業考試制度改革實行自高一起分階段考試的方式,高一主要是幾個圖形、高二就是石膏像與靜物等,高三就是人頭像和自由創作等方面。每一個階段性的考試都不相同,而在高中階段實行這種階段式的考試,更加適合與錄取少部分具有扎實功底的繪畫天賦學生。目前高校美術專業招生中主要是根據社會需求,重點檢查和評定學生的學業成績,這是高校教學工作的重點組成部分,對教師及時掌握教學效果以及得失,提高教學質量都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學生要準確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且能進一步明確努力評定,讓家長能清楚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傳統高效美術課堂主要是采用課堂教學,班級授課這種形式,但是,很對時候由于學生比較少,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激情比較低。我國美術專業考試制度經過多番改革和創新,已經在逐漸走向完善和健全的道路上,但是,針對目前考試制度中還是存在的一些不足,教研室與專業課程教師還要進一步研究分析,構建科學的考試體系。
2 新形勢下高校美術專業考試制度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統一性
我國一直對于美術專業學生實行一種地方制的考試模式,從專業招生開始就體現這種差異性。在我國藝術專業考試中,不同民族學生會有不一樣的考試要求,并且對不同民族的學生考核指標也不相同。尤其是對于少數民族的學生,我國政策都非常寬松,在招生過程中,少數民族的學生能享受一些優惠政策,少數民族學生在高考中可以享受加分的獎勵。但是這種制度能保障一些學生的權益,但是,不具備統一性,也會影響考試的公平公正性,對于不能享受優惠政策的學生來講,是一種不公平對待。這種考試制度存在的缺陷就是不具備一個統一性,導致我國高校美術專業考試存在一定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在專業課程考試方面,對學生考試考核方面側重點不同,很多學生的藝術天分沒有被充分挖掘。
2.2 缺乏科學性和規范性
目前我國高校美術專業考試主要實行一種教考結合的模式,這種形式嚴重缺乏公平和公開性,教師既是教學主體,同時還是考試評價的主體,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這種現象主要是由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很容易沒學生的考試成績所吸引,而忽視學生的日常表現,或者教師容易帶有色的眼睛來看待每一個學生的考試成績和考試試卷。導致教師最終評定的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和偏見,因此,目前實行的考試制度還不能體現美術專業考試的一種公平公正性,這個問題值得教育者們思考,同時教師也要積極主動思考這些問題,發現目前考試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問題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措施。
3 新形勢下高校美術專業考試制度改革創新方向
3.1 常規考試與非常規考試相結合
美術專業學生從學習基礎造型進入高校,必須要參加一次嚴格意義上的專業考試,即高考。高考雖然屬于一種應試教育,對學生的考核注重最終成績,這種考試形式存在一定弊端,使得藝術專業學生會缺乏一種藝術情感,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全面發展,美術專業考試要注重日常中的一些非常規性考試,教師要在常規考試期間添加一些飛常規考試,在專業當中增加一定量的短期考試題目,以這種模式督促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專業課的拓展學習,讓學生能不斷豐富專業知識,教師可以將學生非常規性的考試成績記錄到學生日常評價過程中,對學生繪制的優秀作品進行點評,給予學生獎勵,增加學生創作的信心。但是,教師一定不能丟棄常規考試,一般常規考試模式能幫助學生有條理進行學習,傳統考試模式能培養學生迅速造型、形象記憶等方面的能力,也有一定的好處。堅持常規考試與非常規考試相結合,這種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有利的考試模式,藝術專業學生不僅能系統進行學習,同時還能充分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全面發展。endprint
3.2 實踐課程管理考試模式創新
美術專業的實踐課程是學生走出課堂,真正體驗社會生活,從自己日常生活中獲取豐富的繪畫素材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教師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藝術專業學生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多給與學生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能擁有發現生活中美的眼睛和心靈。美術作品源自于生活,反映繪畫者對自己所見所感,一件美好的事物在人們心中往往會留下不同的印象,學生只有走出課堂,回歸到自然生活中,才能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美好,為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對于實踐課成績的考核,教師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僅憑借自己的主觀意識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并且教師要明確開展實踐課的目的,很多時候教師將實踐課簡單的看成一種外出游玩,沒有注重學生的創作過程,而是以學生安全為標準,將實踐課程變相發展為一種獵奇式的旅游。因此,學校要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指標,專業教師必須在實踐課之前事先了解學生基本情況,從學生學習情況、身體狀況以及家庭情況等方面進行了解,了解實踐課目的地的基本情況,規定相應的各種實踐目標,讓學生在出發前能清楚知道本次實踐課的目的,實踐的成果以匯報展覽和撰寫實踐報告的形式呈現,以教研室為單位對學生創作作品進行打分,對單元實踐的成果進行總體評價。通過這種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能提高實踐課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師和學生也能充分實踐課,促進師生關系發展,幫助學生掌握繪畫技巧。
3.3 做好考試后總結和評估工作
考試總結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懂得利用總結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分析,不管是單元考試還是學期中或學期末考試,教師都需要進行總結。通過考試總結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讓學生能不斷進步,進而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幫助學生能以非常優秀的成績通過考試,讓學生能真正認識到美術學習的重要性,能積極主動接受知識,鍛煉自己的技能,發現自己的薄弱環節和問題,積極與教師和學生探討,并且改進自己存在的不足之處。考試總結與分析,能不斷總結經驗,教師能提高自己教學能力和水平,準確掌握教材中的教學重點,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通過成績分析來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并且能在以后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向前,尤其是要重視后進生的培養和鼓勵,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面發展。教師一定要注重表揚學生的個性,充分肯定學生的創作和學習精神,根據學生個性不同而因材施教,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充分發展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在每次單元考試之后,教師就要進行工作和考試總結,完成善后工作,這是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的重要途徑和有效依據。
教師在進行考試后總結時,一定要考慮單元教學內容的完成情況,主要包括重點、難點以及進度風方面的重要考核,先看到比較理想的部分,對于考試成績比較優異的學生進行表揚和鼓勵,同時還要從優秀中找出學生之間的差異;其次,將參加考試的學生分的考試成績分為不同等級,將學生不同考試成績以列表的形式呈現出來,讓學生能直觀的看自己成績;最后,教師還要和學生一起總結,能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學生能接受自己的考試成績,比較準確和全面的認識自己,并且教師要盡量多征求學生的意見,聽取學生的心聲,最終才能達到理想的總結效果,實現總結工作的實際價值。
3.4 實行美術學科“教考分離”的考試模式
傳統是考試與評分都結合在一起,高校的教研室是高校美術教學以及管理的最基層單位,其職能是具體負責每門課程教學工作的組織實施、監督以及研究和總結等。因此,要全面完善考試制度,必須要充分發揮教研室工作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教研室要對教師進行監督,教師不能直接對學生進行評定,將學生定位,而是要通過考試檢測學生每一學科的成績,促進教師有效的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教考分離”制度是美術專業考試制度創新和改革的最終結果,有助于實現規范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美術專業課實性“教考分離”這種考試制度能有效避免任課教師一人評定,造成考試評估結果的不公平和公正的結果。教考分離是一種集中評分模式,由教研室工作人員與教師共同對學生的考試試卷進行評分,避免教師從主觀臆斷方式評定一個學生的成績和表現。通過集中考核和評價能及時發現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能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從而能達到總結、協調以及改進等有效的教研目的。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最終希望能推進我國高校美術專業考試制度的不斷創新,完善我國高校美術專業學生考核制度和評價體系,最終能規范教師的教學活動,并且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為社會培養全面型的藝術專業人才。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藝術類招生考試制度也在不斷變革和發展,我國針對目前招生現狀,結合自身國情和地方特色,不斷進行招生考試模式探究和創新,希望不斷完善我國藝術類專業學生考試制度。目前,隨著我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高校美術專業考試制度已經取得一些成就,考試內容越來越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而不是將考試結果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這種考試模式和考試指標的邊和和調整,有利于更多具有天賦的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未來,我國高校美術專業學生考試制度改革還將不斷深入,必定最終能將我國美術專業考試制度推廣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
參考文獻
[1] 陳凱.芻議高校美術專業畢業創作的指導[J].教育探究,2008(3):22-24.
[2] 阮毅.簡談色彩寫生多元化教學[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2):148-151.
[3] 黃輝.簡論高校美術專業學生作業的存處[J].職業教育研究,2008(6):128-129.
[4] 黃紅屏.試論中職美術專業的藝術實踐教學[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09(10):149-150.
[5] 楊晨光.高校美術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與教學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9(27):103-104.
[6] 常曉君.師范院校通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合理設置與有效教學[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145-146.
[7] 邱鳳香,張紅紅,楊家安.我國高校美術專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對策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3):17-18,30.
[8] 易鴿.高校美術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9(1):56-57.
[9] 孟剛.談高校美術教學中創造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09(3):121-122.
[10] 徐常穎.“互動激活式”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8):2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