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毓君
[摘要]黨的十八大報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地位。軍隊作為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積極投身到這場意義重大的建設運動中,要樹立生態文明新理念、建設綠色軍營與低碳軍營、參加地方生態文明建設,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突出貢獻。
[關鍵詞]軍隊;生態文明;美國中國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軍隊作為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積極投身到這場意義重大的建設運動中,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樹立生態文明新理念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
1.尊重自然
尊重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秉持的首要態度。首先,要深刻認識到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屬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屬于人。自然界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間接來自自然。一切物種均有生命,均有其獨特價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次,要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創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自然、人、社會演變的歷史過程及相互關系的基礎上揭示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產物,是在自己所處的環境中并且和這個環境一起發展起來的。自然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必須正確運用而不可違背自然規律。最后,要摒棄輕視生態和征服自然的思想。歷史上,在生產力相對低下時,人類曾崇拜自然、畏懼自然。比如,天壇公園就是當時皇帝祭天之處。近代以來,隨著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提高,人類開始輕視自然、藐視自然,甚至以征服者、占有者的姿態面對自然,為滿足自身需要向大自然不斷索取,使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環境污染、生態危機日益嚴重。反思過去,正視現實,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與自然相處的科學態度。
2.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首先要科學認識大自然中的各種規律。必須減少因為無知而違背自然規律。馬克思曾指出:“不以偉大的自然規律為依據的人類計劃,只會帶來災難。”其次,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防止因為明知故犯而違背自然規律。自然界是一個完整有機的生態系統,具有自身運動、變化和發展的內在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習近平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指出:“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他生動地把人、田、水、山、土、樹等因素有機地聯系起來。因此他主張:用途管制和生態修復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護田的單純護田,很容易顧此失彼,最終造成生態的系統性破壞。
3.保護自然
保護自然是人與自然相處時應承擔的重要責任。保護自然要求人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發展之需的同時保護自然界的生態系統。保護自然,關鍵是要用科學發展觀取代傳統增長觀念。首先要改變利己主義的人類中心論,要摒棄輕視生態和征服自然的思想,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然。革除不計生態后果盲目追求經濟發展的思想,不是把自然看作是被人類隨意剝削和利用的對象,而是把它看做人類生命的源泉和價值的源泉。其次要密切關注改造自然的行動對生態系統產生的影響,權衡利弊,確保社會生態和自然生態的共存共榮。再次要建立健全各種制度約束人的破壞行為,防止因為明知故犯而違背自然規律。像涸澤而漁、焚林而獵、殺雞取卵之類的做法,大都是因為急功近利和個人貪欲而違背自然規律,這種明知故犯的行為必須通過制度加以約束。
目前,軍隊正從機械化建設向信息化建設轉型,要求由數量規模型軍隊向質量效能型軍隊轉變,由人力密集型軍隊向技術密集型軍隊轉變,而這種轉變正好與生態文明建設所提倡的絕色、低碳、節能、環保等理念不謀而合。就是說,軍隊的信息化建設同時也是一場轟轟烈烈的生態文明建設。
(二)建設綠色軍營、低碳軍營
建設綠色軍營、低碳軍營就是要求軍隊在信息化建設基礎上為保護生態環境而進行深入創新,對軍隊的體制編制、軍事訓練、后勤保障、裝備建設、國防科技等方面進行重新規劃,把絕色低碳、節能減排等生態理念納入到軍隊的發展規劃中。要按照2012年2月,國家發改委和解放軍總后勤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的《“十二五”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實施方案》的部署,基本形成符合時代要求、具有軍隊特色的綠色低碳型軍營模式。
1.著力推進節約型供應保障方式、消費方式、訓練模式的規范拓展
首先,要大力推進節約型供應保障方式。物聯網可以大幅節約資源,被軍事領域認為是“一座未探明儲量的金礦”。當前,軍事強國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積極進行軍隊物聯網建設,取得了較高的綜合效益。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建立了全資產可視系統(相當于早期的軍事物聯網),實現的海運量、空運量、戰役物資儲備量比海灣戰爭時分別減少87%、88.6%、75%。
其次,要大力推進節約型消費方式。優化經費保障和管理,大力壓縮行政消耗性開支。推行軍需物資油料節約,加大節能環保產品強制采購力度,嚴禁采購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耗低效和非環保產品,開展廢舊軍服回收。完善醫療衛生資源共享與管理。加大軍地運力統籌使用,提高運輸效益,加強車輛、船舶使用維護管理等。深化現代營房建設管理,統籌規劃利用軍用土地資源,穩步推進房地產資源整合,逐步建立營區能源消耗統計、監測監管平臺。
美軍實施綠色采購戰略,強調采購項目首先必須要符合綠色節能、低碳環保標準。2010年4月,美國海軍首架使用替代能燃料型的F/A-18F“超級大黃蜂”戰機成功進行首飛,其攜帶的燃料中含有50%的亞麻薺油。2012年6月,波音一架新型“幻影眼”無人機完成首次獨立飛行,該機用液氫為動力,排放的是水,一次注入燃料可在空中飛行4天。英國航空航天系統公司(BAE)正致力于研制新一代綠色武器,包括可制造肥料的炸藥、電能驅動的戰車,以及太陽能無人機等。endprint
第三,要大力推進節約型訓練方式。部隊在開展重大軍事演訓活動、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進行武器裝備試驗等軍事活動中,要采取切實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003年9月,美軍研制出新型無鉛子彈。目前,美軍已開始逐步用環保型子彈取代常規鉛制子彈去訓練。
比如,基地化訓練。它是軍隊戰斗力生成和提高的基本形式,被稱為是從訓練場直接通向戰場的一座“橋梁”。長期以來,我海軍潛艇部隊基礎課目訓練,一直由各潛艇支隊自行組織,不僅牽扯了一線部隊大量精力和消耗較多訓練經費,而且影響訓練效益提高。北海艦隊積極探索新的訓練模式,使基礎課目訓練率先走上基地化的軌道,訓練周期縮短了6個月,不但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而且有效提高了軍事訓練效益,成為戰斗力生成的“加速器”。
2.著力推進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的規模化推廣
隨著節能低碳成為全社會的一項自覺行動,一些節能新技術、新理念應運而生。這些新技術、新理念在服務于各行各業的同時,也將為建設綠色軍營、低碳軍營發揮重要作用。2013年全軍深入抓好七項重點節能工程:建筑節能工程、辦公及生產生活節能工程、軍油節能工程、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模擬技術工程、信息技術工程、裝備節能工程等。在這七項重點節能工程中,綠色建筑與官兵生活息息相關。綠色建筑可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生活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2010年第七屆中國人居典范·最佳低碳設計方案金獎”由空軍設計局獲得。該局設計的全軍首幢新概念節能示范樓,廣泛采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等“五新”成果,建筑節能達到70%,超過了國家規定的50%的建筑節能指標。
近年來,我軍加快了建造綠色軍營的步伐,許多座軍營綠色建筑示范落成使用,實現了生態技術與復雜功能的有機結合。今天,戍守西藏、新疆高原邊防的官兵們,已全部住上了保溫保濕還能供氧的新一代節能哨所。可以預見,當節能低碳新技術新理念日趨成熟,并融入軍隊建設方方面面,“綠色軍營、低碳軍營”離我們將不再遙遠。
有人擔心,考慮節能是不是會影響部隊戰斗力呢?這種擔心是多余的,節能能直接提高戰斗力。比如,美空軍正在研發的一體化高性能渦輪發動機技術,據B-52H轟炸機的測試結果顯示,這種新型發動機比原先節約33%的航油,其最大航程從1.5萬公里擴大到了2.3萬公里。
3.著力推進群眾性節約活動的深入開展
在當今社會都在倡導低碳生活的風氣下,一陣陣低碳、節約的新風撲面而來,低碳節約觀念已在軍營中深入人心,融入日常生活,廣大部隊官兵紛紛爭當“低碳一族”,“低碳辦公”、“低碳出行”、“低碳生活”成為軍營的新亮點、新時尚,低碳環保已成廣大官兵的自覺行動。
近年來,軍隊始終堅持走資源節約路子,把勤儉節約、反對浪費作為軍隊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來抓,并制定多項措施,教育引導官兵從細微處入手、從生活小事抓起。為加快節能低碳軍營建設,不同部隊軍營紛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節能活動,把踐行節能、低碳、綠色的生活習慣作為重點,深入開展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滴油、一張紙、一粒米“五節”活動。讓官兵增強了節約意識,養成了節約習慣。
(三)軍隊要參加地方生態文明建設
軍隊在完成教育訓練和戰備執勤等任務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身人才、裝備、技術、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資源和優勢,積極參加地方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為綠化美化祖國貢獻力量。
1.軍隊要積極參加地方生態工程建設
我軍在履行保衛祖國、維護國家安全職能的同時,始終把支援國家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積極參加國家和地方的各項生態工程建設事業。2006年湖南省啟動科技重大專項“兆瓦風力發電機組關鍵技術研究以及產業化”,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航天科學與工程學院肖加余教授帶領團隊承擔了其中子項“大功率高性能復合材料風電葉片研制”,從而推進了湖南省風電項目的發展。
2.軍隊要積極參加國土綠化、美化祖國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生態產品已經成為最短缺的產品,生態產品的供給能力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仍然存在很大差距。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支持參與,尤其需要軍隊在國土綠化、森林資源保護等方面給予全力支持,要努力將軍隊參加生態建設納入到全國綠化任務和規劃范圍內,進一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
近年來,軍委總部先后下發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綠化條例》《三荒造林工程建設管理規定》和《軍隊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管理辦法》等30多部法規標準。30年來,全軍和武警部隊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戰略部署,積極參加義務植樹和造林綠化,共投入3700多萬人次,義務植樹4.86億株,飛播造林9200萬畝;完成軍事區域三荒造林1270萬畝、林草管護3300萬畝,創建綠色生態營區1070個;連續兩屆獲得“中國綠化博覽會”最高獎;990多個單位和個人受到國家表彰,為促進部隊全面建設、維護國土生態安全、綠化祖國作出了突出成績。2013年,北京軍區和內蒙古自治區共同策劃了治理京津風沙源的第三大生態工程戰役——集寧義務植樹基地建設,計劃5年內在內蒙古集寧市郊植樹面積6.5萬畝、喬灌木360余萬棵(株),阻擋沙塵暴對京津地區的侵襲。
3.軍隊要為防災減災作貢獻
2013年7月,在甘肅定西抗震救災行動中,蘭州軍區先后出動應急通信保障、醫療救援防疫和后勤物資供應等多支專業救援分隊,確保了救援行動自始而終“科學、理性、專業、高效”運轉。回顧歷史,從唐山大地震到大興安嶺火災,從1998年抗洪到2003年抗擊 “非典”,我軍官兵堅決完成搶險救災等急難險重任務,我軍官兵一次次用鮮血和生命,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習近平強調,要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體現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軍隊必須通過制度建設、加強法制等行動來貫徹落實,要樹立生態文明新理念、建設綠色軍營與低碳軍營、參加地方生態文明建設,努力為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M].人民出版社,2012.
[2]本書編寫組.十八大報告輔導讀本[M].人民出版社,2012.
[3]汪麗.用綠色軍隊打贏生態戰爭[N].中國環境報.2013年6月27日.
[4]羅穎錄.科技之光點亮“低碳軍營”[N].解放軍報.2013年6月12日.
[5]李京進.走俏未來戰場的“綠色武器”[N].解放軍報.2010年5月24日.
[6]全軍和武警部隊開展綠色生態建設30年植樹4.86億株[N].解放軍報.2012年3月11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