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曉靜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性內容、主導性內容和拓展性內容組成的一個結構體系。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教育法規定: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教育應當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傳統,吸收人類文明發展的一切優秀成果。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每一項內容又可具體分為許多方面。
愛國主義教育主要包括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教育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黨的基本路線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教育,中國國情教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教育,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教育。
集體主義教育包括尊重、關心、理解他人,集體成員之間團結協作的教育;為集體服務,維護集體榮譽的教育;關心社會,為家鄉、社會的公益事業貢獻力量的教育;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國家利益關系的教育;以集體主義為導向的人生價值觀的教育。
社會主義教育包括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經濟常識教育;鄧小平理論教育。通過教育使學生正確理解黨的基本路線,擁護黨的領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理想教育包括人生理想教育、道德理想教育、職業理想教育和社會理想教育。理想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學生樹立獻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和堅定信念。理想教育應當和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結合起來,和科學信仰教育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社會、人生、事業等方面樹立正確的理想與奮斗目標。
道德教育包括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和道德評判能力的培養;社會主義道德教育;職業道德和環境道德教育。
紀律與法制教育包括憲法及有關法律常識和法規的教育;知法守法,維護社會穩定,運用法律武器自我保護和抵制違法亂紀行為的教育。要讓學生樹立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觀念,培養學生自覺遵紀守法、勇于同違法現象作斗爭,服從國家和集體的統一意志并具有高度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國防教育包括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的教育;捍衛祖國獨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教育;軍民團結教育和對普通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在校生進行基本軍事訓練。增強學生的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使他們初步具備基本的軍事素質和技能,自覺地捍衛祖國的尊嚴、獨立和統一。
民族團結教育包括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民族觀、宗教觀的教育;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教育;民族團結歷史的教育。要讓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團結政策和宗教政策,樹立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因此,在教育活動中要始終堅持把那些世代相傳、長期積淀下來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繼承、弘揚下去。
二.努力拓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1)深入開展社會實踐。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大力建設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征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大力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要善于結合傳統節慶日、重大事件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開展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主題教育活動。
(3)努力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導人,又要關心人、幫助人。高等學校要從嚴治教,加強管理,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大學生成長成才創造條件。要加強對經濟困難大學生的資助工作,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方籌措資金,不斷完善資助政策和措施,形成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體,包括助學獎學金、勤工助學基金、特殊困難補助和學費減免在內的助學體系,幫助經濟困難大學生完成學業。
(作者單位: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