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革
【摘要】利用農村資源,結合實際,找出一定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記憶、理解、掌握,提高課堂效率,是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課堂效率激情肢體語言一句話變量歌曲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153-01
作為一名農村生物學教師,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讓邊陲的孩子掌握知識,理解知識,了解知識,運用知識,改變過去學生厭學,死記硬背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地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途徑。由于農村學校教學條件相對滯后,現代化教學手段還不能普及,因此必須尋找適合農村學校教學的一些“土”的方法。在提高課堂效率方面,我多年來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激情與風趣相結合
抓住學生課堂的注意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要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師上課有激情,能喚起學生的思維,也要注意音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抑揚頓挫。既要有專業的術語,也要有幫助孩子分析理解的必要諺語、方言、土語等。如在講述《鳥的生殖和發育》時,學生問孔雀為什么開屏?什么季節開屏?師:“孔雀開屏,自作多情”。每種生物都想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學生馬上就知道在繁殖季節,開屏是一種求偶行為。又如,講述真菌時,學生問,腳氣能傳染嗎?師: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可以傳染。生:那么灰指甲是傳染病嗎?師:得了灰指甲,一個傳染倆,問我怎么辦?生:馬上用亮甲。一個耳熟能詳的電視廣告,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同時也拉近了師生的距離。
二、巧用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可以幫助學生分析、理解文字表達不易理解的問題。如,在講鳥的飛行時,胸肌發達,附著在龍骨突上,可以牽動兩翼飛行。然而不同的鳥飛行姿態不同,兩翼扇動頻率并不都與呼吸頻率相一致,胸肌的收縮肌群與舒張肌群具有一定的協調作用。如鷹的飛行姿態。師:利用上肢,講述不是展開雙臂向上高舉,再用力向下扇動兩翼快速飛行,而是兩翼緊貼肋骨,在頭的上部高舉,再展開。減少向上展翅的阻力,體現肌肉的協調作用。再如,蛇的蜿蜒式、履帶式、攀援式運動,“毛毛蟲”、蚯蚓的蠕動,河蚌的斧足運動,沼蝦利用游泳足游動行駛的方向,魚游泳時,胸鰭、腹鰭的協助轉向。對生葉序、互生葉序、輪生葉序,袋鼠的跳躍,蝗蟲的飛行軌跡等等,都可以借助肢體的各種動作,形象地展示生物的運動方式及外部形態。讓學生很容易想到自然界中的哪些生物具有這些重要的特征。既學會了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寓教于樂。
三、結合實際,形成巧記方法
結合農村特點,對知識點加以巧記
1.在做《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時,實驗步驟為:a把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b在潔凈的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c用消毒牙簽在漱過口的口腔內壁上輕輕的刮幾下;d將刮下的碎屑涂抹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e輕輕地蓋上蓋玻片(不要產生氣泡);f在蓋玻片的一側滴碘液,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加以染色,便于觀察。學生對實驗順序一直掌握不好。這時可以把每個步驟用一個字概括。a擦; b滴; c刮;d涂; e蓋; f染。在北方住火炕,有燒地瓜的習慣,農村孩子都知道如何燒地瓜,先把地瓜擦干凈,放在灶坑的灰火里,把地瓜埋好,過一會兒熟了就可以吃了。我就把這六個字改寫成:擦——地(滴)——瓜(刮)——土(涂)——蓋——嚴(染)。在我教的四個班里,兩個班用這個方法掌握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不用這個方法掌握率不足百分之五十。
2.在學習《細菌》的形態結構特點時,細菌的個體十分微小;極易被各種媒介攜帶;繁殖速度快;數量多;適應環境的能力強;當外界環境不適宜時,形成芽孢,(芽孢是細菌的休眠體),可以隨風飄散,遇到適宜的環境可以萌發形成細菌。針對這種情況,我就把它概括成:小——強——多——勤(輕)——快,一句話學生馬上就記住了。
3.生物學教材中的實驗,例如,《唾液淀粉酶對淀粉的消化作用》、《種子萌發的條件》,往往有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往往很難分清哪個是實驗組,哪個是對照組,怎么辦?告訴學生,每組實驗都有相關的量,哪組的量多,哪組就是實驗組;哪組量少哪組就是對照組。一句話,學生一下就明白了。
4.在講述《尿的形成》時,學生對此一直掌握不好,尤其是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的作用易混淆。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我就以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曲,改編了詞,《尿的形成》歌,讓學生唱。歌詞如下:
《尿的形成》歌
一條小管彎又長,上面有個腎小囊;囊中有個腎小球,動脈鮮血在流淌,動脈鮮血在流淌。
一個小球囊里裝,大分子蛋白來阻擋;血流經此來過濾,產生原尿小管去,產生原尿小管去。
一條小管彎又長,重吸收的作用特別強;部分水鹽全部糖,進入血液提供養,進入血液提供養。
一條小管彎又長,吸收完的廢物送膀胱;膀胱裝滿排尿想,內境平衡保健康,內境平衡保健康。
唱過幾遍后,學生的記憶能力大大提高。
5.在講述《血液循環》時,我就以歌曲《走天涯》的曲,改編了詞,《血液循環》歌,大家唱。歌詞如下:
《血液循環》歌
血液循環大家記心上,血液在管道源源流淌,動力來自心室心房,原來人的心臟分四腔。上下相通瓣膜控方向,左右不通原來隔膜壯,動靜脈血隔著這堵墻,徹夜無眠循環路太長。你的腳步流經肺循環,我的血液隨你到各方,誰的細胞體循環中需要得到氧,肺泡讓我想你想斷腸;你的腳步流經肺循環,我的血液隨你到各方。如果肺動脈中不能得呀得到氧,肺靜脈來為你去補償。
其中,這首歌包含了體循環和肺循環同時進行。動力來自心臟,瓣膜指的是房室瓣和動脈瓣,我的血液隨你到各方,指的是體循環;誰的細胞體循環中需要得到氧,指的是組織細胞;肺泡讓我想你想斷腸,指的是肺泡處的氣體交換獲得氧;如果肺動脈中不能得呀得到氧,肺靜脈來為你去補償,指的是肺動脈里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里流的是動脈血。
學生很感興趣,在四個班里,兩個班唱歌作為實驗,兩個班不唱歌作為對照,結果唱歌的掌握率百分之八十九,不唱歌的掌握率僅為百分之六十一。
通過多年來教學實踐,利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我認識到取得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必須得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的學習興趣,這是學好生物學的基礎,使學生愿意學習,主動學習。上述各種方法,其目的就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使學生和教師課堂上形成互動。其次,運用形象的語言和必要的肢體語言,使學生對知識便于理解和深刻掌握。第三,通過對教材中的某些知識要點,以精煉形象的一句話,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加以提煉,非常便于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采用一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確實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我的生物課教學,得到了市教研室的肯定。在全市農村生物課公開教學中,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認可,并獲得了一等獎。
在教學實踐中,我深刻的體會到,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不斷學習提高和經驗積累的過程,隨著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教學內容也會隨著發展和不斷深化,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研究新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