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學習情感激發、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五位一體”教學組織模式三個維度出發,闡述了精餾單元仿真實訓課程有效教學過程實施方法。
【關鍵詞】精餾單元仿真實訓學習情感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有效教學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廳(2013A-141);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K07-3)。
【中圖分類號】TE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6-0246-02
精餾單元是一種利用回流使液體混合物得到高純度分離的蒸餾方法,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液體混合物分離操作,廣泛用于石油、化工、輕工、食品加工等部門。精餾單元仿真操作是我院石油化工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通過精餾單元仿真培訓使學生能夠在非常逼真的操作環境中進行操作技能訓練,使學生掌握精餾單元開車、停車、事故處理的基本操作規程,掌握關鍵參數的調控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應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解決仿真實訓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勇于探索、積極進取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按規程操作裝置的責任意識、安全意識和工作習慣。那么,如何展開教學才能完成教學目標?經過多年教學研究,本門課程的教學主要從以下三方面開展,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學習情感激發
學習情感激發其實質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啟發學生思維,激起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挖掘其內在潛能,使外部教育產生一種內化作用,提高教學的實效性[1,2]。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采取角色扮演法和競爭上崗的激發策略[3,4]。
在這里角色扮演是一種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操作行為和規范的職業素質為取向的教學模式。它的實施過程以仿真生產過程為主線 ,通過學生對人物角色的認識和表現 ,達到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培養良好職業素質的教學目的。具體實施過程可以這樣進行:兩個同學一組,他們的角色分別是精餾單元操作DCS控制的主操和副操,兩個人實行競爭上崗,這里所謂的競爭上崗是指兩個人各自操作,成績高者定為本次的主操,被定為主操1次,將會在課程成績的平時成績中加1分。這樣,在仿真操作過程中學生會集中精力規范操作規程、研究操作技巧,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是優化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內容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堂教學能否實現“省時”“高效”。 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包括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和深度、明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合理安排教學順序、加強知識間的聯系、重視知識的系統化等[5]。
精餾單元仿真實訓課程共上課30學時,課程內容包括精餾塔的開車、停車及6種典型事故的判斷及處理方法[6]。其中精餾塔的開車操作由于操作步驟多、工藝參數控制難度大,一般安排16學時;正常停車一般安排8學時;典型事故雖然有6種,但是第一種事故熱蒸汽壓力過高和第二種事故熱蒸汽壓力過高異曲同工,只練習一種即可;第三種事故冷凝水中斷和第四種事故停電發生的幾率比較大,因而需要加強練習;第五種事故回流泵故障,處理方法是啟用備用泵,啟用備用泵的操作在離心泵單元操作中已經掌握,第六種事故回流控制閥閥卡,關于閥卡故障的處理方法啟用旁路在換熱器單元已經詳細介紹,所以這兩種事故稍加練習即可。所以事故處理分配6學時足夠。
三、“五位一體”的教學組織
組織好課堂教學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保證,課堂教學組織的成敗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完成和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7,8]。在本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使用了“教-學-做-論-評”五位一體的教學組織模式。
“教”什么?“教什么”,指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的確定等,是對教學內容的理性思考 [9]。 在學習本門課程之前,學生已經學過離心泵、換熱器、液位控制等化工單元操作、以及傳質分離過程原理等先修課程,已經具備相關的理論知識及仿真操作基礎。所以在這里不需要面面俱到,我們只要教關鍵參數的控制原理、方法,選擇重點難點進行講解和示范操作。
“學”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比如精餾塔的結構、工藝流程、精餾原理等,這些內容在先修課程都已涉及,現在就是要把這些知識應用到仿真生產過程中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條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從而解決實訓過程遇到的問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做” 是中心。學生在“做”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要解決問題,就要查閱資料、與同學交流(即“論”)、向老師請教(“教”“論” “評”),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綜上所述, “教-學-做-論-評”這五個方面都至關重要,又不能孤立存在,因而稱作“五位一體”的教學組織模式,“做” 是“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中心。
這種“五位一體”的教學組織模式凌而不亂,能夠調動學生主體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得課堂教學組織有效進行
通過學習情感激發、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五位一體”的教學組織模式,精餾單元仿真實訓課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達到了有效教學研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小建.論學習情感的評價及培養[J]. 井岡山學院學報,2006,04:121-124.
[2]盧曾賢. 學習情感的培養策略[J]. 教育科學研究,2004,05:53-54.
[3]張理科. 運用角色扮演法 提高教學效果[J].衛生職業教育,2002,04:64-65.
[4]蔡敏. “角色扮演式教學”的原理與評價[J].教育科學,2004,06:28-31.
[5]陸莉娜.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基本原則[J].教學與研究,1983,05:5-6.
[6]王宏,李薇.化工單元仿真與單元操作實訓(高職高專系列教材).中國石化出版社,2013年2月第二版.
[7]梁靖云. 關于課堂教學組織形式變革的思考[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16:11-13.
[8]李彥峰,周先進,曾建國. 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建構[J]. 教育探索,2009,04:57-58.
[9]肖川. “教什么”和“怎么教”[J]. 教育科學研究,2007,03:60.
作者簡介:
周艷青,女,生于1978年,漢族,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精細有機合成及教學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