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雯
摘 要:簡便計算在數學教學中的功能,不應僅僅作為一種技能、一種運算定律或性質的簡單應用,而應成為借助于對運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來比較與優(yōu)化的一種計算方法。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預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數感和數學意識。主要分析了當前小學四年級簡便計算的現狀,并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拋磚引玉。
關鍵詞:數學;教學;四年級;簡便計算
在從事數學教學的這十幾載春秋里,以前并沒有對數學計算有過深的思考和研究,對于數學計算的認識也很片面,認為計算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即便是四年級數學中的簡便計算,也只不過就是簡單套用運算定律解決問題罷了,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沒有太大的實際幫助。但是在連續(xù)幾年進行四年級數學教學中,我發(fā)現,其實不然。
一、四年級數學簡便計算的現狀
1.教學目標的過分單一化
傳統(tǒng)的簡便計算作為一種計算技巧,它的作用就在于對運算律或性質的鞏固運用。教師對于靈活運用簡便算法解決問題這個層面認識不夠,也不夠重視,只是通過大量的、繁雜的簡便計算項目進行機械性的、充分性的練習,從而達到鞏固運算律或性質的目的,教學目標過分單一化。學生現象:例如,學生在學過“從一個數里,連續(xù)減去兩個數,可以減去這兩個數之和”后,學生由于受到機械的鍛煉,自然而然地在腦海中形成了“如果是從一個數中減去兩個數,那必然就是減去兩個數的和較為簡便”的固定思路和意識。因此,當面對類似9.23-3.47-2.23這樣的情況,學生就會下意識地寫下=9.23-(3.47+2.23),而不是先觀察算式,采用=7.23-2.23-3.47這種更簡便的方式。
2.運算律或性質的教學與簡便計算教學斷層
我們在進行數學計算教學時,運算律或性質的教學和簡便計算教學應該是水乳交融、相輔相成的。簡便計算是在運算律或性質基礎上的算法簡便化,同樣也是運算律或性質的綜合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但是在現實教學的過程中,很多老師往往會本末倒置,不重視運算律和性質的講解,一筆帶過,只是一門心思地進行立體的解說和大量的題海模仿練習,忽略學生的探索和體驗。這種灌輸式的教學只會讓學生對于運算律和性質一知半解,應用意識淡薄,靈活選擇算法的能力較弱。學生現象:當學生面對類似7.25×32×2.5這樣的算式,學生雖然會想到將32分成8×4,但是在第二步計算的時候是選擇用乘法結合律還是用乘法分配律沒有清晰的概念。
綜上所述,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其一,教學訓練機械化,學生形成錯誤的思維定式,對于所學知識只會牽強套用;其二,練習有余,探索不夠,過分注重技能的訓練,而忽視學生的探索能力、數學思想和數學意識的培養(yǎng)。筆者結合現行的數學教材和教學實踐,簡要總結了簡便計算教學的新策略。
二、四年級數學簡便計算教學的新策略
1.生活經驗是基礎
學生對于簡便計算方法的選擇大都依賴于生活實踐中積累的真實想法和最自然化的理解。因此,在簡便計算教學中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能夠激發(fā)學生對簡便計算的自發(fā)需求。我們在教學中,要力求用生活作教學背景,提高學生對于計算問題的親切感。例如,乘法分配律的講解,設置情景:小明去商店買作業(yè)本,一個數學本9毛錢,一個語文本1塊1,他數學本,語文本各要20個,一共需要多少錢呢?基于這樣學生都可能會遇到的場景,這樣教學就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自主體驗是關鍵
教材和教師的算式算法可能是最優(yōu)化的,但是對于學生來說不見得是最喜歡、最適合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一定要讓學生充分地體驗,自主選擇認為最簡便的解題方法,增加學生的探索體驗,加深學習影響,提高思維活躍度。
3.辯證思考是提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內涵,有意識的改變教學思維定式,接受辯證的教學觀,拓展自身的思維空間。只有老師自己擁有辯證的教學觀,才能在教學中有效地激活學生辯證思維的需要,學生的思維“活”起來,課堂才真正擁有了生命力,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以上例為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列出了式子進行解答。進一步觀察數的特點,分析和探索,不難發(fā)現,兩種作業(yè)本價格加起來正好是整數,同時利用乘法更簡便,從而選擇了最佳的解題方法。在數學解題中體驗到簡便計算的成功和樂趣,提高學習興趣。
總之,小學四年級數學簡便計算是小學數學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是我們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的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教學手段,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學好簡便運算,不但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速度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而且學生對數學定義、定理、定律等也都會融會貫通地應用,培養(yǎng)學生靈活且有創(chuàng)造力的思維。
參考文獻:
[1]張愛玲.對簡便計算教學的再思考[J].基礎教育課程,2008(01).
[2]楊紅梅.小學數學簡便計算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01).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冼村小學)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