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量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在受教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制約,在這些制約中,主客觀的因素同時存在。正因為這樣,使得農村小學的體育教育在多方面受到了很大影響。這些因素總體來看,不外乎教師自身的素質,學校的教學設施、環境因素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等。筆者經過自己多年的經驗,對一些具體情況進行了分析,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營造適宜的空間環境
體育教學離不開教學場地及體育器材,場地作為教學的必要條件,但在很多農村學校,學生可以活動的范圍很小,無法滿足真正的教學需求及滿足學生日常活動的需要。因此,針對教學內容,盡可能在學校進行教學。如果學校內部無法滿足教學,筆者在保證每一名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和學校協商,盡可能帶領學生進行校外活動。充分利用校外條件,對學生進行有效組織,進行有計劃的教學。在教學方式上,結合教學內容和要求,利用鄉間小路進行跑步的練習,可以根據需要組織學生越野比賽等。還可以利用校外自然環境進行登山等活動,克服教學器材短缺的問題,提升學生積極參與的樂趣,順利地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及任務,且收效良好。
二、提升教育認識,改變師生主觀思想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面對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不僅需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也需要及時改變教學模式。隨著《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施行,學生作為受教的主體,教師也應該改變觀念,不應該再以應試教育作為衡量學生的砝碼,而是要從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入手,加大學校體育設施的投入。從基礎抓起,從改善環境、完善教育設施抓起,建立各種規章及行為規范。對于優秀的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做到及時發現、樹立典型,本著趕、超、比的理念,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授課環境。同時,體育教師也要從各方面提升自己的素質,其中包括職業素養、專業性知識的掌握等,從思想上予以重視,行動上得以提升,使教學和訓練不斷得到發展和創新。
三、改變學生的觀念,樹立教育受教終身的思想
作為體育教師,要努力營造寬松的授課氛圍,充分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以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興趣是一個人的內在動力。因此,在設計活動項目時,既要把握教學原則,又要融娛樂于其中,以提升活動的趣味性,使活動生動、趣味性強。這樣,才會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在活動中克服各種困難,努力完成既定任務。例如,在和學生玩斗雞活動時,充分考慮到柔道的動作,讓其部分動作與活動相結合,這樣就使得活動的趣味性得到大大提升,學生的參與率也有了很大提高,授課效果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作者單位 吉林省通榆縣開通鎮七井子小學校)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