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艷
【摘要】目的:分析預見性護理措施對孕婦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產后出血的100例病患,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而后比較兩者產后出血量與發生率。結果:在產后出血量上,觀察組產后2h出血量為(85.7±10.2)ml,明顯少于對照組(147.9±23.1)ml;觀察組產后12h出血量為(142.4±20.1)ml,明顯少于對照組(265.2±35.1)ml;在產后出血發生率上,觀察組為3%,低于對照組15%。結論:預見性護理可以降低產后出血量,降低產婦產后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產后出血;陰道分娩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195-02
產后出血是導致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對產婦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屬于婦產科的常見并發癥。而引發產后出血的原因多樣,例如子宮乏力,胎盤受損,產婦凝血功能障礙等,如果產后出血為得到及時防治,就極其容易出現產后大出血,甚至引發休克和死亡。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間收治的產后出血的100例病患,產婦年齡為21-36歲,平均年齡為(27.4±2.1)歲;體重范圍為63.2~89.1kg,平均體重為(69.4±3.2)kg;孕周為39-42周,平均為(40.1±0.6)周;剖宮產10例,自然分娩90例。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兩組產婦在基本情況上沒有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排除了軟產道有損傷者;凝血功能障礙者;胎盤殘留者。
1.3 方法
在胎兒分娩出后,給予縮宮素20U臀部肌肉注射,在陰道后穹窿內進行400mg的米索前列醇注射,預防產后出血。同時在產婦臀部下方墊放已經稱重的無菌衛生紙墊,用于產后出血測量。術后2h進行紙墊稱重,依據1.05g:1ml進行重量與容量的轉換,而后每2h更換衛生紙墊1次,經過6次稱重后得到產后12h稱重。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干預。
對照組在預產期一周進行常規婦科檢查,更加產婦年齡、性格、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進行產前綜合評估。對可能對產婦造成心理影響的經濟、身體等因素進行適當的心理舒緩解壓,對于生存的疑問進行必要的解答。主動與產婦進行溝通,了解產婦心理狀態和想法,強化對其關注度,做好產婦家屬的思想工作,指導家屬進行產婦思想工作的輔助。對于知識水平較低低的產婦及家屬,要根據其性格和知識背景進行必要的健康宣教,解釋分娩過程、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問題等。對于體質較弱的產婦,要根據其具體情況進行合適的飲食指導和鍛煉訓練,例如散步強化鍛煉。對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有分娩宮縮乏力出血的既往史者,要進行重點關注,對其可能發生的意外進行預見性的方案擬定和執行。
觀察組方面,對于產后2h的產后出血要進行特別留意觀察,作為產后出血的防治關鍵時段,在做好常規護理基礎之上,要做好預見性護理。其中包括:(1)注意產婦的情緒和表情變化等,一旦發生異常,即便生命指征沒有變化也要留意患者是否出現面色蒼白、焦躁等問題,要予以關注并處理;(2)產后出血有誘發因素或者分娩中有胎盤問題或產道損傷者要給予格外重視;(3)產后出血要留意產后2h的出血量測量,但是也要留意后續測量的變化,并進行準確預估,一旦出血量不規律或明顯升高,要格外重視。
1.3 評估指標
觀察產后出血量,其中包括產后2h和12h出血量,以平均值做比較,同時記錄產后出血發生率。
1.4 統計學分析
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劑量資料運用t來檢驗,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同時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 結果
在產后出血量上,觀察組產后2h出血量為(85.7±10.2)ml,明顯少于對照組(147.9±23.1)ml;觀察組產后12h出血量為(142.4±20.1)ml,明顯少于對照組(265.2±35.1)ml;在產后出血發生率上,觀察組為3%,低于對照組15%。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對于產婦產后出血預見性護理,其實包括產前、產時和產后整個圍產期,在產前要做好產婦基本情況的檢查和了解,全面的查實危險因素和既往病史,對于產后出血進行生產前的準確預估,做好積極的產后出血預防準備工作,調整好產婦的情緒和身體狀態,積極應對生產。自然分娩產中要密切觀察產程生命體征變化,做好會陰保護,避免軟產道的損傷,做好胎盤分娩,對于胎盤做好全面細致的檢查,確定胎盤的完整性,對于出現的損傷要做好及時的縫合。在產后,要對陰道出血做好監測,對于出血異常要積極查找原因,并根據情況針對性及時處理。一旦患者出現血壓下降、惡心嘔吐、眩暈、面色蒼白、口渴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并協助處理。對于宮縮乏力導致的產后出血,要做好子宮按摩或者注射宮縮劑,如果時軟產道損傷,需做好損傷縫合止血。產后要加強產婦營養供給,做好膀胱排空,指導母乳喂養,從而提升子宮有效收縮,減少陰道出血問題[1-3]。
本研究中,在產后出血量上,觀察組產后2h出血量為(85.7±10.2)ml,明顯少于對照組(147.9±23.1)ml;觀察組產后12h出血量為(142.4±20.1)ml,明顯少于對照組(265.2±35.1)ml;在產后出血發生率上,觀察組為3%,低于對照組15%。兩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中可以說明預見性護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產后出血情況,提升產婦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健,李冬玲.156 例孕婦產后出血的臨床護理探討[J].中外健康文摘 ,2013,10(14):319-320
[2]馮云梅.孕婦產后出血的臨床護理探討[J].北方藥學 ,2013,10(12):159
[3]廖桂花,朱炳英.產后出血的預見性護理[J].華夏醫學,2011,6(5)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