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英 伊麗艷
【摘要】目的 研究動態心電圖診斷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應用效果。 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60例經電生理檢查證實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進行動態心電圖診斷,觀察并分析其診斷結果。 結果 6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為嚴重持續性竇性心動過緩,18例竇房阻滯,12例慢-快綜合征,10例雙結病變,動態心電圖檢出37例,檢出率為61.7%。結論 動態心電圖可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可以作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早期的診斷方法。
【關鍵詞】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動態心電圖;診斷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12-0078-02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發生是因為竇房結及其周圍組織病變和功能減退引起竇房結起搏或與心房的傳導障礙,進而產生心律失常和其他多種臨床癥狀的綜合病癥,發病后患者有心動過緩引發的心、腦等重要臟器供血不足的臨床表現,發病初期患者有間歇性頭暈或乏力等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會發生暈厥,在心動過速發作的情況下會有心悸和心絞痛等癥狀,早期診斷對于疾病的防治有著重要意義,常規檢查方法有心電圖檢查和心電生理檢查,現選取該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經病理學證實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進行動態心電圖診斷,旨在探討動態心電圖的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經病理學證實的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64±4.3)歲。既往病史:17例患者為冠心病患者,16例為高血壓患者,7例為心肌炎患者,其余20例患者沒有明顯的陽性病史,入院后有32例患者有胸悶氣短、心率減慢的臨床表現,23例有程度不同的眩暈感,9例發生暈厥,11例自感胸悶停跳。
1.2 方法
應用動態心電圖診斷前3 d患者停用一切可能影響竇房結功能的藥物,選擇PI200A全息動態心電圖分析系統進行診斷,監測并記錄患者24 h內的各項指標及臨床癥狀變化情況,24 h后對所得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并打印出完整報告。
1.3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診斷標準
竇房阻滯;竇性停搏或竇房傳導阻滯;竇性心動持續而顯著的在50次/min以下;24 h內總竇性心率減少,不大于8萬次;快慢綜合征:24 h平均竇性心率減慢至60次/min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交替出現;雙結病變:交界性搏心律>2 s,60例患者的動態心電圖檢查結果與電生理檢查結果做比較。
2 結果
60例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患者中有20例患者為嚴重持續性竇性心動過緩,18例竇房阻滯,12例慢-快綜合征,10例雙結病變,動態心電圖檢出37例,其中嚴重持續性竇性心動過緩12例,竇房阻滯10例,慢-快綜合征12例,雙結病變5例,檢出率為61.7%。動態心電圖顯示中6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的心率<50次/min,最慢心率為31次/min,最快心率95次/min。
3 討論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發生是因為竇房結及其周圍組織供血不足或有炎癥病變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減退,產生多種間歇發作的心律失常的綜合表現,早期診斷主要有心電圖檢查、電生理檢查及阿托品負荷試驗等方式,該研究探討了動態心電圖診斷的診斷效果。動態心電圖不同于常規心電圖檢查,常規心電圖只能記錄瞬間,并不能完全記錄患者的心電信息,特別是無法記錄患者夜間的心電活動,容易錯失重要的數據,不利于患者的準確診斷。動態心電圖由記錄器、分析單元及打印機組成,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并編集分析人體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主要用于捕捉陣發性心律失常,記錄心動過速及早搏發生時間、數量及狀體等,目前這種診斷方式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從儀器磁帶式記錄發展為固態式記錄和閃光式記錄,從單導、雙導發展為12導聯全記錄,動態心電圖完全彌補了常規心電圖檢查的不足,可以連續記錄患者24 h內心電活動的全過程,捕捉輕微短暫的心電異常情況,了解心律失常的時間、發生原因、頻率、發生規律及與日常活動之間的關系,在檢測過程中患者可隨意移動,并不會對診斷結果造成影響,根據相對準確的檢測結果對患者進行相應治療,提高了診治有效率。
心動過緩是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比較常見的臨床表現,也是多種疾病的早期表現,多發生于長期從事過量勞動的患者,其發生原因主要有竇房結的興奮性降低或有冠心病病史,在動態心電圖中主要表現為心動過緩。動態心電圖顯示中60例患者中有33例患者的心率<50次/min,最慢心率為31次/min,最快心率95次/min。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發生由早期的間歇性心動過緩,到持續性心動過緩,再到反復發作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快慢綜合征是其主要特點,根據診斷分型進行對應治療,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為了提高動態心電圖診斷檢出率,在檢查過程中需注意動態心電圖的放置,務必保證記錄儀將患者24 h內各個時間段的心電波形進行完整錄入,并將錄入資料輸入電腦綜合分析,動態心電儀固定后患者需做適量運動,病情嚴重不適宜進行劇烈運動的患者遵循醫囑;注意保持皮膚的干燥,因為動態心電儀是在患者的前胸貼10個電極,皮膚濕潤容易造成電極滑落,進而影響錄入結果;磁場對動態心電儀顯示的心電波形有一定影響,為了保證正常準確的心電波形,受檢患者需遠離電磁場。最后,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病因復雜,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進一步的確診與治療,動態心電圖可以提高心律失常的檢出率,可以作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早期的診斷方法。
參考文獻:
[1] 韓素芹,柴守峰.動態心電圖對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7):80-81.
[2] 馬立青,劉翠翠,李飛.動態心電圖診斷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臨床價值[J].海南醫學,2006,17(8):13-14.
[3] 施亞娟.動態心電圖對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10,17(20):281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