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海
摘 要:紫砂壺象形器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既然是壺,就必須能用,所有的造型、點彩,都必須要能泡茶。否則,就僅是欣賞藝術了。
關鍵詞:紫砂壺;造型;象形器
1 前言
所謂“光貨”是以簡潔明快的泥色和造型來體現紫砂的使用功能和藝術感染力。而清初制壺高手陳鳴遠等借用宜興紫砂泥可塑性強的特點,捏制出了以“象形器”為基礎的紫砂壺,從而使宜興紫砂壺展示了一個新的天地。本文簡單闡述了宜興紫砂壺營運而生的必然性、獨特性和歷史性。
2 宜興紫砂壺象形器
從政治經濟學的高度來論,文化是從屬于政治的,為什么明器簡潔,這體現了明代帝王朱元璋的提倡節儉樸實,不管是明代的家具,還是飾品都以樸素簡單為主。明代紫砂壺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和使用工具皆體現了這個時期的政治性。而清兵入關后,這種時尚起了變化。首先,滿人的時尚和漢人不同,滿人上層人氏吃飯當時用裝飾明亮的金、銀碗以呈現華麗的功能。宜興紫砂壺當然要符合這些上層統治者們的胃口。因此,在紫砂壺上點彩,五光十色,金碧燦爛。在紫砂壺上鑲金嵌玉,使紫砂壺在使用的同時,更具觀賞性,清初的陳鳴遠,以及當代的蔣蓉、汪寅仙所塑的象形器茶壺,將紫砂的實用功能與欣賞功能相結合,使紫砂壺達到了一個更高的藝術境界。因此,紫砂壺在他們的手里,變成了大自然的呈顯;松、竹、梅、蘭及馬、龍、魚、蛙皆成壺。這種紫砂壺,有的把壺身捏塑成松段、梅樁。在松段上針葉飄然,在梅樁上梅花綻放,栩栩如生;有的把壺身塑成鯉魚跳龍門,即魚化龍;有的把壺身塑荷花盛開,青蛙躍然于蓮子上等,讓大自然的花木蟲草,動物走獸,均展現于壺藝之中。工藝美術大師蔣蓉曾用紫砂塑造了一批果品,如:花生、栗子、白果、菱角、荸薺、瓜子等,皆讓人嘆為真品,曾作為國禮贈送外國之首。而她所做的“青蛙蓮子壺”、“芒果壺”皆堪稱藝術瑰寶。工藝美術大師汪寅仙的“松段壺”,整個壺身為一段松樁,樹樁老虬,青針滿掇,讓人嘆為觀止,回味無窮。所以,一件紫砂作品不僅具有了實用性,而且還具有了藝術性和欣賞性。
宜興紫砂象形器從清代問世以來,特別是進入現代后,更是百花齊放,品種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在藝術界和收藏界獨領風騷成為工藝美術界的寵物,為世人所愛之。但是,有些藝術家和真正懂茶藝的收藏家也認為,紫砂壺象形器有一個原則,那就是既然是壺,就必須能用。所有的造型、點彩,在具有泡茶功能的前提下,還要具有欣賞性。當代藝術泰斗顧景舟也做過“花貨”,即象形器,他的花貨作品“大梅報春壺”現在就收藏于宜興徐悲鴻紀念館,其壺把為梅根,壺嘴為梅枝,壺身點綴新梅幾朵,簡潔明快,春風春雨新梅意,盡在壺中,真是國手大象啊!
3 結語
紫砂壺在滿人時期,融入了古老的中國畫,用陶土和窯火,譜寫新的詩篇。紫砂壺象形器所承載的是中華幾千年的文化,而所牽系的是紫砂壺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宜興紫砂壺象形器是出于“美”和“靈”的需求,而必然會有“高”的結果。所以,宜興紫砂壺象形器 必然隨著宜興紫砂壺的發展,更為世人所矚目,它的藝術價值也會隨著紫砂市場的進一步正確發展的提升,而它的獨特材質、獨特工藝、獨特品格、獨特功能將更能體現其獨特的價值。獲得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雙重享受。就目前宜興紫砂的銷售情況,某大師的收藏作品,即利用泥色、泥紋的變化來表現山川風景,某大師的仿真作品,某大師的紫砂塑器,現在市場高價,供不應求。價值規律是嚴肅的,藝術品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而宜興紫砂壺象形器正是一種絕無僅有的藝術奇葩,是壺,可以飲茶;是畫,可以欣賞,它可以將萬景萬物立體于砂面,成為絕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