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軍
摘 要:針對江蘇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政策需求,以及現有財政政策的現狀與問題,從一般預算支出政策、專項資金政策、財政補貼政策、財政貼息政策、政府采購政策、財政擔保政策等六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新興產業;財政政策;江蘇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069-03
每個新興產業都有一個長長的產業鏈條,其每種投入要素的豐裕程度不同,每個行為主體能力不同,每個環節發展程度不同,并且每種要素、每個主體和每個環節的差異對各個產業的影響程度也不相同,因而,明智的政策必須是基于各個新興產業中的產業特性、發展規律、薄弱環節和關鍵之處的認知,基于財政政策功能與產業發展需求的相互對接,進而,通過財政支持政策和措施來補齊新興產業發展中的“短板”。
一、江蘇十大新興產業政策需求的重點領域
眾所周知,江蘇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路徑有明顯差異,并且都存在各自發展“短板”或瓶頸,因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政策需求和支持重點領域,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二、財政政策的現狀與問題
1.財政支出現狀
截至2011年,江蘇省財政設立的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已資助了20.79億元,近五年的資助項目數和金額均列全國首位,并且每年安排的資助金額已由過去的5 000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6 000萬元。省政府設立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每年的資助規模已由過去的3億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21億元,專門支持科技成果商用化以培育新興產業。省財政在全國較早設立了科技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既引導科技型企業創業投資,又對創業投資企業投資處于初創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引導,截至2009年底,總投資已達27.38億元。2009年省政府成立的注冊資本為30億元的再擔保公司,主要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2.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一是需要更加主動地、前瞻性地切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需求。過去針對新興產業所實施的財政政策,往往就已出現的問題或已暴露的薄弱環節而采取的,具有事后性,措施較為被動,也難以從根本上和整體上推進和加快新興產業發展。二是政策的產業差異性沒有體現,造成政策針對性不強,政策落實時難以把握輕重,政策效果不理想。過去往往是針對所有新興產業及其共性問題來設計財政政策的,忽視了各新興產業發展路徑都有所差異,但實際上,各項財政政策在設計和實施時,在不同產業內的支出結構和輕重力度應當是不一樣的。三是需要形成財政支出的穩定增長機制,并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應當把財政支出的增長建立在各類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之處的基礎上,形成有效的支出渠道和穩定的增長機制。同時,由于江蘇新興產業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在許多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因而,繼續增加財政支持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四是財政資金在支出過程的效率有待提高。主要是要把握好項目、企業的篩選關,并杜絕資金的挪用、浪費和閑置,使財政資金用好、到位和用足。五是稅收優惠的稅種和覆蓋面需要進一步完善,應多用企業所得稅而少用增值稅,多用間接優惠手段而少用直接性優惠手段。特別是,需要根據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不同環節和不同階段,來細化優惠稅種和優惠方式。六是政府采購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建立、增加和完善優先采購目錄,加大采購力度,并且應當把政府采購與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等措施結合起來。
三、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財政支出政策
1.一般預算支出政策
在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的基礎研究、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創新型科技園區和產業聯盟建設、一流科學人才和團隊的引進與培養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的基礎研究和學科建設、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關鍵核心部件研制、產業基地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等,物聯網和云計算的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創新合作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各類緊缺人才培養等,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公共研發平臺建設、重點產業基地建設、領軍型人才引進與培養等,智能電網的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公共研發平臺建設,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是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重點投入和進一步加大投入的領域。
2.專項資金政策
在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科技型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和研發中心建設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的關鍵核心部件研制、骨干龍頭企業成長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等,物聯網和云計算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產業技術標準構建等,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前沿核心技術研究、關鍵工藝設備升級等,智能電網的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等,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產品和裝備研制、骨干企業加快培育等,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究、高端產品研制和重點企業綜合能力提升等,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龍頭整車企業培育壯大等,都是財政專項資金的重點支出和進一步加大投入的領域。
3.財政補貼政策
需要更大力度地對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重大自主創新技術進行獎勵、對重大新設備、新藥品的推廣進行補貼等,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的一批“專、精、特、新”部件、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應用進行補貼,對物聯網和云計算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構建產業技術標準進行獎勵和補貼等,對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前沿核心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關鍵工藝設備升級進行補貼等,對智能電網產業的標準規范制定進行獎勵和補貼、對重大關鍵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補貼等,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裝備研制與推廣應用進行獎勵和補貼,對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關鍵技術和高端裝備研制進行獎勵,對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進行獎勵、對產業化示范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補貼等。
4.財政貼息政策
對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骨干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高端醫療設備及配套試劑的規?;a等,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的高水平研發機構建設、創新型龍頭骨干企業的兼并重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等融資貸款進行貼息,對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骨干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和關鍵工藝設備升級改造、重大裝備產品市場推廣等,對智能電網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的重大關鍵技術產業化、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等,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研發中心建設、產品應用推廣等項目的融資貸款,都是需要進行財政貼息的重點領域。
5.政府采購政策
新產品的政府首購和采購范圍,可包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醫藥產品,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的國產化裝備產品,物聯網和云計算應用的國產首臺(套)裝備,進口替代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新產品,市政工程建設中的新材料產業新產品等。
6.財政擔保政策
融資貸款和風險投資的財政擔保項目,可包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的重點骨干企業重大投資項目、重大關鍵技術研發、自主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高端技術攻關項目、初創企業創業投資等,新材料產業的自主創新,智能電網產業的重大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節能環保重點裝備(產品)產業化、規?;?。endprint
摘 要:針對江蘇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政策需求,以及現有財政政策的現狀與問題,從一般預算支出政策、專項資金政策、財政補貼政策、財政貼息政策、政府采購政策、財政擔保政策等六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新興產業;財政政策;江蘇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069-03
每個新興產業都有一個長長的產業鏈條,其每種投入要素的豐裕程度不同,每個行為主體能力不同,每個環節發展程度不同,并且每種要素、每個主體和每個環節的差異對各個產業的影響程度也不相同,因而,明智的政策必須是基于各個新興產業中的產業特性、發展規律、薄弱環節和關鍵之處的認知,基于財政政策功能與產業發展需求的相互對接,進而,通過財政支持政策和措施來補齊新興產業發展中的“短板”。
一、江蘇十大新興產業政策需求的重點領域
眾所周知,江蘇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路徑有明顯差異,并且都存在各自發展“短板”或瓶頸,因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政策需求和支持重點領域,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二、財政政策的現狀與問題
1.財政支出現狀
截至2011年,江蘇省財政設立的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已資助了20.79億元,近五年的資助項目數和金額均列全國首位,并且每年安排的資助金額已由過去的5 000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6 000萬元。省政府設立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每年的資助規模已由過去的3億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21億元,專門支持科技成果商用化以培育新興產業。省財政在全國較早設立了科技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既引導科技型企業創業投資,又對創業投資企業投資處于初創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引導,截至2009年底,總投資已達27.38億元。2009年省政府成立的注冊資本為30億元的再擔保公司,主要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2.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一是需要更加主動地、前瞻性地切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需求。過去針對新興產業所實施的財政政策,往往就已出現的問題或已暴露的薄弱環節而采取的,具有事后性,措施較為被動,也難以從根本上和整體上推進和加快新興產業發展。二是政策的產業差異性沒有體現,造成政策針對性不強,政策落實時難以把握輕重,政策效果不理想。過去往往是針對所有新興產業及其共性問題來設計財政政策的,忽視了各新興產業發展路徑都有所差異,但實際上,各項財政政策在設計和實施時,在不同產業內的支出結構和輕重力度應當是不一樣的。三是需要形成財政支出的穩定增長機制,并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應當把財政支出的增長建立在各類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之處的基礎上,形成有效的支出渠道和穩定的增長機制。同時,由于江蘇新興產業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在許多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因而,繼續增加財政支持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四是財政資金在支出過程的效率有待提高。主要是要把握好項目、企業的篩選關,并杜絕資金的挪用、浪費和閑置,使財政資金用好、到位和用足。五是稅收優惠的稅種和覆蓋面需要進一步完善,應多用企業所得稅而少用增值稅,多用間接優惠手段而少用直接性優惠手段。特別是,需要根據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不同環節和不同階段,來細化優惠稅種和優惠方式。六是政府采購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建立、增加和完善優先采購目錄,加大采購力度,并且應當把政府采購與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等措施結合起來。
三、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財政支出政策
1.一般預算支出政策
在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的基礎研究、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創新型科技園區和產業聯盟建設、一流科學人才和團隊的引進與培養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的基礎研究和學科建設、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關鍵核心部件研制、產業基地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等,物聯網和云計算的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創新合作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各類緊缺人才培養等,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公共研發平臺建設、重點產業基地建設、領軍型人才引進與培養等,智能電網的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公共研發平臺建設,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是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重點投入和進一步加大投入的領域。
2.專項資金政策
在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科技型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和研發中心建設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的關鍵核心部件研制、骨干龍頭企業成長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等,物聯網和云計算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產業技術標準構建等,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前沿核心技術研究、關鍵工藝設備升級等,智能電網的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等,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產品和裝備研制、骨干企業加快培育等,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究、高端產品研制和重點企業綜合能力提升等,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龍頭整車企業培育壯大等,都是財政專項資金的重點支出和進一步加大投入的領域。
3.財政補貼政策
需要更大力度地對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重大自主創新技術進行獎勵、對重大新設備、新藥品的推廣進行補貼等,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的一批“專、精、特、新”部件、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應用進行補貼,對物聯網和云計算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構建產業技術標準進行獎勵和補貼等,對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前沿核心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關鍵工藝設備升級進行補貼等,對智能電網產業的標準規范制定進行獎勵和補貼、對重大關鍵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補貼等,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裝備研制與推廣應用進行獎勵和補貼,對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關鍵技術和高端裝備研制進行獎勵,對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進行獎勵、對產業化示范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補貼等。
4.財政貼息政策
對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骨干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高端醫療設備及配套試劑的規?;a等,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的高水平研發機構建設、創新型龍頭骨干企業的兼并重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等融資貸款進行貼息,對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骨干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和關鍵工藝設備升級改造、重大裝備產品市場推廣等,對智能電網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的重大關鍵技術產業化、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等,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研發中心建設、產品應用推廣等項目的融資貸款,都是需要進行財政貼息的重點領域。
5.政府采購政策
新產品的政府首購和采購范圍,可包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醫藥產品,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的國產化裝備產品,物聯網和云計算應用的國產首臺(套)裝備,進口替代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新產品,市政工程建設中的新材料產業新產品等。
6.財政擔保政策
融資貸款和風險投資的財政擔保項目,可包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的重點骨干企業重大投資項目、重大關鍵技術研發、自主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高端技術攻關項目、初創企業創業投資等,新材料產業的自主創新,智能電網產業的重大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節能環保重點裝備(產品)產業化、規?;取ndprint
摘 要:針對江蘇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政策需求,以及現有財政政策的現狀與問題,從一般預算支出政策、專項資金政策、財政補貼政策、財政貼息政策、政府采購政策、財政擔保政策等六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新興產業;財政政策;江蘇
中圖分類號:F8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069-03
每個新興產業都有一個長長的產業鏈條,其每種投入要素的豐裕程度不同,每個行為主體能力不同,每個環節發展程度不同,并且每種要素、每個主體和每個環節的差異對各個產業的影響程度也不相同,因而,明智的政策必須是基于各個新興產業中的產業特性、發展規律、薄弱環節和關鍵之處的認知,基于財政政策功能與產業發展需求的相互對接,進而,通過財政支持政策和措施來補齊新興產業發展中的“短板”。
一、江蘇十大新興產業政策需求的重點領域
眾所周知,江蘇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路徑有明顯差異,并且都存在各自發展“短板”或瓶頸,因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財政政策需求和支持重點領域,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二、財政政策的現狀與問題
1.財政支出現狀
截至2011年,江蘇省財政設立的科技型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已資助了20.79億元,近五年的資助項目數和金額均列全國首位,并且每年安排的資助金額已由過去的5 000萬元增加到2012年的6 000萬元。省政府設立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每年的資助規模已由過去的3億元增加到了2012年的21億元,專門支持科技成果商用化以培育新興產業。省財政在全國較早設立了科技創業投資引導資金,既引導科技型企業創業投資,又對創業投資企業投資處于初創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引導,截至2009年底,總投資已達27.38億元。2009年省政府成立的注冊資本為30億元的再擔保公司,主要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2.政策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
一是需要更加主動地、前瞻性地切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需求。過去針對新興產業所實施的財政政策,往往就已出現的問題或已暴露的薄弱環節而采取的,具有事后性,措施較為被動,也難以從根本上和整體上推進和加快新興產業發展。二是政策的產業差異性沒有體現,造成政策針對性不強,政策落實時難以把握輕重,政策效果不理想。過去往往是針對所有新興產業及其共性問題來設計財政政策的,忽視了各新興產業發展路徑都有所差異,但實際上,各項財政政策在設計和實施時,在不同產業內的支出結構和輕重力度應當是不一樣的。三是需要形成財政支出的穩定增長機制,并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應當把財政支出的增長建立在各類新興產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之處的基礎上,形成有效的支出渠道和穩定的增長機制。同時,由于江蘇新興產業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在許多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因而,繼續增加財政支持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四是財政資金在支出過程的效率有待提高。主要是要把握好項目、企業的篩選關,并杜絕資金的挪用、浪費和閑置,使財政資金用好、到位和用足。五是稅收優惠的稅種和覆蓋面需要進一步完善,應多用企業所得稅而少用增值稅,多用間接優惠手段而少用直接性優惠手段。特別是,需要根據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不同環節和不同階段,來細化優惠稅種和優惠方式。六是政府采購有待進一步完善。如建立、增加和完善優先采購目錄,加大采購力度,并且應當把政府采購與財政補貼、貸款貼息、稅收優惠等措施結合起來。
三、支持新興產業發展的財政支出政策
1.一般預算支出政策
在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的基礎研究、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創新型科技園區和產業聯盟建設、一流科學人才和團隊的引進與培養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的基礎研究和學科建設、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關鍵核心部件研制、產業基地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等,物聯網和云計算的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創新合作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各類緊缺人才培養等,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公共研發平臺建設、重點產業基地建設、領軍型人才引進與培養等,智能電網的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公共研發平臺建設,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是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重點投入和進一步加大投入的領域。
2.專項資金政策
在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科技型龍頭骨干企業培育和研發中心建設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的關鍵核心部件研制、骨干龍頭企業成長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等,物聯網和云計算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產業技術標準構建等,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前沿核心技術研究、關鍵工藝設備升級等,智能電網的重大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等,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產品和裝備研制、骨干企業加快培育等,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究、高端產品研制和重點企業綜合能力提升等,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究和產業化、龍頭整車企業培育壯大等,都是財政專項資金的重點支出和進一步加大投入的領域。
3.財政補貼政策
需要更大力度地對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重大自主創新技術進行獎勵、對重大新設備、新藥品的推廣進行補貼等,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的一批“專、精、特、新”部件、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應用進行補貼,對物聯網和云計算的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構建產業技術標準進行獎勵和補貼等,對高端裝備制造和新材料制造的前沿核心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關鍵工藝設備升級進行補貼等,對智能電網產業的標準規范制定進行獎勵和補貼、對重大關鍵技術創新進行獎勵、對智能電網示范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補貼等,對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裝備研制與推廣應用進行獎勵和補貼,對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關鍵技術和高端裝備研制進行獎勵,對新能源汽車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進行獎勵、對產業化示范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補貼等。
4.財政貼息政策
對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骨干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高端醫療設備及配套試劑的規?;a等,對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的高水平研發機構建設、創新型龍頭骨干企業的兼并重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等融資貸款進行貼息,對高端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產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的骨干企業研發中心建設和關鍵工藝設備升級改造、重大裝備產品市場推廣等,對智能電網產業、節能環保產業的重大關鍵技術產業化、企業研發中心建設等,對新能源汽車企業的研發中心建設、產品應用推廣等項目的融資貸款,都是需要進行財政貼息的重點領域。
5.政府采購政策
新產品的政府首購和采購范圍,可包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醫藥產品,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的國產化裝備產品,物聯網和云計算應用的國產首臺(套)裝備,進口替代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新產品,市政工程建設中的新材料產業新產品等。
6.財政擔保政策
融資貸款和風險投資的財政擔保項目,可包括: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產業、物聯網和云計算產業的重點骨干企業重大投資項目、重大關鍵技術研發、自主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高端技術攻關項目、初創企業創業投資等,新材料產業的自主創新,智能電網產業的重大技術突破和成果轉化,節能環保重點裝備(產品)產業化、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