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水霞
摘 要:企業生產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找尋到更全面地、更科學地分析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可以幫助企業找到各自存在的潛在問題,調整管理政策,提高經濟效益水平,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運用熵權法對江蘇省13城市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企業;經濟效益;熵權法;指標體系;江蘇省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148-02
一、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模型的建立
企業的經濟效益一般指的是企業在生產活動中勞動成果與產生這些成果所消耗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的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的比例關系。分析企業的經濟效益,主要是對企業財務指標的分析與計算,一般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的盈利和營運能力的指標來進行指標評價。企業經濟效益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資產報酬率、權益報酬率這些指標可以從生產經營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經濟效益;銷售利稅率固定資產生產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可以從經濟效益指標來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全員勞動生產率和人均利稅率等指標可以從活勞動效果來反映經濟效益。
1.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本文選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研究樣本,按城市進行綜合評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企業的發展狀況反映了中國工業企業經濟發展的水平。研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情況,不但能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規模經濟程度也能反映江蘇省13城市的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本文選取了2008—2011年江蘇13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數據來源與2008—2011年《江蘇統計年鑒》,2008—2011年江蘇13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指標的選擇與確定。本文選取人均利潤率、人均主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來率和工業增加值率來反映企業經濟效益的情況。
(1)人均利潤:人均利潤反映了表明企業每個職工平均獲利水平。人均利潤率越高,說明每個職工創利越多,貢獻越大,所以,又稱人均貢獻率。它既是考核企業利潤水平的指標,也是考核勞動效率的重要指標。(2)人均主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指企業從事某種主要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人均主營業收入一定程度了反映了企業盈利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核勞動效率的重要指標。(3)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就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4)工業增加值率:工業增加值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企業降低中間消耗的經濟效益,反映投入產出的效果。(5)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商品銷售額提供的營業利潤越多,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反之,此比率越低,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弱。
凈資產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反映所有者投資的獲利能力,該比率越高,說明所有者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3.模型計算。熵值與熵權的計算:本文選取江蘇省13城市2009—2011 年的技術創新能力數據,運用熵權topsis方法評價模型的步驟的計算公式對原始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后,得到各指標的熵權后,再進一步進行數據處理,得到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排名,通過對江蘇省13城市的技術經濟效益進行排序,得到了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發展情況,可以直觀了解各地市企業經濟效益發展情況。
由六項指標的權重可以看出,全員勞動生產率所占的權重最大,全員勞動生產率體現了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所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首要目標就是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其次,人均利潤率在在企業經濟效益中所占的權重也比較大,達到18.67%,成為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第二大影響因素,人均利潤率體現了企業的利潤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也要注重提高企業的人均利潤率。再次,人均主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都在企業經濟效益中所占權重比較大,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評價與分析
把江蘇省13城市按照蘇南、蘇中、蘇北做一下分類,發現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總體來說,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呈現從南到北遞減的規律。蘇南處于領頭羊地位,蘇中企業經濟崛起,蘇北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蘇南地區的南京、無錫、蘇州的企業經濟效益在江蘇省13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同時,蘇中和蘇北地區的企業經濟效益開始異軍突起,南通市、泰州市企業經濟效益在全省13城市中也去得了不錯的成績,說明江蘇省正在采取的“蘇中崛起”的戰略取向得到了很好的實施。蘇北地區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率提高很快,正在高速發展。蘇南的幾個城市中,無錫市、南京市、蘇州市企業經濟效益一直在全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的前三位。無錫市在2009—2011年發展勢頭良好,一直處在第一位的位置,其次是蘇州市和南京市,蘇州市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最為強勁的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近年發展良好。南京市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擁有其他城市沒有的條件,企業經濟效益一直處在江蘇省13城市的前列。泰州市和南通市抓住了發展機遇,以其優越的區位條件,成功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的跨越式創新發展之路,泰州和南通與蘇南地區之間的聯系趨緊密,促進了各要素流動,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提高迅猛,成為除了無錫、蘇州、南京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最好的兩個城市。常州市和鎮江市企業經濟效益處在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排名中屬于中等水平。蘇北整體的企業經濟效益在江蘇省13個城市中,處于末尾的位置,其中徐州市企業經濟效益在蘇北5個城市中屬于經濟效益比較好的城市,其余的連云港市、鹽城市、宿遷市、淮安市的企業經濟效益在2009—2011年這三年中一直處在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后四位,經濟效益在13城市中發展的并不是很快。
2. 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從2009—2011年處于不斷提高的階段。說明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處于良性發展的勢頭,發展良好。由江蘇省13城市2009—2011年的企業經濟效益的各項指標來看,2009—2011年這三年中,宿遷市的工業企業人均利潤增長率在13城市中排名最高,達到97.1%,蘇州市增長率最低只有37.3%。總體來說,蘇北五市的工業企業人均利潤增長率都超過80%,說明蘇北五市人均利潤正在高速增長。
3. 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距明顯。總體來說,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距很大,發展不平衡。2009年,無錫市得分最高,得到0.667的分數,而得分最低的淮安市僅僅得到0.318的分數,無錫的得分是淮安的兩倍還多。這種差距到了2011年,無錫市的得分為0.87,淮安市的得分為0.464,差距依然很大。總體來說,蘇南和蘇北城市的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異顯著,蘇中正在崛起,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
三、政策建議
1.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2.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總體比較好,但是區域間發展差距還是很大,政府應該出臺更多扶持蘇中、蘇北地區企業的政策,幫助蘇北、蘇中地區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
摘 要:企業生產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找尋到更全面地、更科學地分析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可以幫助企業找到各自存在的潛在問題,調整管理政策,提高經濟效益水平,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運用熵權法對江蘇省13城市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企業;經濟效益;熵權法;指標體系;江蘇省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148-02
一、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模型的建立
企業的經濟效益一般指的是企業在生產活動中勞動成果與產生這些成果所消耗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的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的比例關系。分析企業的經濟效益,主要是對企業財務指標的分析與計算,一般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的盈利和營運能力的指標來進行指標評價。企業經濟效益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資產報酬率、權益報酬率這些指標可以從生產經營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經濟效益;銷售利稅率固定資產生產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可以從經濟效益指標來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全員勞動生產率和人均利稅率等指標可以從活勞動效果來反映經濟效益。
1.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本文選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研究樣本,按城市進行綜合評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企業的發展狀況反映了中國工業企業經濟發展的水平。研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情況,不但能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規模經濟程度也能反映江蘇省13城市的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本文選取了2008—2011年江蘇13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數據來源與2008—2011年《江蘇統計年鑒》,2008—2011年江蘇13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指標的選擇與確定。本文選取人均利潤率、人均主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來率和工業增加值率來反映企業經濟效益的情況。
(1)人均利潤:人均利潤反映了表明企業每個職工平均獲利水平。人均利潤率越高,說明每個職工創利越多,貢獻越大,所以,又稱人均貢獻率。它既是考核企業利潤水平的指標,也是考核勞動效率的重要指標。(2)人均主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指企業從事某種主要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人均主營業收入一定程度了反映了企業盈利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核勞動效率的重要指標。(3)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就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4)工業增加值率:工業增加值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企業降低中間消耗的經濟效益,反映投入產出的效果。(5)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商品銷售額提供的營業利潤越多,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反之,此比率越低,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弱。
凈資產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反映所有者投資的獲利能力,該比率越高,說明所有者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3.模型計算。熵值與熵權的計算:本文選取江蘇省13城市2009—2011 年的技術創新能力數據,運用熵權topsis方法評價模型的步驟的計算公式對原始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后,得到各指標的熵權后,再進一步進行數據處理,得到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排名,通過對江蘇省13城市的技術經濟效益進行排序,得到了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發展情況,可以直觀了解各地市企業經濟效益發展情況。
由六項指標的權重可以看出,全員勞動生產率所占的權重最大,全員勞動生產率體現了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所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首要目標就是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其次,人均利潤率在在企業經濟效益中所占的權重也比較大,達到18.67%,成為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第二大影響因素,人均利潤率體現了企業的利潤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也要注重提高企業的人均利潤率。再次,人均主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都在企業經濟效益中所占權重比較大,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評價與分析
把江蘇省13城市按照蘇南、蘇中、蘇北做一下分類,發現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總體來說,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呈現從南到北遞減的規律。蘇南處于領頭羊地位,蘇中企業經濟崛起,蘇北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蘇南地區的南京、無錫、蘇州的企業經濟效益在江蘇省13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同時,蘇中和蘇北地區的企業經濟效益開始異軍突起,南通市、泰州市企業經濟效益在全省13城市中也去得了不錯的成績,說明江蘇省正在采取的“蘇中崛起”的戰略取向得到了很好的實施。蘇北地區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率提高很快,正在高速發展。蘇南的幾個城市中,無錫市、南京市、蘇州市企業經濟效益一直在全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的前三位。無錫市在2009—2011年發展勢頭良好,一直處在第一位的位置,其次是蘇州市和南京市,蘇州市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最為強勁的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近年發展良好。南京市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擁有其他城市沒有的條件,企業經濟效益一直處在江蘇省13城市的前列。泰州市和南通市抓住了發展機遇,以其優越的區位條件,成功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的跨越式創新發展之路,泰州和南通與蘇南地區之間的聯系趨緊密,促進了各要素流動,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提高迅猛,成為除了無錫、蘇州、南京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最好的兩個城市。常州市和鎮江市企業經濟效益處在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排名中屬于中等水平。蘇北整體的企業經濟效益在江蘇省13個城市中,處于末尾的位置,其中徐州市企業經濟效益在蘇北5個城市中屬于經濟效益比較好的城市,其余的連云港市、鹽城市、宿遷市、淮安市的企業經濟效益在2009—2011年這三年中一直處在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后四位,經濟效益在13城市中發展的并不是很快。
2. 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從2009—2011年處于不斷提高的階段。說明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處于良性發展的勢頭,發展良好。由江蘇省13城市2009—2011年的企業經濟效益的各項指標來看,2009—2011年這三年中,宿遷市的工業企業人均利潤增長率在13城市中排名最高,達到97.1%,蘇州市增長率最低只有37.3%。總體來說,蘇北五市的工業企業人均利潤增長率都超過80%,說明蘇北五市人均利潤正在高速增長。
3. 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距明顯。總體來說,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距很大,發展不平衡。2009年,無錫市得分最高,得到0.667的分數,而得分最低的淮安市僅僅得到0.318的分數,無錫的得分是淮安的兩倍還多。這種差距到了2011年,無錫市的得分為0.87,淮安市的得分為0.464,差距依然很大。總體來說,蘇南和蘇北城市的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異顯著,蘇中正在崛起,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
三、政策建議
1.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2.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總體比較好,但是區域間發展差距還是很大,政府應該出臺更多扶持蘇中、蘇北地區企業的政策,幫助蘇北、蘇中地區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
摘 要:企業生產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找尋到更全面地、更科學地分析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水平的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可以幫助企業找到各自存在的潛在問題,調整管理政策,提高經濟效益水平,促進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運用熵權法對江蘇省13城市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進行綜合評價,并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企業;經濟效益;熵權法;指標體系;江蘇省
中圖分類號:F2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2-0148-02
一、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評價模型的建立
企業的經濟效益一般指的是企業在生產活動中勞動成果與產生這些成果所消耗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的生產總值與生產成本的比例關系。分析企業的經濟效益,主要是對企業財務指標的分析與計算,一般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企業的盈利和營運能力的指標來進行指標評價。企業經濟效益可以從幾個不同的角度來分析,資產報酬率、權益報酬率這些指標可以從生產經營的角度來分析企業經濟效益;銷售利稅率固定資產生產率和流動資產周轉率可以從經濟效益指標來反映企業經濟效益。全員勞動生產率和人均利稅率等指標可以從活勞動效果來反映經濟效益。
1.樣本選取和數據來源。本文選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研究樣本,按城市進行綜合評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在中國經濟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些企業的發展狀況反映了中國工業企業經濟發展的水平。研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情況,不但能反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規模經濟程度也能反映江蘇省13城市的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本文選取了2008—2011年江蘇13城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據,數據來源與2008—2011年《江蘇統計年鑒》,2008—2011年江蘇13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指標的選擇與確定。本文選取人均利潤率、人均主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來率和工業增加值率來反映企業經濟效益的情況。
(1)人均利潤:人均利潤反映了表明企業每個職工平均獲利水平。人均利潤率越高,說明每個職工創利越多,貢獻越大,所以,又稱人均貢獻率。它既是考核企業利潤水平的指標,也是考核勞動效率的重要指標。(2)人均主營業收入:主營業務收入指企業從事某種主要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人均主營業收入一定程度了反映了企業盈利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考核勞動效率的重要指標。(3)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根據產品的價值量指標計算的平均每一個就業人員在單位時間內的產品生產量。(4)工業增加值率:工業增加值率的大小直接反映企業降低中間消耗的經濟效益,反映投入產出的效果。(5)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越高,說明企業商品銷售額提供的營業利潤越多,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反之,此比率越低,說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弱。
凈資產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反映所有者投資的獲利能力,該比率越高,說明所有者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3.模型計算。熵值與熵權的計算:本文選取江蘇省13城市2009—2011 年的技術創新能力數據,運用熵權topsis方法評價模型的步驟的計算公式對原始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后,得到各指標的熵權后,再進一步進行數據處理,得到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排名,通過對江蘇省13城市的技術經濟效益進行排序,得到了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發展情況,可以直觀了解各地市企業經濟效益發展情況。
由六項指標的權重可以看出,全員勞動生產率所占的權重最大,全員勞動生產率體現了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經營管理水平、職工熟練程度和勞動積極性的綜合表現。所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首要目標就是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其次,人均利潤率在在企業經濟效益中所占的權重也比較大,達到18.67%,成為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第二大影響因素,人均利潤率體現了企業的利潤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也要注重提高企業的人均利潤率。再次,人均主營業收入,營業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都在企業經濟效益中所占權重比較大,也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評價與分析
把江蘇省13城市按照蘇南、蘇中、蘇北做一下分類,發現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總體來說,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呈現從南到北遞減的規律。蘇南處于領頭羊地位,蘇中企業經濟崛起,蘇北處于高速發展階段。蘇南地區的南京、無錫、蘇州的企業經濟效益在江蘇省13城市中處于領先地位。同時,蘇中和蘇北地區的企業經濟效益開始異軍突起,南通市、泰州市企業經濟效益在全省13城市中也去得了不錯的成績,說明江蘇省正在采取的“蘇中崛起”的戰略取向得到了很好的實施。蘇北地區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率提高很快,正在高速發展。蘇南的幾個城市中,無錫市、南京市、蘇州市企業經濟效益一直在全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的前三位。無錫市在2009—2011年發展勢頭良好,一直處在第一位的位置,其次是蘇州市和南京市,蘇州市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最為強勁的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近年發展良好。南京市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擁有其他城市沒有的條件,企業經濟效益一直處在江蘇省13城市的前列。泰州市和南通市抓住了發展機遇,以其優越的區位條件,成功走出了一條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的跨越式創新發展之路,泰州和南通與蘇南地區之間的聯系趨緊密,促進了各要素流動,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提高迅猛,成為除了無錫、蘇州、南京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最好的兩個城市。常州市和鎮江市企業經濟效益處在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排名中屬于中等水平。蘇北整體的企業經濟效益在江蘇省13個城市中,處于末尾的位置,其中徐州市企業經濟效益在蘇北5個城市中屬于經濟效益比較好的城市,其余的連云港市、鹽城市、宿遷市、淮安市的企業經濟效益在2009—2011年這三年中一直處在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后四位,經濟效益在13城市中發展的并不是很快。
2. 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從2009—2011年處于不斷提高的階段。說明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處于良性發展的勢頭,發展良好。由江蘇省13城市2009—2011年的企業經濟效益的各項指標來看,2009—2011年這三年中,宿遷市的工業企業人均利潤增長率在13城市中排名最高,達到97.1%,蘇州市增長率最低只有37.3%。總體來說,蘇北五市的工業企業人均利潤增長率都超過80%,說明蘇北五市人均利潤正在高速增長。
3. 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距明顯。總體來說,江蘇省13城市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距很大,發展不平衡。2009年,無錫市得分最高,得到0.667的分數,而得分最低的淮安市僅僅得到0.318的分數,無錫的得分是淮安的兩倍還多。這種差距到了2011年,無錫市的得分為0.87,淮安市的得分為0.464,差距依然很大。總體來說,蘇南和蘇北城市的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差異顯著,蘇中正在崛起,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
三、政策建議
1.依靠科技進步,采用先進技術,用現代科學技術武裝企業,提高企業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使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采用現代管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最少的消耗,生產出最多的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2.江蘇省13城市企業經濟效益總體比較好,但是區域間發展差距還是很大,政府應該出臺更多扶持蘇中、蘇北地區企業的政策,幫助蘇北、蘇中地區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