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
摘 要:21世紀,隨著終身教育理念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提上日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活躍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氣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活用教材中的探究知識,善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創設鼓勵的條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借助多媒體輔助手段,活化學習內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興趣;學生
一、活用教材中的探究知識,激發隱性情感
人教版新課程標準教科書在文字編排和教材設計中,加入了很多培養學生深入思考、探究的學習素材。這些生動活潑的教學圖片、文章大多數來自于生活中,利用得當將會給教學帶來很大的幫助。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地把握好教材中的這些資源,鼓勵學生閱讀欣賞,發現和探究問題,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體驗。以《經濟生活》中的新時代勞動者一框為例,教材給出了關聯本節的三幅圖片,就樹立就業觀這一問題,圖片很形象地描述了現實生活中的就業觀點,貼近學生生活,教師可以就勢再現圖片情景,激發隱性情感,鼓勵學生用發散思維思考和搶答問題,將課程推向高潮。
二、創設鼓勵的條件,在激勵中收獲喜悅
思想政治課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保持愉快的心理,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中。實踐表明,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主要有獎勵和懲罰兩種手段,最終對學生的激發效果也具有差異性。一般而言,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多地依賴于表揚與獎勵,如果運用得當,會使學生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創設鼓勵的條件,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出學生積極的、合理的、肯定的評價。這樣,學生會在教師的激勵、關懷下,收獲喜悅,享受學習帶給他們的快樂。
三、借助多媒體輔助手段,增強趣味性體驗
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逐漸進入課堂,音樂、電腦、錄音、視頻等與教學一體化,呈現的內容生動活潑,富有趣味性,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1)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動態信息,將靜止的文本轉化為動態的文字、畫面,預設教學意境,使學生感官受到刺激,樂于學習。(2)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將大量抽象的知識轉化為圖形、圖片、箭頭,利用音像再現一些好的教學素材,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大大減低了學習難度。總之,多媒體教學的應用,能夠更形象、直觀性、豐富性地展現知識,為學生創建了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主動探索,樂于
學習。
(作者單位 河北省承德寬城一中)
編輯 王團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