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是整個教育系統中既相對獨立又相互影響的兩個重要階段。中學是基礎教學階段,重視知識的積累,而大學要求發展學生的綜合技能,想要進一步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就應揭示現實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從問題中積極尋找解決方法,讓中學和大學德育課程的整體性、連續性以及協調性得以展現,更好地發展思政教育事業。
關鍵詞:高中;大學;思想政治課;現狀
中圖分類號:G621.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18-01
一、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存在問題
高等教育是中學教育的延續,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中的思想政治課程在內容上重復很多。盡管教學內容的重復對教學效果有重要影響,但是對于充滿好奇心的中學生來說,重復他們高中已經學習過的內容會讓他們失去對于課程的興趣,甚至可能產生負面的效應。商淞(2007)高中《思想政治課》哲學部分,集中講授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認識論和唯物史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高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則是在高中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部分內容,兩套教材內容重復約為50%,這樣就會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失去吸引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使教學難以深入,收效不大。
大學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內容重復過多,以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和“中學歷史”相比,“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僅僅是把中學歷史以“綱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這種簡單的重復難免使學生感到教材內容不新穎,這門課沒意思,加之大學教學課時安排沒有中學多,這就給大學老師的課堂授課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只能照本宣科地去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因而更加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思想政治課內容上的簡單重復和倒置;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接續存在一定程度斷檔,不能做到連貫和對接;主體自身特殊性導致主體自我認識的偏差;思想政治教育簡單化,只注重政治教育,忽視了思想教育;教育內容的現實規定性不完整等,這些都是高中與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顯著問題。
二、考核和評價方法上存在問題
高中政治課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死記硬背”的情況在高中政治課學習中尤為突出。由于高中的應試教學特點及客觀條件的限制,政治課教學以課堂教學為主,很少帶領學生以參觀、考察、實地調研等形式開展實踐教學。教學方法相對單一、教學手段比較封閉。使得政治課這門本來與社會實踐結合緊密的課程變得單調、乏味,這就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這種對政治課學習的方法和態度也被不少學生帶到了大學政治理論課的學習中,他們對于平時的政治理論課學習不夠重視,也很少思考相關的理論與現實問題。
在高考的壓力下,高中生每天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高中教師面對著高考指揮棒,圍繞著高考考點不厭其煩的講,面對這樣的情形學生會產生一種思想,學習是為了考取好成績。跨過了高考這座獨木橋,面對突然地放松和環境的改變,他們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有諸多的不適應,不知道自己來到大學后該做些什么,為什么要做。
思想政治課的特點在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單純的閉卷考試和分數高低是無法考核和衡量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與政治覺悟高低的。高校政治理論課在相當程度上脫離了應試教育的束縛,其教學目的不在于應試和追求分數,其考察方式和評價方法可以更加靈活多樣。
三、師資隊伍建設上存在問題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和精神文明的傳播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路人。高中與高校這兩支教師隊伍各自有其特點,但兩者的溝通渠道有限,銜接和協作不暢。大學教師必須通曉大學思想政治課的教材,而且還要真正熟悉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大學思想政治課老師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認真研讀中學思想政治課教材內容與大學思想政治課教材內容的異同,發現大學教材內容和中學教材內容的差異性,避免在大學課堂上講授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感覺到大學思想政治課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沒有什么差異,進而導致學習興趣的下降。
高中老師應該正視教育是一種延續,并非完成對于學生的中學教育,教師的使命就算完成。需要成分考慮學生的后續教育,不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設下“絆腳石”。在工作隊伍的建設上校領導和教師都要堅定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自信,堅定踐行 “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和教育理念,跨越認知和踐行的鴻溝,這是實現有效銜接的前提。
四、教育溝通上存在問題
長期以來,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師通常只局限于研究高校政治理論課的教材和教法,很少通過與高中政治課教師的交流互動獲得高中政治課教學的信息。同時,大學與高中教師的教學與科研交流也基本局限在自己的圈子范圍內,彼此之間缺乏了解與溝通。而由于大學與高中的政治課教學存在很大的銜接性,但高校理論課教師在課堂開展教學時,并不了解學生在高中的學習基礎和知識結構,只是按照相關的教學大綱和既定的教學內容展開授課,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不該重復的重復了,應該深化的沒有深化”的問題。
大學思想政治課老師不僅要熟悉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材內容,而且還要加強與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溝通。從中學思想政治課老師那里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采用的教學方法以及這些教學方法對大學課堂的適用程度,這樣才能打破中學思想政治課授課的慣性,進入到大學思想政治課的德育育人創新的軌道。
中學和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在層次上體現為縱向關聯、逐層遞進的關系,二者的有效銜接,就是基于中學生與大學生在不同教育階段身心發展特點、思想狀況和理解接受能力,準確設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內容,科學設置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有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多元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整體規劃,形成科學、連貫、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更好地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培養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作者簡介:尹蕾,安徽合肥人,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