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挺 (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設計藝術系 611830)
高職藝術教育課程特別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讓學生完成一個虛擬的項目或課題,而且要真正從生產活動中去把握實踐項目的具體完成細節。從真正的生產過程中去掌握生產的整個工藝流程,這也與高職學生將來從事生產、管理、服務等第一線的工作息息相關。本科院校乃至更高層次的學生,往往重視藝術設計之初的藝術完備性,至于這些設計如何變為產品,可能更多的任務就落在了高職學生頭上。目前,隨著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發展,高職學生是否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就成為高職學生就業乃至個人發展的重要基礎。
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高職攝影專業教育的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方式、和實踐方法,與學生在課內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及時的在社會實踐中得以運用和提高,做到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無縫對接,幫助學生掌握和選擇適合他們未來發展的知識和手段。我們的課程設置和課程結構分配就顯得非常的關鍵。在有目的的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探求一條適合高職攝影專業教育合理發展的路子,將學生的專業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納入到社會應用的大環境中去考核。從而建立起一個多結構、多層面的高職攝影教育實踐教學方法的標準體系。
藝術教育的特殊性告訴我們,攝影專業實踐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改革,需建立在實施階段學分制教育模式的基礎之上,有計劃、分步驟地對現有的攝影專業教學實踐方法實施改革。攝影專業課程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涉及繪畫、設計、攝影攝像技術、人物姿態造型等多個領域。為此,實施“階段式學分制”的教學組織模式,能更有效的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為企業培養合格的人才;有利于攝影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工作室制教學的實施;有利于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系統化和漸進性。
“階段式學分制”的教學組織模式,將更有效地推動了教學改革向更高、更有利于學生未來發展的層次轉化。
在攝影專業的“階段式學分制”實施過程中,以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強化專業學習的指向性為教學定位,以注重創造能力培養和實踐能力培養為實踐教學目標。第一階段在第1-2學期內完成,課程設置以與其他藝術類專業基本同步的基礎課程教學為主,實行學分制的教育管理,以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并重的原則。主要內容以專業認知實踐和攝影前期基礎課程為主。旨在讓學生了解行業、企業特點及校內實訓基地中前期技能課程的內容,初步掌握繪畫與設計技巧、軟件應用、攝影基礎、攝影用光及構圖、數碼攝影等課程的學習,完成攝影技術理論的崗位任職要求。在專業基礎教學階段中,指導教師結合課堂理論教學,對知識的內涵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實踐操作訓練
第二階段在第3學期完成,主要完成專業核心課程和中期技能課程的學習。教師根據課程項目需求可及時調整課程安排,集中在校內或校外進行課程訓練。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學習影棚人像基礎、合影與證件照、主題人像攝影(室內、室外)、圖形及版式設計等專業核心課程,人像化妝與美姿、影樓后期制作、印刷與制版工藝等專業實踐性技能課程,并通過專業綜合技能實訓培訓學生完成攝影師的崗位任職要求。
第三階段在第4學期完成,主要完成專業核心課程和后期技能課程的學習。這一階段,要求學生完成寫實產品廣告攝影、攝影創意與表現、創意產品攝影與修圖、翻拍、數碼平面廣告等專業核心課程的學習;藝術采風等實踐類課程的學習。
第四階段在5-6學期完成,主要學習影視攝錄與視頻特效制作、新聞攝影與圖片編輯、廣告策劃、平面廣告設計、形象系統(CI)等專業拓展課程和綜合能力實踐課程。這一階段,要求學生通過校內外實訓基地中項目課程的鍛煉,取得職業資格的認證,通過頂崗實習實踐和校外崗前鍛煉讓自己能真正走向未來的職業崗位。
藝術教育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特殊教育。因此,我們在實施攝影專業階段學分制教育模式當中,有必要將課程中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以檢驗學校教育的優劣與成敗。在階段學分制的教學體系中解決了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與社會應用嚴重脫節的問題。
清晰地界定教學培養目標,讓學生了解整個教學體系的架構和實踐要求與目的,合理地將“互動性、啟發式”教學方式貫穿于專業教學活動中。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探索、研究、討論,提升自己認知能力;提高學生影像理解力和觀察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創作的視覺表述能力。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配以“課題”的教學研究和“命題”的創作過程,真正實現共同作業與個人獨創相結合的教學實踐方法,使群體與個人得以均衡的發展。
對實踐教學環節從形式和時間上作出具體的規定,在實踐方法上,任課教師制定課程的具體實踐目標,這個過程注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將基本理論知識,融入到具體的操作訓練之中。通過分組訓練,師生互評、集體觀摩等方式,尋找出差異和不足。
在整個課程體系的開發中,我們把攝影攝像技術和平面設計課程整合起來,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具備多種技能。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我們集攝影、攝像、平面設計、人物造型設計等技術于一身上。使高職學院學生的綜合性實踐能力大大提高,為今后的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努力培養具備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與創新精神的綜合型應用人才。完善以攝影與平面設計為主線的系統化課程體系。將企業實際的任務導入到課程中,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的方式使學生在攝影攝像及平面設計領域學到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方法。
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最好的途徑就是與優秀企業的合作,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過程,在教學中真正的讓學生感受到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校和企業共同開發實習實踐教學課程,雙方資源共享,為學生提供權威而先進的實踐教學方式,最終達到多贏的效果。在校內,按企業的管理方式建設專業的攝影棚,按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管理辦法要求我們的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就能體會到企業對他們的要求,從而明確學習目的,找到自己今后發展的方向。
通過學校與企業的長期有效的合作,完善高職學院“訂單式”人才培養計劃,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到企業進行短期和長時間實訓實習,讓更多的學生在實訓實習中親自動手拍攝、親歷一線管理,把自己真正的融入到工作崗位中。加強校企合作,實施人才培養,使高職學院攝影專業技能人才就業能力得以增強,使更多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施展自己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