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毓 陳巍 李登昌
摘要: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是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在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的文件精神基礎上,對“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近年來,學院“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成效顯著,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
關鍵詞: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5-0058-03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高等職業教育要注重教師隊伍的“雙師”結構,要增加專業教師中具有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實踐教學能力。各高職院校紛紛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并不斷完善“雙師”素質教師的培養、選拔、考核體系,“雙師”素質教師數量、來源、結構等問題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
“雙師”素質教師是國家對
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建設的明確要求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提高專業教師雙師素質,與企業聯合培養專業教師,3年建設期內,使具有雙師素質專業教師比例達到90%。”《關于確定“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骨干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的通知》指出:“建設院校要制定符合學校發展目標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具體實施方案。要將企業經歷和實踐鍛煉要求納入專任教師評聘、使用和激勵政策,新進教師一般應具有2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3年建設期內,確保專任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比例達到90%以上。”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的意見》指出:“各級相關部門要科學規劃、周密安排,以提高專業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為重點,著力培養一大批‘雙師素質專業骨干教師。”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是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在認真貫徹落實有關文件精神基礎上,對“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進行了深入研究探討,制定了《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雙師”素質教師認定及管理暫行辦法》,成功開展了“雙師”素質教師認定工作,制定了符合學院發展目標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和具體實施方案。近年來,學院“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效顯著,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
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現狀
(一)教師隊伍構成不盡合理
我國高職教師的來源主要有高校畢業生、從企業或其他單位調入的技術骨干以及各類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在近年來高職院校迅速擴張過程中,我國高職教師的來源以從本科院校畢業直接跨進校門的青年教師為主。絕大多數青年教師職稱偏低,缺乏企業實踐經驗,操作技能水平也非常有限。
(二)學歷基本達標甚至超標
目前存在某種誤區,認為高職院校教師不需要具有很高的理論水平。其實不然,高職教育有兩個被普遍認可的重要屬性:一是“高等性”,二是“職業性”。“高等性”是指高職教育的教學理論中包含高深科學理論;“職業性”是指取得這些知識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職業中的實際技術問題。因此,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既要能理解那些高深的理論,還要會將其轉化為作用于工作現場的實際操作,這就決定了高職教師必須既懂理論又善實踐。而目前很多人忽略了高職教育的“高等性”,一味強調“職業性”。
目前,我國對高職教師的學歷基本要求是本科。我國高職教師"學歷達標"應該已經不成問題,很多學校新引進的專業教師甚至已是碩士以上。許多原先在中專校升格為高職院校前分配的或留校的不具有本科學歷的教師,也已通過各種方式取得了本科或以上學歷。
(三)教師自身壓力較大
由于我國高職院校起步時間較短、底子薄,以及前些年的大規模擴招,目前高職院校教師非常緊缺,以青年教師為主,教師教學任務相當繁重。學生素質也良莠不齊,教師疲于應付教學,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還規定必須要發表一定數量、一定級別的學術論文或著作,承擔一定檔次的科研課題。甚至將此規定列入每年的常規工作考核,直接與教師的收入甚至崗位及職稱掛鉤。加之,當前高職教育尚未得到社會(尤其是廣大考生和家長)的認可,在許多人的觀念中,高職教育還是二三流的高等教育,不能與普通高校相提并論。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生存、工作及發展壓力普遍較大,甚至部分人產生了職業倦怠感。
“雙師”素質教師的內涵
目前,國內教育界對于“雙師”素質教師資格的認定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觀點:一是同時持有“雙證”(教師資格證和職(執)業資格證書)的教師即可被認定為具備“雙師”素質;二是既具有作為教師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又具有技師(或其他中級專業人員)的職業素質和能力的“雙素質(能力)”型專業教師,是“雙師”素質教師;三是具有教師系列講師以上職稱又具有相關行業中級以上職稱的“雙職稱”教師被認定為具備“雙師”素質;四是持有教師資格證書和職(執)業資格證書,同時又具有作為教師的職業能力及能勝任生產崗位的操作技能的“雙證+雙能”型專業教師被認定為“雙師”素質。
現階段,高職院校現有“雙師”素質教師大多數停留在“雙證”水平。這些教師雖然大部分有較多的理論知識,但缺乏實踐經歷,缺乏企業從業經歷,難以滿足高職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國現行的專業職業資格證書認定標準相對混亂,某些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不高。相比而言,執業資格證書需通過由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一組織、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時間的封閉式考試才能獲得,相對比較正規,認可度較高。不少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要求較高,比如執業律師、執業藥師等都要經過通過率極低的考試。因此,這里的“雙證”,筆者主張應是“高校教師資格+執業資格證書”,少數尚無國家統一執業資格考試的專業,可暫以規格較高的職業資格證書來代替。
有輿論認為“雙證”型“雙師”是面子工程,只有具備了“雙能(雙素質)”才能真正適應高職教育的要求。但在實際操作中,教師的能力和素質很難進行直觀量化。這就直接造成了目前簡單化地以“雙證”或“雙職稱”來認定“雙師”素質教師的現狀。那么有人肯定會問,為什么不普遍采納“雙職稱”說呢?目前,在校教師取得“雙職稱”還比較困難,根據國家有關政策規定,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不能申報面向行業、企業職工的專業技術職稱。因此,高職院校絕大多數現有的“雙職稱”“雙師”素質教師都是學校從企業引進的技術骨干,他們來校時既已具有工程師等中級以上職稱,后又通過高校教師資格認證,取得了高校教師資格證。但是,絕大多數優秀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在企業的薪資待遇比較優厚,不可能徹底舍棄企業的高薪來高職院校作專任教師。因此,從企業引進的“雙職稱”“雙師”素質教師鳳毛麟角。
筆者認為,“雙證+雙能”型“雙師”培養機制能夠更有效地提升我國現有高職院校的師資隊伍水平。“雙證+雙能”型“雙師”掌握足夠的理論知識,具備熟練運用教學技巧合理組織與控制教學過程的能力,同時還能夠不斷進行知識更新,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能把生產中的新技術、新理念融入教學及時傳遞給學生。高職院校應當首先鼓勵教師通過加強理論學習取得“雙證”,同時,在學校層面積極尋求與企業合作,輪流選派教師頂崗實習,幫助教師不斷更新自身知識結構,使其真正具有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所需要的理論和實踐能力。
高水平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
建立一套全面、可行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培養機制是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的前提和保障。
(一)建立健全“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引進機制
現階段高職院校引進人員重點必須從過去的高學歷研究型人才轉向具備一定理論水平和學歷層次的高素質的企業技術骨干,通過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一部分理論與實踐水平皆佳的企業精英來校任教。
(二)建立健全“雙師”素質教師隊伍激勵機制
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鼓勵現有教師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參加各類層次較高的執業資格考試,如執業藥師、執業獸醫師、執業律師及注冊會計師等,對于取得證書的人員給予一定獎勵,在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等方面予以傾斜。此舉旨在促進教師自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以我院動物藥學院為例,目前該院已有十多名教師通過自身努力取得了國家執業藥師資格。教師在取得證書的同時,也提升了自身的知識水平。
(三)建立健全“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培養機制
由于許多執業資格證書的取得僅僅側重于理論知識的積累,嚴格意義上說,教師取得了執業資格證書并不能完全說明其真正具備了“雙師”素質。有鑒于此,我院出臺了《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關于選派青年專業教師赴企業鍛煉的意見》,成立了江蘇現代畜牧業校企合作聯盟,積極為中青年專業教師提供赴對口企業頂崗實習的機會。通過這一系列培養教師專業技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學水平的有益舉措,我院涌現出了一批不單是理論型學者,更是諳熟專業理論知識和產業一線實踐操作的“雙師”素質教師。為保證教師企業鍛煉的實施質量,學院還規定教師鍛煉期間形成的所有工作材料歸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作為教師考核、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
(四)建立健全“雙師”素質兼職教師聘用機制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雙師”素質教師認定及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指出,我院“雙師”素質教師認定的范圍是我院從事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專任教師和校內兼職教師。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工作開展以來,我院吸引了眾多合作企業優秀管理人才、技術骨干、能工巧匠到校擔任兼職教師。針對大部分兼職教師沒有接受過教育教學工作的專業培訓、不懂教育教學工作規律、教學基本功薄弱等弱點,我院對他們進行了職業教育基本理論及教師職業道德等方面的集中培訓,使其具有作為一名高職教師所應具備的使命感和基本素養。同時,我院還出臺了《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校外兼職教師職稱認定辦法》,通過嚴格規范的認定將兼職教師認定為初級職稱、中級職稱、副高級職稱和正高級職稱四個等級,實行優勞優酬。通過上述一系列得力措施,目前我院初步建成了一支既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和技術應用能力的“雙師”素質兼職教師隊伍。
通過上述“引”、“激”、“培”、“聘”等系列措施,我院已初步建成了一支“專兼配合,共同發展”的“雙師”素質教師隊伍。“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單純是一種目的,不是為了敷衍應付上級部門的評估與檢查,而是一種手段,旨在打造一支既能開展專業理論教學又能指導技能訓練的“雙師”素質師資隊伍;是一種提升,以此促進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騰飛,全面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真正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政艷.關于國家骨干高職院校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J].高教論壇,2011(7):84-86.
[2]吉文林,胡新崗,等.高職“雙師型”教師培養現狀、需求分析和對策[J].職教論壇,2011(24):84-88.
[3]羅莉,李夢卿.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對策研究—以湖北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例[J].職業論壇,2011(4):40-45.
[4]林杏花.國外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經驗及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3):59-61.
(責任編輯:謝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