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分析
《“我”與肖像漫畫的一次親密接觸》是校本美術選修模塊教學內容,也是《漫畫選修教學在高中美術模塊中的探索與實踐》課題研究的課例之一。本課以欣賞肖像漫畫作品為切入點,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逐步了解肖像漫畫作品的特點、表現手法及繪制方法等,并能積極創作出肖像漫畫作品,努力提升學生的想象空間和繪畫能力。同時通過課例活動更能使學生在忙碌的文化學習中感受到肖像漫畫作品所帶給他們的快樂。
學情分析
相對于高二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有了很多的生活感悟和信息儲存,尤其是漫畫的閱讀量已經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對社會和環境等有著獨特的認識和表達方式,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給予他們一個交流和創作的平臺。本課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充分抓住對象的特征,表現不同人物的性格、精神和職業特征,增加肖像漫畫的趣味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不斷了解肖像漫畫作品的特點、表現手法等。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能充分運用肖像漫畫作品的繪制方法表現在各自的作品中。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活動不斷拓寬學生表現肖像漫畫作品的想象空間、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和創造生活美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不斷了解肖像漫畫作品的特點、表現手法以及繪制技巧等。
教學難點
學生怎樣有效把握人物的變形,注重形神兼備,使得原型得到最大限度的“漫化”,增加肖像漫畫的趣味性。
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作業紙、筆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導入:同學們,我們來猜猜這些明星都是誰呢?教師出示圖片(圖1-圖4)
學生討論:姚明、趙本山、貝克漢姆、小沈陽。
2.教師提問:這些漫畫人物作品與現實人物相比你更傾向于哪一種呢?
學生討論,達成共識。
3.教師總結:肖像漫畫最大的特點在于“肖”與“漫”,“漫”是作品的特殊語言,作者通過精準、幽默的“漫”語,給大家帶來融融之樂。
4.教師出示課題:“我”與肖像漫畫的一次親密接觸。
設計意圖:通過作品欣賞導入,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在相互討論中了解肖像漫畫的一些特點,為下一個教學環節埋下伏筆。
二、有效設問,層層深入
1.教師提問:你覺得這些肖像漫畫作品采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呢?
學生回答:概括、夸張、變形、幽默風趣的表現手法。
2.教師總結:肖像漫畫它的創作是本著夸張人的趣處,而不是丑化的原則,把一個生活中的人物變形成為一個漫畫中的人物。特別是對人的五官、臉型、發型的夸張、把小的畫的更小,大的畫的更大,同時注重人物的職業特征。
3.教師提問:同學們,除了常見的線描肖像漫畫作品以外,你還知道有哪些表現形式呢?
學生討論,教師加以引導并出示圖片(圖5-圖10)
4.教師總結:除了常見的線描肖像漫畫以外,還有油畫肖像漫畫、水粉肖像漫畫、水墨肖像漫畫、剪紙肖像漫畫、素描肖像漫畫、電腦數碼肖像漫畫等。
設計意圖:采用有效設問、層層深入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逐步了解肖像漫畫作品的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激發學生進行自我創作的欲望。
三、把握要點,動手體驗
1.教師提問:假如你是漫畫大師,你是怎樣來表現一張肖像漫畫作品呢?
學生討論,教師加以引導。
學生甲回答:要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是高的還是矮的,胖的還是瘦的……
2.教師總結:在表現時要重點突出對象的主要形象特征,省略次要部位,有些甚至干脆不畫,還要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譬如人的“喜、怒、哀、樂”等。
學生乙回答:要觀察對象的臉型,每個人的臉型不同,特征也就不一樣。
3.教師提問:那你們知道人的臉型有哪些嗎?
學生討論:“國字臉”、“鵝蛋臉” ……
4.教師總結:我國民間畫決把人的臉概括成“八格”,即以“申、甲、由、田、用、國、目、風”八個字的外形比喻頭部的基本形狀,教師黑板演示……
5.教師引導學生繼續思考……
學生丙回答:畫漫畫作品還要有漫畫味道……
6.教師總結:回答的很好,我們畫漫畫肖像不在于筆墨多少,而在于把握變形,使原型得到最大程度的“漫化”。“漫化”不等于“丑化”,夸張變形后的形象要給人以藝術美感并有漫畫趣味。
……
7.教師總結:表現一張肖像漫畫作品首先要確定一個對象(最好能夠面對面的觀察、寫生);其次要大膽決定對象的面部特征(如大鼻子、扇風耳朵、小眼睛等等);最后要盡量突出對象特征,并簡化其他部分,或者干脆不畫。
8.教師提出要求:剛才我們討論了一張肖像漫畫作品應注意的幾個要點,大家也請嘗試一下吧。教師發下作業紙。
……
9.教師活動安排:大家前后四人一組,用線描的方式嘗試畫我身邊的同學、朋友等。要求:①重點突出,②簡明扼要的抓住對方的特征。
學生興致高漲,創作欲望強烈。教師巡回指導。
……
設計意圖:把握要點,為了更好地表現作品,通過表現肖像漫畫人物的教學環節,使枯燥的人物繪畫技巧與幽默、夸張的人物線描相結合,既注重了繪畫的基本技能,又加強了學生的互動層面,使課堂氣氛顯得十分活躍。
四、作業呈現,展示評價
1.教師隨機抽選學生的幾幅作業擺放到PPT模板上(圖11-圖19),鼓勵學生發言:先請小組成員之間交流一下這些漫畫肖像人物作品有沒有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然后請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進行評述。endprint
學生交流討論。
學生甲回答:見(圖11)這幅作品,畫出了美術教師的整體形象。美術教師那短短的頭發,粗粗的眉毛,大大的眼睛,給人的感覺很可愛。(教室里一片歡笑)
學生乙回答:通過夸張的手法把頭部畫的很大,這是肖像漫畫作品一貫的畫法,突出了美術教師機智、幽默、風趣的一面。
2.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說出了肖像漫畫的一些表現手法,同時也表達了人物的性格、精神和職業特征,還有哪些變化呢?
學生丙回答:見(圖12)這幅作品,表現了數學老師豐富的臉部表情、夸張的肢體語言,我們仿佛感受到了他熱情洋溢的課堂教學。
學生丁回答:見(圖15)這幅作品,夸大了這位男生的嘴,使他的嘴巴更加大了,細微處也不容錯過,尤其是痣的表現很到位。(教室里氣氛異常高漲)
……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對肖像漫畫作品的呈現、評析,更加深了對這類題材作品的深入了解,讓他們感受到表現肖像漫畫作品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課堂活動,讓我們不斷拓寬肖像漫畫作品的想象空間、轉變觀念,培養大家正確的審美情操,幽默的生活情趣和創新精神,相信大家一定能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介紹:應建云,男,中學高級教師,余姚市高中美術骨干。
(余姚市第二中學 浙江寧波)
張重欣點評:
1.教師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課例,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開發校本選修課程,不斷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把更多的課程開發權交給教師,有效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使教師的專業所長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完美結合起來。
2.本課首先從欣賞與交流著手讓學生了解漫畫人物的一些特點,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雙方教學活動開展顯得有意義。在美術欣賞課中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教學手段,導入的新穎與否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顯然這堂課的導入是比較成功的。其次教師通過有效設問逐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雙邊活動中不斷歸納漫畫人物的表現手法及作品的表現形式,重視“以學論教”,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再次在構思與創作環節中,學生能充分抓住漫畫人物的主要特征,進行大膽創作,又注重繪畫的基本技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課程的教學目的。最后通過展示評價,讓學生發表各自的見解,整個課堂教學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3.整堂課教學目的明確,結構嚴謹,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是一堂值得借鑒的選修課程。
(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美術教研員 浙江寧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