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超

排量降低0.6L,使雷克薩斯GX系列的消費稅從40%驟降到25%,隨時而來的是超過20萬元降幅。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它與國產豐田普拉多相比的優勢也被縮小。
在中國市場放棄4.6L V8發動機之后,雷克薩斯GX系列成功“跌入”100萬元俱樂部。92.3萬元的起售價令其定位更加清晰:上有蘭德酷路澤(4.6VX-R 115.9萬元),下有普拉多(4.0VX NAVI 67.6萬元),前后都是20多萬元的差價。至于其他對手,BMWX5和奧迪Q7之類,更青睞渦輪增壓的轎車化配置,以展現公路性能:而GX400卻追求長沖程自吸V6所帶來的強大低速扭矩。除了價格,GX400與其他SUV并無交集——不管歷史遺留也好,還是另辟蹊徑也罷,反正豐田/雷克薩斯已自成一派。
我無法掩飾對GX400的喜愛。其實與多數豐田/雷克薩斯車主一樣,我基本不去越野,但它的潛質卻在任何時候都給了我十足的自信。同樣,我不飆車,1885mm的寬和高也不允許太激烈的操控動作。在按下Start啟動那臺4.0L V6發動機的瞬間,我早已被排山倒海的聲浪所折服,也愿意順從它的性格上路。
與普拉多的中期改款相比,我更滿意GX400的外觀變化。家族臉譜形似“(>_<)”,但神情卻咄咄逼人。全車燈光都是LED,包括近光——夜晚照明效果不遜氙氣,點亮速度媲美鹵素,兩全其美。內飾幾乎沒有變化,除了導航系統:雖然更新了版本,但有時界面切換極慢,放大/縮小地圖會出現“假死”現象,嚴重損害雷克薩斯的形象。據我所知,新普拉多在導航硬件上做了“顛覆性”的變化以降低成本,希望GX400沒有這么干。
如果說與普拉多比有點自降身價,那么不妨看看它和前任GX460的區別吧:最大功率降16kW,最大扭矩少57Nm,減少兩個氣缸,沖程增加12mm,變速器少1個擋位,整備質量低50kg。差距還是有的,不然0~100km/h加速也不會從8.3s增加到9.8s。但實際駕駛時,我完全沒有感覺到動力上的變化。究其原因,還是駕駛這樣的硬派越野車,極少有機會能長時間使用地板油來加速。起步時,v6和v8的差別也微乎其微。實時四輪驅動的好處就是輪胎幾乎不會打滑(讓265mm的輪胎打滑談何容易),突然加速,硅油散熱風扇在曲軸的帶動下呼嘯扇動,排山倒海的轟鳴聲也因此驚煞旁人。多數情況下,發動機轉速不會超過2000rpm,再說高轉速也不是大沖程發動機的特長。車內安靜,油耗也在我的承受能力之內:綜合路況不超過1.3L/100km。方向盤比普拉多要重,駕駛起來不太容易亢奮,倒也符合雷克薩斯的氣質。
不管怎樣,以4.0V6+5AT取代4.6V8+6AT的動力總成之后,GX400相比普拉多的優勢被縮小。20多萬元的差價換來豪華品牌、進口品質、4年10萬公里免費保養、MarkLevinson音響、胎壓監測系統TPMS、并線盲點監視器BSM、倒車側后方盲點警示系統RCTA,以及更奢侈的內飾用料和更靜音的座艙。我承認它比普拉多更吸引我,但我買不起。所以,我成為了普拉多的車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