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艷
摘要:關于設計是思想驅動還是圖像驅動這一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爭論了,但以往的討論都是吐沫橫飛,不歡而散。對此展開相關論述,證明沒有思想內涵的設計師只能成為“技師”,好的設計一定要有強大的思想理論體系來支撐,以人為本,而不是單純視覺上的享受。
關鍵詞:設計;內涵;圖形;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J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08-0111-01
眼下,從基層到城市都存在比較普遍的現象:不少設計從業人員和設計專業的學生都很喜歡在PS,CD和AI等軟件里東拿西借、大玩效果,之后冠上一堆相當搞怪的電腦字體,似乎一個設計就成了,還自覺得很酷,天下無敵一般。但殊不知,這些東西實際上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只是一些圖像的集合而已,更確切的說,不過只是一些電腦程序語言的集合而已;沒有承載任何意義,不應稱其為設計作品,充其量只是一盤充滿怪味的“程序燴飯”而已。
1設計中思想的賦予
說到這,有的同志可能就不耐煩了,“擺什么高姿態,你就沒用過圖片。”但是,我用過圖片,甚至最“暢快”的時候——想都沒想就從圖庫中隨便找幾張圖,加個差不多的標題上去,能說出點名堂就好了,管它什么創意不創意的。我想,不止我曾經這樣,這種情況應該還存在于不少人現階段的設計中。其實,這就忽視了設計的思想本質,一味地依靠軟件,片面追求畫面上的效果,而無思想的表達。其實,軟件玩得熟的,不一定都能稱其為設計師,沒有思想只能叫技術工人或手藝人,好設計的核心應該是思想——沒有思想的作品不應被稱為作品。這好比作家,同樣是字,如果是隨即拼出來的,哪里會有人去欣賞?正是作家在其作品里面賦予了思想,讓文字產生了靈魂和生命,才會吸引更多的讀者咀嚼和品味。所以,設計師本人應先有思想,對人、對事都應有自己的理解和態度,在不斷的設計任務和與各種不同的行業人的接觸中,逐漸形成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個人覺得這個意義甚至大于一兩個意外的廣告獎項,而且經過不斷的學習積累,我們對各種問題的認識和處理也會更加理性化,設計上拿捏得也會更加得當。這就好比蓋房子,基石打牢固了,才能有萬丈高樓的穩固構建,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2設計中圖形的推敲
圖形,不僅是設計思想的體現,也是設計作品的具體表現,同時還影響著人們對該設計作品的感性判斷力。因此,在設計中,圖形的視覺傳達尤其重要。很多人說重內涵、重思想才是設計的關鍵,但我們也不能片面地認為,對于圖形圖片的推敲、選擇和應用能力就不重要,好作品、好創意在于它的誕生想說明什么或者是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視覺傳達。形式只是包圍在其外的軀殼,而圖像只是其中一個表達方式。有時候好的圖片就是一個不錯的視覺傳達,它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還有在創作時,我們并不反對隨即拼湊,因為創作需要靈感,往往許多靈感都出現在隨意和意外之中。關鍵是我們應該避免走入誤區,不要做機器的奴隸。思想是通過各種設計的語言來表現的,而不僅僅是一種文革大字報式的圖解和直白,那樣的作品是蒼白的、無說服力的,所以說表現是手段,創意才是目的。當然,這里并不是搞什么大辯論,只是以一個對設計有“野心”的年輕教師的身份,說說自己的一些理解和認識。人,只有在認清自己位置的情況下,進行有目的的學習和深造,才能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在沒有真正形成一定的積累之前,對設計語言、手法和表現等宏觀東西的把握上一定要非常認真、謹慎的對待,通過對形式的探索,發現與自己所想表達的理念的最佳切入點,畢竟思想不是空穴來風,它也是有血有肉的。
3設計中的人性化
關于設計,最近網絡流傳這樣的公式:手繪+電腦軟件=手藝人,思想+知識+創意+人格=人腦軟件,手藝人+人腦軟件=設計師。個人覺得說得比較到位,因為設計本身就是一項集成度很高的工作,要求一個從業者具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思想是流動的、無形的,圖像是固化的;沒有思想,圖像就是死水;沒有圖像,思想就找不到載體。所以對設計工具(比如手繪能力、繪圖軟件)的學習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只有熟練掌握表現工具,才能將意思完全忠實地表現出來,才可以用自己的思想與別人交流;口頭上是無法表現效果的,因為不管你的思想如何“先進”,你總要讓別人看到才行。
感覺很多同仁在談起這個問題時,還存在著一個觀點——純平面設計重思想,而商業設計重圖形的表意能力。關于這個問題,我覺得所有好的平面設計作品,不管是純平面設計,還是商業設計,都是“以人為本”的,如果脫離了人的需求,脫離了實際,單純地追求為了設計而設計,則設計的作品是不會具有合理的使用性能的。所以,不管是商業還是非商業,我們在設計前,都必須考慮設計的需要、對象和方案等問題,考慮受眾群的年齡、性別、職業、興趣愛好和心理等。只有這樣,我們的設計才能被人所欣賞、理解、接受,這也是所有設計所應具備的特質。縱觀以往優秀的設計,我們不難發現這些設計都是圍繞人們的需要,體現設計師的思想的。當然,除了內涵的體現以外,畫面視覺效果的呈現也必不可少。我相信,一個聰明、明智的設計師是絕對懂得如何在商業性、思想性、藝術性之間權衡比例,懂得如何堅持“為傳達而設計”“以人為本”的設計信念。我們要做有思想內涵、有用的、人性化的設計,而不是裝飾用的美麗花瓶。
〔編輯:李玨〕
Design, People-oriented
Wang Chunyan
Abstract: Thinking about the design is the driver or graphics driver problem, is not the first controversy, but previous discussions are spittle flying, broke up. Have launched related discussion, prove that no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designer can become a “echnician” good design must have a strong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o support, people-oriented, rather than purely visual enjoyment.
Key words: design; connotation; graphics; people-ori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