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環
數學是一門極為嚴謹、邏輯性極強的應用學科,對于生性活潑好動的小學生來說,要學好數學就必須有學習數學的興趣作為動力支持。對學習有了興趣,才能達到教學相長、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淺談一下培養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幾種方法: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情境的創設可以使原有的抽象、邏輯、符號化的數學學習內容變得生動、直觀、真切,縮短時空距離,掃除學習障礙,有利于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二、利用激勵性評語,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激勵表揚式評語不應千篇一律,譬如,都是“棒”“真聰明”等,而應因人而異,有針對性。對優等生來說可用一個“棒”等簡單的詞就能激發他們繼續努力學習的興趣,而對那些需要拉一把的中后學生,就需要千方百計抓閃光點,放大亮點,用略為夸張的話對他們的亮點進行肯定和贊揚,并提出希望。如,當學生學會了雞兔同籠的問題時,我對學生說:“古代的數學家才能解答這樣的問題,我們是小學生就能解出這樣的難題,要是你換作是古代的人,就是數學家了。”學生聽了都笑了起來,學習的興趣更濃了,做作業的效率也明顯提高。
三、加強直觀教學,引導學生動手操作
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具、多媒體等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能使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學到的知識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例如,在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面積公式推導的教學中,采用投影演示“割拼”過程,化靜為動,一目了然。而通過學具的剪拼,不但能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而且通過自己動手得出的結果,印象深刻,記得牢。很顯然,在教學中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引導動手操作能有效地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我們小學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藝術水平,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各種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 山東省武城縣魯權屯鎮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