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鳳
摘 要:如何讓學生更好地上好信息課,切實做到“會動手操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一位信息技術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通過微課程的引入,研究微課程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希望能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啟示。
關鍵詞:微課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
一、微課程的含義
微課也叫微課程,在國外,早已有了“微課程”(Microlecture)這個概念,它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創的。后來,戴維·彭羅斯被人們戲稱為“一分鐘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戴維·彭羅斯把微課程稱為“知識脈沖”(Knowledge Burst)。
二、為什么要在信息技術課上使用微課
信息技術是一門動手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我們希望學生在每一節課,都能切實做到“會做”,所以,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比較喜歡在課堂上運用任務驅動法,用幾個小任務將整堂課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完成任務學會知識。然而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還存在如下問題:
1.聽著會了,做著又不會了
我們的課堂存在這樣的學生,聽老師講的時候覺得都懂了,到自己動手做的時候又不會了。礙于面子不敢向老師和同學提問,學習上的困難越來越多。微課的使用或許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的授課內容分知識點錄制成帶注釋的視頻,讓有疑問的學生自主選擇學習,這樣就能幫助到這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2.對知識的遺忘
學生花在信息技術學科上的業余時間少之又少。如何處理好學生對已學知識的遺忘成為上好信息技術課的難點。微課很好地幫我們解決了這一難題,提供相應的微課,讓學生自主學習,喚醒他們的記憶。
三、如何將微課引入到信息技術課
1.微課的制作
我們從微課的概念可以了解到,微課是指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某個知識點的傳授。我們說過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我們使用任務驅動法將知識分成幾個任務,這就有利于我們把各個任務作為一個單位來進行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微課的制作方式多種多樣,可以用錄像機錄制教師講課過程,也可以用屏幕錄制工具將整個操作過程進行錄制并配以注解或解說。這里我們使用的方法是后者。
我們以Photoshop中“選擇”工具的使用為例來展示如何制作微課。首先用錄屏軟件(Camtasia Studio)將“選擇”工具的使用進行全程錄制,然后再對他進行一定的后期編輯,我們的方法是加注釋來完成。這樣一個關于在Photoshop中如何使用“選擇”工具的微課視頻就制作完成了。
2.課堂中微課的使用
在課堂上,我為學生準備了三個“微課包”。第一個包我把它叫做喚醒包,存放的都是這節課要用到的我們已往教過的知識內容,如果學生忘記了的話可以自己到這個喚醒包里找到相應的內容來播放學習喚醒記憶。第二個包我把它稱作錦囊包,存放的是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如部分學生對老師上課所講知識點存在困惑,可以到這個包里找到相應的微課來學習。第三個包我把它叫做提升包,用來存放知識遷移和拓展性的微課,為學有余力的學生而準備,讓課堂變得更加充實。
接下來,以七年級下冊第八課《玩轉工具箱》為例,給大家介紹我所準備的三個微課包。《玩轉工具箱》一課通過介紹制作多媒體作品中的按鈕,來介紹Photoshop中的選框工具、漸變工具、油漆桶工具及拾色器工具。
這一節課的學習需要對Photoshop軟件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基礎。在這節課里,我為學生準備的喚醒包里有三個微課。第一個微課是對Photoshop軟件的界面和功能介紹,由于我們學習Photoshop這個軟件的時間較短,對該軟件還比較陌生,存在部分學生忘記各窗口名稱及按鈕名稱的現象。第二個微課是對圖層的介紹,這是上一節課的內容,在本節課中也有用到圖層,那些對圖層的概念不理解的學生,可以選擇觀看這個微課視頻,喚醒自己的記憶。第三個微課是介紹圖片的復制和粘貼,在本節課中我們制作按鈕的時候需要將正方形進行復制粘貼,這個操作是Photoshop中的基本操作,如有學生不明白可以通過這個微課來喚醒記憶。有了這個喚醒包,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把新課講得更加透徹,也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真正的課堂主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根據《玩轉工具箱》這節課的內容,我在錦囊包里也設計了三個微課。第一個微課重點講解橢圓選框,漸變工具和拾色器的使用。第二個微課重點講解矩形選框和油漆桶工具,如何進行排列。第三個微課重點講解如何通過自由變換調整圖片的大小。錦囊包的設計,讓不會動手操作的學生有地方問,不會出現羞于啟齒的難題。
提升包的設計目的是給學生一個指引,然后讓他們自己去研究和探索自己喜歡的領域。本節課我給他們準備的提升包中有兩個微課。第一個微課展示各種特色按鈕,讓學生有一種視覺沖擊。第二課微課是特色按鈕制作案例,詳細介紹一種按鈕的制作過程。然后讓學生進行自己思考和探索,制作自己的特色按鈕。
3.課外微課程的使用價值
信息技術課程由于自身的特性,課外學生和家長愿意花在信息技術學科上的時間顯然比其他學科少。而現在我們有了新的教學武器——微課,不受時間和空間影響,只要有三五分鐘就能進行自主學習,所以學生能夠利用零碎的時間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上進行提前學習和課后鞏固。
四、信息技術課堂引進微課后的成效
微課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運用,對提高課堂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就這堂課而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明顯提高,作業的完成率和質量也比以往有所提高。微課的運用,能夠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對學生而言,微課程有利于構建一種輕松便捷的學習模式。教學內容的廣泛性和多樣性的拓展能夠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適應其個性化發展。由于信息技術本身的優勢,我們在課堂上自主觀看視頻非常方便,非常有利于學生在教師講解之外的補充和提高。
參考文獻:
[1]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2]陳曉華.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中,2011(06).
[3]崔艷.談有效課堂教學的組織策略[J].河北教育:綜合版,2011(Z1).
[4]彭曉泉.新課程理念下如何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N].中國教師報,2005.
(作者單位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