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織琳 高文強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廣西桂林 541004)
高校體育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可行性分析①
溫織琳 高文強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廣西桂林 541004)
近年來,高校體育自主學習成果顯著,為高校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貢獻了重要的力量。該文以自主學習為研究對象,主要探討了強化自主學習理念、打造“自主選擇”學習模式、建立有效的考核體系等自主學習模式的建構策略,最后對自主學習模式的可行性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以此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高校體育 自主學習模式 建構 可行性
在高校教育中,體育課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然而,長期以來,傳統教學方式無法帶領高校體育走出低效的局面,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學習逐漸成為學生體育鍛煉的主要形式。自主學習的指導思想是主體教育理論,由此生發出一種教學模式,從而讓學生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促使學生根據自身需要,自主地選擇學習的時間、地點、內容與方式,自主地把握學習的進度,使學習過程完全成為學生的自主行為。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自主學習為研究對象,針對高校體育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與可行性研究,為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相關資料20篇。
1.2.2 問卷調查法
對3所普通高校學生發放問卷240份,收回220份,回收率91.7%,有效問卷215份,有效率97.8%。
表1 高校學生體育自主學習意識薄弱情況調查統計
表2 高校學生對體育教學主觀感受調查統計
2.1 高校體育自主學習模式的構建策略
2.1.1 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
在多數學生的觀念中,體育課就是去打打球、跑跑步,然后獲得相應的學分,對體育課本質缺乏理解和認識,體會不到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的重要意義。
第一,改變學生的傳統觀念。使學生認識到體育課對自身身體素質提升的重要性,讓學生了解到自主學習體育課程能提升自身的交際能力,同時有效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樣能夠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積極主動地、發自內心地參與到體育鍛煉和體育知識的學習當中,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二,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高校學生體育課程的選擇和體育鍛煉計劃的制訂都要以學生自己的身體條件為依據。所以,學生要對自身的狀況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確的定位。只有這樣才能夠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進而制訂出相應的學習和鍛煉計劃。
第三,增強學生自我監控與調節能力。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自我監控和調節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自我測試和反省等方式對自己制定的學習目標和鍛煉計劃進行控制和調節,及時改變學習策略和方法,對自己獲得的能力、技能和知識進行及時的評價,樹立自信、揚長避短,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為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創造空間。
2.1.2 打造“自主選擇”的體育學習模式
在高校體育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體育運用情況,適時打造“自主選擇”式學習模式,這主要包括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內容和方法等方面,使體育真正走向學生自主,努力提高體育學習質量。
第一,“自主選擇”體育學習時間。在大學階段,學校的教學管理形式是學分制,這種制度給學生在課程選擇上很大的自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具體情況來安排體育課的上課時間,不管是專項體育課,還是普修的體育課。除了學分制之外,學校還應該有針對性地創造條件,給學生更多上體育課時間的自由選擇,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在保證與原有學分制同步管理的同時,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自主選擇”體育學習內容。學校應該不斷地豐富體育課的可選擇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更多的、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的機會,但是高校注意調控學生的學習活動,加強教學管理。
在高校體育自主學習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教學側重:(1)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體育資源,給學生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在普修體育課上,要盡量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來安排教材的內容供學生選擇;在專項體育課上,在完成統一教學內容之后,盡可能留出適當的時間給不同基礎的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和鍛煉。(2)學生自主選擇教學內容之后,教師要加強對教學的監督和管理,對學習要求有嚴格的標準,并安排相應的人員組織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指導,保證學生學習的質量。
第三,“自主選擇”體育學習方法。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都是不同的,所以要求教師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對教學內容過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此外,在不嚴格要求技術規范的教學內容時,不要限制學生的練習方法,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內容的練習。例如,在進行籃球運球訓練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以個人獨立、小組合作等不同模式學習運球,并且結合運球競賽、游戲等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第四,建立有效的自主學習考核體系。在對體育自主學習效果進行考核時,可以為學生提供選擇的可能性。首先,在考核內容上,教師可以綜合學生自主學習的科目設置如足、籃、排球等不同的內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內容;其次,在難易程度上,對于相同的考核項目,教師要設置不同的難度等級供學生選擇,如排球項目原地發球和跳發球等;最后,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編排能力,對于武術、體育舞蹈和健美操等體育項目,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要求,讓學生根據要求自行編排動作來完成考核。
2.2 高校體育自主學習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2.2.1 高校終身體育目標為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
在高校教育中,體育學習不僅能夠顯著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也能鍛煉思維、完善心理發展水平,鍛煉體質,使之在掌握體育知識的同時,學習各項體育技能,并且更好地總結身體鍛煉的方法,最終使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在強大的內部動機的驅使下,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與自覺性。高校學生只有通過自主學習,才能更好地通過體育鍛煉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
2.2.2 高校學生需要培養自我意志品格為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
培養學生果斷、機智、勇敢等意志品格,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學生實現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教育的各個學科領域,體育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意志品格的最有效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體育自主學習克服困難、鍛煉毅力,培養自己遵守紀律和自律行為習慣。體育自主學習不但能夠使學生正確了解自己,制訂能夠提升學生意志的體育活動計劃,并從中形成自我的判斷、批評和檢查習慣。
2.2.3 大學生較為成熟的心理為體育自主學習提供了可能
通過長期的知識儲備,高校學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思維方法,積累了較為豐富的經驗,身心發展日趨成熟,擁有很強的自我意識,這都為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高校學生的自我調節、控制的能力獲得了顯著提升,他們會以更加主動的姿態積極追求理想,對自我的評價更加深刻、客觀,體驗也更加豐富。與此同時,高校學生的獨立意識也更加強烈,堅持自覺的行動計劃,高校學生的心理發展,為其培養體育自主學習能力提供了可能。
3.1 激發學生參與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習目標和鍛煉計劃脫離學生實際情況,導致難以實現鍛煉身體的目標或者超出身體的承受能力、對身體造成損害的現象出現,對此,自主學習必須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為原則,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主學習的順利開展。
3.2 突出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在高校體育自主學習過程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獨立判斷和思考,給予學生相應的輔助和指導,使自主學習擺脫低效、耗時的不利局面。
3.3 注重科學把握自主學習的考核標準
在對高校體育自主學習的考核中,要注意在制定評分標準和考核難度的時候,要以縮小不同項目直接考核結果的差距為依據,科學地檢驗、客觀地反映學生的體育能力和水平,以便不斷將自主學習模式推向更高的層次和水平,從而更好地為高校體育教學服務。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宋劍英.高校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實踐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7(2):78-80.
[3]朱峰,胡小謙.自主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嘗試[J].運動,2012 (8):55-58.
G807
A
2095-2813(2014)12(a)-0114-02
《定向越野引入高校國防生體能訓練的價值研究》,課題編號:LS12012B。
溫織琳(1981—),漢族,廣西賀州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