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愛紅 劉顯芬
(遵義師范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2)
遵義市兩城區學前體育教育調研分析①
胥愛紅 劉顯芬
(遵義師范學院 貴州遵義 563002)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遵義市學前體育教育的開展現狀,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結果表明:遵義市學前體育教育教學內容基本能滿足幼兒活動需要,但仍存在師資力量薄弱、幼兒體育活動場地和器材缺乏、家長反對及孩子安全等問題,論文針對其存在問題提出建議,希望能為遵義市政府部門和學前教育機構提供參考依據。
幼兒園 學前 體育教育
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強調“實施素質教育,要從幼兒階段抓起,要用科學的方法啟迪和開發幼兒的智力,培養幼兒健康的體質、良好的生活習慣、活潑開朗的性格和求知的欲望”。幼兒時期是幼兒個體身心社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之一,特別是身體動作、運動能力的發展,健康的身體是幼兒從事學習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幼兒形成良好情感、個性、社會性等的基礎。幼兒園作為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教育機構是實施學前教育的主要場所,是學前教育的核心,在3~6歲幼兒身心社協調發展的過程中擔負重要角色。學前體育是學前教育的組成部分,是維持和促進幼兒生命健康的基本保證;是增強民族體質,促進民族興旺發達的基本前提之一。論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對遵義市學前體育教育的開展現狀,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分析,針對其存在問題提出建議,希望能為遵義市政府部門和學前教育機構提供參考依據。

表1 遵義市兩城區幼兒園所開設的課程情況調查

表2 遵義市兩城區幼兒園活動內容及活動時間情況調查
1.1研究對象
以遵義市兩城區10所幼兒園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根據課題的研究目標,通過在學校圖書館和互聯網cnki查閱最近幾年的多種體育學術期刊以及相關書籍等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1.2.2問卷調查法
針對所研究的問題,設計了“遵義市兩城區學前體育教育調查研究”的調查問卷.問卷包含學前體育教育的開展現狀、影響學前體育的因素以及如何促進學前體育教育健康持續開展的建議三方面。共發放問卷12份,回收1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0份,有效率為83%。
1.2.3邏輯分析法
把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歸納和簡單統計,統計出數據后進行分析。
1.2.4訪談法
通過與幼兒園園長、老師及家長進行交流,了解幼兒園開展幼兒體育活動的相關信息,為論文研究提供多維參考。
2.1遵義市兩城區學前體育教育開展現狀分析
2.1.1幼兒園對學前體育的重視程度
調查研究顯示,遵義市兩城區幼兒園對學前體育重視的占60%,重視程度一般的占10%,不重視的占30%。說明遵義市兩城區幼兒園對學前體育還是比較重視的,少數幼兒園對幼兒的體育教育不重視,其主要原因在于他們重智育、輕體育的認識誤區,從孩子上幼兒園大班開始,就熱衷于給他們報各類興趣班,這些興趣班多是繪畫、英語、鋼琴、奧數等坐著不動的活動,而學前體育對兒童身心社發展的作用、意義還沒引起足夠重視。
2.1.2幼兒園所開設的課程現狀
從表1顯示,遵義市兩城區幼兒園所開設的課程大多是以語言、數學、藝術、健康等為主的幼兒課程;很少幼兒園所把體育作為專門的學科,大多都是以保健的形式納入幼兒園所開設的課程中,經訪談還得知,多數幼兒園為了應付學前教育部門的檢查和遮掩家長耳目僅僅是虛設健康、科學、體育等課程,對所開設課程根本沒有落實到位,這對幼兒身心社健康發展是不利的。特別是健康課程,它應該讓幼兒知道和了解系統的健康常識,往往事與愿違,在所調查幼兒園中,雖有90%的幼兒園開設有健康課程或戶外運動課程,也僅在語言、數學等課程中捎帶有日常健康小常識,離健康課程相差甚遠。
2.1.3活動內容及活動時間
本次問卷共設計了20個活動內容,其中包含體操類活動內容5個,田徑類包含10個活動內容,球類包含5個活動內容。從表2看出,在設計的20個活動內容中,多數的幼兒園所的活動內容在4~6個之間,但從形式來看不算單一,但對于活潑愛動的幼兒來說,活動形式應該再豐富一些以滿足幼兒體育興趣培養的需要。另外,體操類教學內容占很大比例,對球類教材的開發相對較少,走、跳、投等發展幼兒基本運動能力的方法基本已涉及,只是形式可以再豐富些。
國家教育委員會于1996年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提到“積極開展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每日戶外體育活動不得少于1h”。在調查幼兒園中90%的幼兒園的活動時間都達到了1h。幼兒天性是活潑愛動的,給幼兒提供適當的活動場所和寬裕的活動時間,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充分張揚自己的個性,既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還可以提高個體與同伴和諧相處的能力。
2.1.4幼兒園專業師資配備情況
表3顯示,目前遵義市80%的幼兒園沒有配備專業的幼兒體育教師,在調查的幼兒園中,只有紫荊花幼兒園和龍華幼兒園配備了專業的學前體育教師,多數體育教師是由保健老師、班主任兼任或臨時聘用的教師來擔任。大部分幼兒體育教師專業化程度不夠,經訪談發現多數學前體育教師在接受培養與培訓的過程中,對體育方面的相關知識掌握不夠,對幼兒身體機能的發展與心理需求沒能夠深入理解,所以在教授兒童體育知識或進行體育活動時,對幼兒的行為規定把握不到位。
2.2影響遵義市兩城區學前體育教育正常開展的因素分析
2.2.1師資力量薄弱
學前體育教育課程的實施對幼兒教師來講不僅要求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還得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雖然多數幼兒園的體育教師的學歷水平已達標,但大多數的體育教師都不是體育專業的,很少有幼兒園公派他們去進修學習,多數教師僅憑自學或在實踐中積累經驗而開展教學,導致現在的學前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專業化水平不強,從而影響學前體育教學的質量。大部分學前教育課程很少涉及到體育與健康知識,就算涉及到業僅把體育當做“體育游戲”。良好的行為習慣離不開“園丁”的引導,體育“園丁”專業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到學前兒童參與戶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2幼兒體育活動場地和器材缺乏
調查分析統計出遵義市兩城區有30%的幼兒園室外活動場地基本滿足活動需要,20%的幼兒園是活動場地是寬余的,50%的幼兒園室外活動場地情況是擁擠。由于幼兒園所領導重視程度、經費多寡、投入傾向性及師資力量等原因,這些幼兒園的體育場地和器材的不夠充足,利用率不高,不能滿足幼兒的活動需要。多樣性的器材是發展幼兒靈敏性和協調性的物質基礎,是開展趣味幼兒活動的前提,但目前遵義市多數幼兒園的大型體育設備器材就是滑梯組合,比較單調。大多數幼兒園還存在器材種類較少和老化現象較嚴重的情況,教師在組織教學時不能按計劃實施和依據幼兒年齡特點有效利用這些器材。
2.2.3安全問題使家長擔心,幼兒園駐足
通過與幼兒園園長和教師以及家長的交談中了解到,影響遵義市兩城區學前體育教育正常開展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家長的反對及孩子的安全問題。我國家庭獨生子女的特有現象,使得幼兒園和社會對幼兒安全的關注度過高,特別一些家長的過度保護,會阻止幼兒進行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體育活動,幼兒園為了滿足家長的要求和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也會取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體育教學內容,或開設其他教學活動來代替體育運動。還有就是年輕家長對孩子的期望較高,他們更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和藝術特長的培養忽視體育對幼兒身心的促進作用。而且,對于幼兒體育的重視大多都滯留在觀念上,很少在行動中表現出來,這些都不利于幼兒體育興趣的培養。

表3 幼兒園專職學前體育教師配備情況調查
3.1結論
通過對遵義市兩城區學前體育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遵義市兩城區60%的幼兒園對學前體育還是比較重視的,但是多數幼兒園開設的課程不夠豐富,80%的幼兒園沒有配備專業的學前體育教師,師資情況不容樂觀,多數幼兒園的體育活動場地場地不夠寬闊,器材也比較缺乏,但值得欣慰的是90%的幼兒園還是開設有體育與健康之類的活動,能夠保證幼兒體育活動的需要。
3.2建議
3.2.1幼兒園和家長應樹立正確的觀念
園長和家長必須充分認識到幼兒運動興趣的培養和良好鍛煉習慣的養成,不僅會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還會對兒童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較高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并為其今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向上進取的生活態度打下基礎;要明確學前體育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的身體健康和體質的增強,同時還能夠在幼兒的智力、道德、社會交往、個性發展和創造性等多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幼兒園及家長不能片面重視幼兒智力的開發,更應該了解幼兒成長的一般規律,科學合理地組織安排趣味性強的體育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參與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體育鍛煉既能強身健體又能促進幼兒身心平衡發展。家長與幼兒園要主動溝通相互配合,對幼兒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的積極表現,應及時給予表揚,強化幼兒主動鍛煉的意識。
3.2.2加強學前體育的規范管理
相關的教育管理部門應加強對學前體育工作的監督、評估和指導。在專業性的業務指導下,提高幼兒園的學前體育教學質量,幼兒園可以按年或學期開展集文藝匯演、幼兒運動會為一體的活動,以活動為載體,既可以讓幼兒在活動中得到健康成長,又可以讓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各幼兒園應將學前體育教學的評價納入園所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形成對學前體育的有效評價指標,由上級主管部門組織專家組成評估組,公開、公正、科學地評估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狀況,從而綜合評定幼兒園的辦學質量。
3.2.3加強幼兒體育教師專業性的培養
首先,提高幼兒體育教師的入職標準。幼兒體育教師的專業標準不僅包括專業學歷要求,還應具備高尚的人格,并掌握一定的幼兒教育學和心理學、衛生學知識。其次,在現有專業幼兒體育教師不足的條件下,應增設幼兒體育教育專業,或在體育專業學生中加強對幼兒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培訓,增加學前體育人才的培養和輸入,加強對幼兒園體育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最后,也可以通過聽課以及組織一些幼兒體育教師進行經驗交流等方式來促進幼兒體育教師的業務素質,進而提高學前體育教育質量。
3.2.4加大幼兒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投入和建設
教育部門應該加大對幼兒體育場地建設與器材配備的資金投入,完善幼兒園的硬件建設。個別幼兒園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應多渠道吸引社會資金,利用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人資助等方式加大對幼兒園體育領域的建設。提倡教師充分利用幼兒園現有條件,保證幼兒體育開展的安全性,發揮能動性與創造性,研發幼兒游戲與活動的室內外器材;鼓勵教師利用幼兒園現有器材,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多形式、多角度發揮器材的實用性。
[1]劉馨.學前兒童體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伍春艷.淺談如何開展幼兒體育活動[J].基礎教育研究,2013 (1):47-48.
[3]冷小剛.1999年我國部分省市幼兒園體育活動現狀調查[J].學前教育研究,2000(6):20-21.
G807
A
2095-2813(2014)10(a)-0150-02
遵義師范學院基礎教研課題,11ZYJ015。
胥愛紅(1979—),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社會學。劉顯芬(1988—),學士,遵義市職業技術學校教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