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雯盧騰龍
1.贛南醫學院心理系 江西贛州 341000 2.贛州文清實驗學校六年級組
267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調查研究
胡雯1盧騰龍2
1.贛南醫學院心理系 江西贛州 341000 2.贛州文清實驗學校六年級組
目的:了解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現狀,分析性別和年級等因素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方法:使用問卷法,對267名不同年級醫學生實施問卷調查。結果:不同性別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影響不顯著,年級差異在目的性價值觀維度差異顯著。
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目的性職業價值觀;手段性職業價值觀
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是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會因社會經濟體制改革、社會生活轉型和就業體制改革的巨大沖擊而發生相應改變,醫生職業的神圣性決定了從醫者需要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醫學生除了專業學習以外,職業素質的養成是至關重要的。越來越多用人單位也更加重視求職者的職業態度和職業精神。因此,筆者對267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做了相應調查,以為醫學生職業價值觀培養提供可行性理論支持。
1.1 對象:本研究選取某醫學院在讀醫學生267名學生為被試,其中男生111人,女生156人。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67份,回收率為89%。
1.2 研究工具: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問卷,用來測量大學生就業價值觀狀況。由金盛華等編制,該問卷分成目的性和手段性2個取向,共計34個項目。問卷采用自評式5點量表記分,具體記分方法是:5=“非常重要”,4=“比較重要”,3=“中立",2=“較不重要”,1=“很不重要"。
1.3 數據處理:所有數據使用SPSS 18.0進行管理和統計分析。
2.1 性別因素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

表1 性別因素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各維度差異檢驗
對男、女醫學生各維度平均分進行差異檢驗(見表1)。結果表明,性別因素在目的性價值觀和手段性價值觀維度差異不顯著,說明性別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是沒有影響的。
2.2 年級因素對醫學生職業價值觀影響

表2 年級因素對醫學生價值觀差異檢驗
對醫學生年級因素做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年級差異在目的性價值觀維度差異顯著,在手段性價值觀維度差異不顯著。目的性價值觀包括家庭維護、低位追求、成就實現和社會促進四個分量。大學一年級學生在目的性價值觀維度得分顯著高于三四年級,大學二年級得分顯著高于三年級。
3.1 性別的影響
通過T檢驗,發現性別因素在目的性價值觀和手段性價值觀兩個維度差異不顯著,手段性價值觀包括輕松穩定、興趣性格、道德規范、薪酬聲望、職業前景和福利待遇。醫學生是理科生,較理智,所以性別因素對于職業價值觀的認同性來說影響不是很大。
3.2 年級的影響
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年級越高年級越高越不重視地位追求、成就實現、社會促進、薪酬聲望。年級差異可能與大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逐漸成熟有關。大學生的職業意識初步形成,對未來萌發了朦朧的職業憧憬,而此時的職業瞻望往往比較膚淺;隨著年齡的增加,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日趨成熟,對社會現實產生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而此時的職業期望往往也更加務實。
4.1 充分發揮醫學院校教育的主體作用,促進醫學生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的全面提升。
日前,醫患關系問題引起廣泛關注,醫生每天直接面對大量的患者,醫生工作強度大,患者或是家屬看病時急切心情,很容易引起沖突。醫生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道德觀是維護良好醫患關系的保證。醫學院校在校園教學中更應該滲透道德價值觀教育,良好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是培養一個好醫生必備條件。
4.2 在實踐中,發揮模范人物的影響作用。
榜樣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對于醫學生職業價值觀培養可以從校園老師和學校醫生中著手,加強老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在日常教學管理中,給學生率先垂范。也可以聘請德高望重的醫生通過講座和課堂學習或者現場觀摩等手段,學習專家學者的職業道德觀,耳濡目染,從思想上和行動上加強職業價值觀的學習。
[1]寧維衛.職業價值觀研究綜述[J].社會心理研究,1991,2:34-40.
[2]于海波.高師生職業價值觀研究.西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25.
[3]黃希庭,張進輔,李紅等.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
[4]立新,廖冰.高師生職業價值觀的調查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101.
[5]于海波.高師生職業價值觀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1.32